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级普通高中活动育人协同模式的困境与破解方法
高砾铮
哈尔滨市双城区铁路中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100
1、引言
我国教育改革深入推行多年,区县级普通高中在育人模式创新上虽有一定进展但活动育人协同模式仍满是挑战,而区县级普通高中作为基础教育重要部分肩负着给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关键任务。由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差别以及教育理念落后,这些学校实施活动育人时都挺困难,并且研究发现现在活动育人协同模式存在的核心问题是育人理念认识不够、协同机制不完善、资源整合不到位、评价体系不健全,这些问题既限制了活动育人效能的发挥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探讨怎样破解区县级普通高中活动育人协同模式的困境特别重要。
2、区县级普通高中活动育人协同模式的现状与困境
2.1 活动育人协同模式的概念与特征
活动育人协同模式是一种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由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主体协作来整合教育资源并开展实践活动的育人方式,其显著特点是整体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强调教育主体间的互动与配合,在区县级普通高中教育体系里想要突破单一课堂教育的局限就靠它来调动校内外资源以给学生提供多样化成长平台,不过区县级教育资源相对少些,协同育人的实施效果会被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政策支持力度等因素限制,近年数据表明我国区县级普通高中生均教育经费虽然增加了,但跟发达地区一比差距还很大,这就更突出了活动育人协同模式的重要性以及它面临的现实挑战。
2.2 当前协同模式面临的主要困境
区县级普通高中活动育人协同模式如今遭遇不少困境,其中最为凸显的是育人理念认识不足以及协同机制不健全这两个问题,一些学校对活动育人仅是形式化的理解,没将其纳入整体教育规划,这使活动育人被当作课外活动的简单延伸而缺少系统性、深层次设计,并且由于协同机制缺失,各方主体难以形成合力,在活动育人中学校、家庭、社会的角色定位不清、职责分工不明,推进时就容易推诿或者重复劳动,资源整合方面尤其如此,很多区县级高中受地域经济条件限制,不能有效调动社会资源支持育人活动,从而进一步削弱协同效应。另外,当前协同模式面临的重大困境包括评价体系不完善这一问题,因为现有评价标准大多把重心放在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上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导致活动育人成效无法被科学衡量,有些学校开展不少实践活动但因没有激励措施和科学评估手段实际效果常常流于形式,这些都影响活动育人质量并在一定程度阻碍区县级普通高中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所以构建科学合理评价体系是破解活动育人协同模式困境的关键。
3、破解区县级普通高中活动育人协同模式困境的方法
3.1 构建多元化资源整合平台
我国区县级普通高中近些年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方面的问题特别突出,区县级高中都面临着校内外资源不足的难题且这直接影响活动育人效果,所以构建多元化资源整合平台是解决这一困境的关键,因为整合区域内教育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和家庭等多方资源并形成资源共享机制就能有效缓解资源匮乏状况,例如地方政府能牵头搭建区域教育资源云平台并将文化场馆、科技园区、公益组织等纳入进来以给学校提供大量活动育人素材,并且这个平台还得重视跨区域合作以便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来补足本地资源不足之处,用信息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效率能让每项活动得到必要支持进而提高活动育人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3.2 建立科学的育人效果评估体系
长期以来,区县级普通高中难以准确把握育人成效并及时调整策略,因为活动育人效果的评估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所以建立科学的育人效果评估体系非常必要,这一体系应涵盖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这两个方面,既要着眼于活动实施的具体环节,又要聚焦于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影响,例如设计包含学生参与度、活动创新性、团队协作能力等多个维度的量表来给每次活动综合打分,并且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和分析学生活动的行为数据,构建动态反馈机制,从而让学校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优化方案,这对提升活动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益处,还能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3.3 创新活动育人内容与形式
区县级普通高中的活动育人存在内容单调、形式死板的情况,所以得赶紧创新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创造力。近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不断加深,各地冒出好多有创意的活动案例,像主题式社会实践、跨学科融合项目等,这些实践活动表明活动内容设计要更贴合学生兴趣和社会需求,比如依照乡村振兴战略搞田野调查活动、依据当地特色产业做创业模拟项目之类的,这既能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又可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并且活动形式也要突破传统的框架,充分运用新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打造沉浸式的体验场景,使学生在互动里学习成长达成寓教于乐的目的。
4、结论
区县级普通高中若要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则需优化活动育人协同模式,此事意义非凡。经深入调查 10 所区县级普通高中后本研究发现,当下活动育人协同模式面临众多困境,例如育人理念落后、协同机制缺损、资源整合不够、评价体系不佳等,这些都制约着活动育人的成效且影响教育资源的高效运用。面对这些难题,有破解之法提出要从理念转变、机制构建、资源整合、评价优化这四方面着手,这给区县级普通高中提供了一条可行性较高的改进道路。区县级普通高中要是进行系统性改革与实践探寻,就能在活动育人方面有望获得突破性进展,进而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和终身发展打下稳固根基。
参考文献
[1] 刘殷君 . 核心素养助力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认同培育的实践路径 [J]. 甘肃教育研究 , 2025, (18): 119-126.
[2] 田薇臻, 崔允漷. 新教学:指向课程育人的教学范式转型[J].中小学管理 , 2025, (09): 58-61.
[3]贾豪杰, 邱小健. 教育强国背景下我国职普融通发展的逻辑、困境与应对路径 [J]. 继续教育研究 , 2025, (10): 24-30.
作者简介:高砾铮(1978-)男,汉族,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活动育人,单位:
课题: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 2023 年度教研专项课题,《区县级普通高中活动育人协同模式研究》,JYB142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