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英语新教材阅读板块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探究

作者

姬雯

甘肃省华亭市皇甫学校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灵魂。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其教学不仅要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初中阶段是学生文化认知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增强文化包容与交流能力。英语新教材阅读板块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为跨文化意识培养提供了良好的载体。然而,当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探索有效的解决策略。

一、初中英语新教材阅读板块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1、教师层面的问题

教师对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视程度不足是首要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仍将教学重点放在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讲解上,认为掌握语言知识是提高英语成绩的关键,而忽视了文化知识的教学。调查显示,仅有 35% 的教师会主动挖掘阅读文本中的文化元素并展开教学 ,多数教师缺乏系统的文化教学方法,难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化内涵。此外,教师自身的跨文化素养也有待提高,部分教师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了解有限,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准确、全面地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

2、学生层面的问题

学生虽然对英语国家的文化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跨文化意识较为淡薄。在阅读涉及文化背景的文章时,超过 70% 的学生存在理解障碍,无法准确把握文本背后的文化信息。学生往往习惯于用自身的文化观念去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现象,容易产生误解。同时,学生缺乏主动探究文化差异的意识和能力,难以将文化知识与语言学习有效结合,无法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体现跨文化意识。

二、初中英语新教材阅读板块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1、提升英语阅读能力

英语阅读文本中常常包含大量的文化信息,如节日习俗、历史事件、价值观念等。当学生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意识时,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文本中的隐含意义,减少理解偏差。例如,在阅读关于西方感恩节的文章时,知晓感恩节的起源、习俗等文化知识,能让学生更透彻地把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

2、促进文化理解与包容

培养跨文化意识有助于学生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增强文化包容能力。通过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学生能够认识到不同文化都有其独特之处,从而避免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观念,减少文化误解与冲突。这种文化包容意识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表现得更加得体,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人文情怀。

三、初中英语新教材阅读板块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

1、提升教师文化素养与教学能力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与教学能力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关键。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跨文化教学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语言文化理论、跨文化教学方法、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等,帮助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掌握科学的文化教学方法。教师自身也应加强学习,深入研读教材,梳理教材中阅读文本的文化元素,按照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类别建立文化内容库。同时,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开发本土化教学资源,如将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在对比中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2、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1)、文化对比教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运用文化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探究中英文化差异。教师可以选取中英文化在饮食、礼仪、家庭观念、时间观念等典型领域的差异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表格对比等活动。例如,在教授与饮食相关的阅读文本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方饮食文化在食材选择、烹饪方式、用餐礼仪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主动发现文化异同,培养学生的文化比较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沉浸式情境教学法

创设沉浸式文化情境能够增强学生的文化体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音频等,再现阅读文本中的文化场景。同时,组织角色扮演、模拟对话、小组辩论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感受英语国家的文化氛围。例如,在教授购物相关的阅读文本时,教师可以设置模拟购物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售货员,在实践中运用英语交流,体验西方购物文化。

(3)批判性阅读教学法

开展批判性阅读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客观、理性的文化认知态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对阅读文本中的文化现象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例如,在阅读关于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文章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个人主义价值观对西方社会的发展有哪些积极和消极影响?”“这种价值观与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有哪些异同?”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批判性思考能力,避免盲目接受或排斥某种文化。

(3)、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是保障跨文化意识培养效果的重要环节。教师应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从文化知识理解、文化差异敏感度、文化行为表现三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估。在评价方式上,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学习日志、小组活动表现等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文化意识发展情况;终结性评价则通过文化知识测试、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文化主题演讲等形式,对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进行综合考核。此外,评价主体应多元化,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应包括学生自评与互评,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本论文通过对初中英语新教材阅读板块跨文化意识培养策略的探究,分析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系统化的培养策略,并通过教学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研究表明,通过提升教师素养、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评价体系等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促进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