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小衔接语文现代文教学研究
韩振
新泰市西张庄镇中心学校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初小衔接的语文教学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从教学内容出发,教师通过多样化教学措施,丰富现代文教内容,培养学生语文知识学习核心素养,特别是现代文教学,从而实现语文教学水平整体提升,为学生后续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一、核心素养与初小衔接语文现代文教学的关系
(一)核心素养教育概念
核心素养主要指的是学生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品格和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同时还需推动学生的全面成长 [1]。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从语言结构,思维发展等不同方面出发,优化课堂教学措施,给予学生表达自己想法和理念的机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初小衔接语文现代文教学落实的意义
初小衔接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转折点,有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教师指导学生从小学阶段到初中阶段过渡,培养学生语文知识学习核心素养。思维方式培养上看,小学阶段学生主要是形象思维为主,而进入到初中学习之后,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通过深入研究和理解学习主题,提高学生逻辑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实现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学生后学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小衔接语文现代文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明确课堂教学目标,重视核心素养培养
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教师要明确初小衔接语文现代文教目标,从学生自身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出发,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师通过深入研究教材知识内容,明确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梳理教材知识内容中核心素养培养方向 [2]。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草原》一课过程中,其重点内容是引导学生领略内蒙古大草原的自然风光。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文字,描绘出草原独特的魅力,感受汉蒙民族之间的深厚感情。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工作,从而增强学生民族团结意识和文化认同感。
(二)应用多样化教学措施
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应用多样化教学措施,根据教学需求灵活选择和组织课文内容。情境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中十分常见,教师给学生讲解《詹天佑》一课过程中,可以通过情境教学措施,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京张铁路修筑过程,教师通过布置教室,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从而理解詹天佑的爱国思想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上应用,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直观性,帮助教师构建一个生动灵活的语文课堂,教师通过给学生播放纪录片和电影片段,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不断优化。教师在初小衔接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多样化教学措施,给予学生学习更多选择,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三)优化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阅读是语文教学开展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加强阅读训练,可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和技巧,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穷人》一课过程中,可以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开展阅读训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和学习。教师提出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课文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活动,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学习经验,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加深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推荐适合学生的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词汇,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四)完善评价体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需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重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评价。传统语文评价措施,教师主要以学生考试成绩为主,此类方式不能满足当前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教师除了关注学生考试成绩以外, 还需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时,要丰富评价内容,增加评价主体,应用学生自评,互评等措施,提高学生对学习情况的反思能力,实现评价体系的不断完善。教师及时发现学生优点和不足,为学生提供针对性反馈,实现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学生全面成长和进步。教师采用多样化评价措施,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后续语文知识学习奠定基础。
结束语:
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初小衔接语文现代文学教学开展,教师要先明确教学目标,应用多样化教学措施,重视学生情感体验,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教师为了实现初小衔接平稳过渡,要妥善利用教材知识内容,丰富学生学习体验,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 杨韩竹 . 刍议核心素养视域下基于初小衔接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J]. 文学少年 , 2022(21):0106-0108.
[2] 叶建花 . 刍议核心素养视域下基于初小衔接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J]. 学周刊 , 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