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策略研究
张方
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第七小学 465350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落实五育并举的重要载体,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点,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和实践机会,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参与度不高等,影响了课程的效果。因此,研究五育并举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多元融合,构建综合实践课程框架
在强调德智体美劳协同发展的当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必须突破单一学科的局限,寻求多元教育目标的有机整合。构建一个能够全面承载五育、系统化的课程框架是核心关切。德育的融入,重在引导学生参与社区关怀与公益服务等实践活动。例如,组织学生探访敬老院,协助清洁环境、进行慰问演出,使其在服务过程中亲身体验关爱他人的价值,由此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与服务精神。适时引导学生反思如何更有效地关怀他人、回馈社会,能使德育目标在行动中自然达成。智育目标的实现,可依托跨学科探究活动。像开展校园植物观察调研,引导学生系统记录分析生长数据。这不仅运用了数学统计技能,也加深了对植物科学的理解,有效锻炼了观察力、推理能力与实证研究思维,促进书本知识向生活实践的迁移。体育元素的注入,离不开精心设计的户外锻炼环节。诸如徒步、登山等活动,既强健体魄,也锤炼意志——克服途中障碍能显著提升毅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任务,学生的沟通协调与集体行动能力得到了切实发展。美育的渗透,可通过艺术鉴赏与创造性实践达成。安排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接触优秀作品,能提升其审美感知力。同时,组织手工制作、绘画等创作活动,则能激发想象力与自我表达欲望。劳动教育同样关键。利用校园种植园,让学生参与蔬菜、花卉的种植养护全过程。这种亲历性劳动,不仅能掌握实用技能,更能深刻体会劳动本身的辛苦与喜悦,从而培育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2 情境创设,激发综合实践参与热情
情境创设作为一种有效手段,能极大唤起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热度。通过构建生动且贴近日常生活的场景,帮助儿童更深入地投入活动过程,显著增强参与度和整体效果。教师可围绕活动主题设计故事情境,例如在开展“环保小卫士”活动时,叙述环境污染致使动物家园消失的叙事,以此激发儿童的同情心与环保责任感,进而引导他们思考保护环境的具体行动,如宣传垃圾分类或清理校园环境,这种情境易引发情感共鸣,促使主动参与。问题情境同样高效,教师抛出富有挑战性的疑问能够点燃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如在“探索校园生态系统”活动中,询问“校园里有哪些生物?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推动学生自主观察、调查并寻求答案,此过程需运用知识并锻炼观察思考能力,促进学习成长。角色扮演情境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多元角色,提升趣味性和互动水平,以“模拟超市购物”为例,儿童分别充当顾客、收银员等角色,理解购物流程与社交礼仪,强化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技能;还可引入商品缺货或顾客投诉等突发状况,培养解决问题与应变能力。多媒体情境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源,提供直观生动的学习体验,例如在“走进传统文化”活动中,播放传统节日视频,介绍其由来、习俗及文化内涵,随后组织制作节日美食或书写春联等体验,这种方式拓展视野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3 多元评价,保障综合实践实施成效
确保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关键在于采用多元评价,突破传统单一模式只看结果的局限,忽视过程表现与发展。因此,必须构建综合评定体系,力求对学生实践表现进行全面、客观评判。多元化评价主体是重点,除教师评定外,还应纳入学生本身对自己的评价、同学间的互相评价以及家长的观察评价。学生自评促使其反思活动表现,总结得失,明确优势不足与提升方向。实例说明,活动结束后学生可填写自我评价表,内容涉及参与积极性、知识理解深度、协作配合意识等维度。学生互评利于同伴交流借鉴,培养批判思维与客观衡量能力,同学们可就彼此在活动中的具体行为给予肯定与改进提议。家长评价增强了家校协同,让家长知晓孩子在校实践活动状况,可围绕孩子投入程度、动手实践能力进步等方面提出见解,为学校和教师补充反馈信息。评价内容务必全面,不仅要评定知识习得,更要关注动手实践本领、创新思考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例如在“校园植物调查”活动中,评价内容需涵盖植物知识掌握程度,同时评估调查过程体现的观察细致性、记录完整性、小组配合意愿以及是否激发对植物的责任感与喜爱之情。评价方式应多样化,过程性评定与终结性评定结合运用是关键。过程性评定贯穿活动始终,教师通过现场观察、记录学生表现如小组讨论参与度与发言质量,即时反馈指导。终结性评定则在活动结束后开展,侧重展示成果如报告撰写、作品呈现等。此外,“档案袋评价”方式值得采用,它系统收集活动中的各类作品、记录、反思材料,清晰展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真实成长轨迹。
综上所述,在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多元融合构建综合实践课程框架,能够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有机融入课程之中,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学习体验。情境创设能够激发小学生的参与热情,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参与活动,提高活动的效果。多元评价则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表现,保障课程的实施成效。
参考文献:
[1] 洪欣园. 教学玩具融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模式构建与实施策略研究[J].玩具世界 , 2025, (02): 247-249.
[2] 赖晓玲 . “双减”背景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业分层设计 [J]. 华夏教师 ,2025, (05): 42-44.
[3] 侯新蕾 , 王影 . 项目化学习支持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多学科教学实践探究 [J]. 河南教育 ( 教师教育 ), 2025, (02): 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