缩略图

化工生产中的仪表自动化控制技术及其优化策略

作者

徐养博

湖北金石炼化建设有限公司库车分公司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 842000

   

引言

化工生产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过程涵盖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与物理变化,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对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与安全管理要求极高。仪表自动化控制技术通过自动化仪表对化工生产中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与精准调控,能够有效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降低人力成本,并最大限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随着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与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不断革新,仪表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化工生产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深入研究化工生产中的仪表自动化控制技术及其优化策略,对推动化工产业智能化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一、化工生产中仪表自动化控制技术概述

(一)仪表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

仪表自动化控制技术基于自动控制理论,借助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自动化仪表设备,实现对化工生产过程的监测与控制。传感器作为系统的 “感知器官”,能够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各类物理量与化学量,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或其他可传输信号;控制器作为系统的 “大脑”,对传感器传输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依据预设的控制算法与控制目标生成控制指令;执行器则作为系统的 “手脚”,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对生产设备进行调节,如控制阀门开度、调节泵的转速等,从而实现对生产参数的精确控制,确保化工生产过程稳定运行在设定范围内。

(二)主要自动化仪表类型及功能

化工生产中应用的自动化仪表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检测仪表、控制仪表、显示仪表和执行仪表。检测仪表用于测量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流量、液位、成分等参数,如热电偶、热电阻用于温度测量,压力变送器用于压力检测,流量计用于流量计量等,为生产控制提供基础数据。控制仪表负责对检测仪表采集的数据进行运算处理,并按照控制策略输出控制信号,常见的有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等,可实现单回路控制、复杂控制等多种控制功能。显示仪表用于直观展示生产过程中的参数信息,方便操作人员实时掌握生产状况,包括数字显示仪表、模拟显示仪表等。执行仪表根据控制仪表的指令对生产设备进行操作,如电动调节阀、气动薄膜调节阀等,通过调节阀门开度控制物料流量、压力等,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精确调节。

二、化工生产中仪表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现状与问题

(一)技术应用现状

当前,仪表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化工生产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大型化工企业普遍采用先进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或集散控制系统,实现对整个生产流程的集中监控与分散控制,能够实时采集和处理大量生产数据,对多个生产环节进行协同控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也常用于化工生产局部单元的自动化控制,因其编程灵活、可靠性高,在小型控制回路和顺序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智能仪表逐渐普及,具备自诊断、远程通信、数据处理等功能,能够与上位机系统实现无缝连接,提高了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与管理效率。此外,部分化工企业还引入了先进控制算法,如模型预测控制(MPC)、模糊控制等,进一步提升了控制精度与系统稳定性。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仪表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化工生产中取得了一定应用成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在硬件层面,部分化工企业的自动化仪表设备老化严重,性能下降,精度难以满足生产需求,且设备维护成本较高;一些仪表设备的防护等级不足,难以适应化工生产恶劣的环境条件,容易出现故障。软件方面,控制软件功能不够完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不够友好,操作复杂,不利于操作人员快速掌握;部分控制算法适应性差,在面对生产工况变化时,控制效果不佳,无法实现最优控制。在系统集成与管理上,不同品牌、不同时期的仪表设备兼容性差,数据通信不畅,形成信息孤岛;企业缺乏专业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人才,对系统的运维管理能力不足,故障排查与修复效率低,影响生产连续性。

三、化工生产中仪表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优化策略

(一)硬件设备升级与维护优化

硬件设备升级是提升仪表自动化控制技术性能的基础。企业应加大资金投入,及时淘汰老旧、落后的仪表设备,选用技术先进、性能可靠、适应化工生产环境的新型自动化仪表。例如,采用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智能传感器提高测量准确性;选用具备防爆、防腐、防尘功能的仪表设备,增强设备在恶劣环境下的适应性。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维护计划,定期对仪表设备进行巡检、校准、维修和保养,及时更换磨损部件,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同时,引入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通过对设备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测与分析,提前发现潜在故障隐患,实现预防性维护,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生产连续性。

(二)软件系统优化与控制算法改进

软件系统优化与控制算法改进是提升自动化控制水平的关键。企业应加强与软件开发商合作,对现有控制软件进行升级完善,优化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使其操作更加简便、直观,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开发或引入先进的控制算法,如自适应控制算法、智能优化算法等,根据化工生产过程的动态特性与变化工况,自动调整控制参数,提高系统的控制精度与响应速度,实现生产过程的最优控制。此外,加强数据处理与分析功能,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生产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为生产决策、工艺优化提供有力支持,进一步提升生产管理水平。

(三)系统集成与管理强化

强化系统集成与管理是保障仪表自动化控制技术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企业应统一规划自动化仪表系统,在设备选型阶段充分考虑各仪表设备之间的兼容性,优先选择符合行业标准、通信协议开放的产品,确保系统各组件之间能够实现无缝连接与数据共享。建立统一的系统集成平台,整合不同品牌、不同功能的仪表设备与控制系统,实现对整个化工生产过程的集中监控与协同管理。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内部培训、外部引进等方式,培养和吸纳一批既懂化工生产工艺又精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建立健全系统运维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对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数据分析,及时处理系统故障与异常情况,保障化工生产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结束语

仪表自动化控制技术是化工生产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核心支撑,对化工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尽管当前该技术在化工生产应用中存在硬件设备老化、软件功能不足、系统集成困难等问题,但通过实施硬件设备升级与维护优化、软件系统优化与控制算法改进、系统集成与管理强化等一系列策略,能够有效提升仪表自动化控制技术水平。在化工行业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的背景下,持续关注仪表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创新发展,积极引入新技术、新理念,不断优化技术应用,将为化工生产的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推动化工产业迈向更高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 孟祥超, 吴振华, 邵利利. 化工安全生产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运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2025, 45 (10): 50-52.

[2] 刘雷 . 化工安全生产中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探究 [J]. 当代化工研究 , 2024,(12): 191-193.

[3] 王璐 . 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化工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23, (04): 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