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活动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作者

曾满妹

重庆市秀山县梅江镇兴隆坳小学,409908

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核心素养的核心,涵盖逻辑推理、空间想象、问题解决等多方面能力。当前小学数学教育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思维培养”的倾向,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索能力。数学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通过情境化、实践化、合作化的学习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数学思维发展。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三项具体对策,旨在为小学数学教育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路径。

一、情境创设激思维——以真实情境唤醒思维主动性

情境创设是数学活动设计的核心环节,其本质是通过构建与现实生活紧密关联的数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如通过“超市购物”情境学习加减法运算,通过“家庭装修”情境学习面积计算。此类情境能够降低认知难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探索欲望。例如,在“分数初步认识”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分蛋糕”情境:妈妈将蛋糕平均分成8 份,小明吃了3 份,爸爸吃了2 份,妈妈吃了1 份,请学生用分数表示每人吃的部分,并比较大小。这一情境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还通过比较大小的操作培养逻辑思维。通过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例如,在“植树问题”教学中,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链:“在一条 100 米的小路一侧种树,每隔 5 米种一棵,需要种多少棵?”(两端都种)“如果改为两端都不种,结果如何?”“如果小路变成圆形,种树数量会变化吗?”此类问题链能够促使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规律,培养归纳推理能力。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结合,设计综合性情境。例如,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教师可结合科学课中的“种子发芽实验”,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记录数据、分析结果,最终得出结论。此类情境能够拓宽思维视野,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作为工具学科在跨学科研究中的基础作用。

二、实践操作拓思维——以动手实践深化思维层次

实践操作是数学活动的重要形式,其本质是通过“做中学”的方式,使学生在操作中感知数学本质,构建数学概念。通过拼摆、测量、画图等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观表象,进而抽象出数学概念。例如,在“三角形内角和”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剪下三角形三个角并拼在一起,观察结果。学生通过操作发现“三个内角拼成平角”,从而推导出“三角形内角和为 180 度”。此类操作能够使抽象概念具体化,降低理解难度。设计数学实验,引导学生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发现数学规律。例如,在“可能性”教学中,教师可组织“抛硬币”实验:每组抛 100 次硬币,记录正面朝上与反面朝上的次数,并计算频率。学生通过实验发现“正面朝上与反面朝上的频率接近 50% ”,从而理解“可能性相等”的含义。此类实验能够培养数据分析能力与概率思维。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构建数学模型。例如,在“租车问题”教学中,教师可提供“师生共 120 人,大车限乘 40 人,租金 600 元;小车限乘 20 人,租金 400 元”的条件,要求学生设计最省钱的租车方案。学生需通过计算不同方案的费用并进行比较,最终得出最优解。此类活动能够培养模型意识与优化思维。

三、多元评价促思维——以多元评价推动思维反思

多元评价是数学活动的重要保障,其本质是通过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水平。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通过课堂观察、学习日志、思维导图等方式记录思维过程。例如,在“多边形面积”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用思维导图梳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标注关键步骤与思维难点。此类评价能够使思维过程外显化,便于教师针对性指导。设计表现性任务,如数学小论文、数学建模报告、数学游戏设计等,要求学生展示思维成果。例如,在“百分数应用”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设计“超市促销方案”,并通过计算说明方案的合理性。此类任务能够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与创新思维。引入同伴评价与自我反思机制,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自我提升。例如,在“统计图表”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学生互评“班级同学身高统计图”的设计,并要求评价者指出优点与改进建议。被评价者需根据反馈修改作品并撰写反思日志。此类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多元认知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活动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通过情境创设、实践操作与多元评价的协同实施,能够有效激发思维主动性、深化思维层次并推动思维反思。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索技术赋能下的数学活动设计,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沉浸式情境,利用智能教育软件实现个性化评价,以推动数学思维培养的数字化转型。同时,教师需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将数学思维培养理念贯穿于日常教学,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钱中华 , 钱陈俐 , 羊琴 . 小学数学教学促进知识结构化的实施进路—以北师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字母表示数”教学为例 [J]. 教育科学论坛 , 2025,(08): 43-48.

[2] 林英语, 黄晓冬. 基于幼小衔接的小学数学新教材预备单元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课程 , 2025, (03): 59-64.

[3] 万望辉 . 小学天文与数学跨学科项目式活动的实践探索——以“小比例大智慧——手绘太阳系”教育活动为例 [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 , 2025, 10 (01):9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