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刍议建筑电气工程的人工智能化技术

作者

史鸿钊

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0042

1 建筑电气工程人工智能化技术的特点

1.1 高度自动化

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引入人工智能化技术后,可实现高度的自动化控制。传统电气工程系统通常依靠人工操作来执行各项任务,这不仅效率欠佳,还易产生人为误差。而人工智能化技术能够借助预设的程序与算法,自动监测并调整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例如,智能照明系统可依据环境光线强度和人员活动状况,自动调节灯光的亮度与开关,显著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不必要的能源损耗。

1.2 精准分析与决策

人工智能拥有卓越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在建筑电气工程领域,其能够实时采集并剖析海量的电气数据,诸如电压、电流、功率等。借助对这些数据的精确分析,可及时察觉潜在的故障风险,并作出精准的决策。例如,当探测到某一电气设备的电流出现异常增高情况时,系统能够迅速判定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别,并及时发出警示,告知维修人员予以处理,从而防止故障进一步蔓延,确保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1.3 自适应与自学习能力

建筑电气工程中的人工智能化技术具备自适应与自学习的特征。其能够依据不同的环境条件以及运行需求,自动对运行策略加以调整。例如,在夏季高温时期,智能空调系统可根据室内外温度的变动,自动优化制冷模式,进而实现最佳的制冷效果与节能目标。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系统还可通过持续学习和经验积累,提升自身的性能与决策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对电气系统的控制将更为精准且高效。

2 建筑电气工程人工智能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2.1 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在建筑电气工程里,自动化控制是极为关键的环节。人工智能化技术的引入,使得自动化控制水平大幅提升。传统的自动化控制方式往往依赖于预设的固定程序,面对复杂多变的实际情况时,适应性较差。而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如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能够让系统依据实时采集的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决策。以建筑的照明系统为例,通过安装智能传感器,系统可以实时感知室内的光线强度、人员活动情况等信息。当室内光线充足且无人活动时,系统会自动调暗或关闭部分灯光,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在人员进入房间后,系统又能迅速根据环境亮度调整灯光亮度,为人们提供舒适的照明环境。这种智能化的控制方式不仅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还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此外,在电梯系统中,人工智能化技术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智能电梯系统可以根据不同楼层的使用频率、当前电梯的运行状态以及乘客的需求等多方面因素,自动优化电梯的运行路径和调度策略。例如,在上下班高峰期,系统能够快速分析各楼层的人流量,合理分配电梯资源,减少乘客的等待时间,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

2.2 故障诊断与预测中的应用

建筑电气工程中的设备众多,一旦出现故障,不仅会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主要依赖人工巡检和简单的监测设备,往往难以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问题。而人工智能化技术为故障诊断和预测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手段。通过在电气设备上安装大量的传感器,实时收集设备的运行参数,如温度、电流、电压等,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人工智能故障诊断系统中。该系统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进行深度分析,能够准确识别设备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一旦发现异常数据,系统会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示维护人员进行检查和维修。例如,对于变压器这类重要的电气设备,人工智能故障诊断系统可以通过分析其油温、绕组温度、油中气体含量等参数,判断变压器是否存在过热、绝缘老化等潜在故障。同时,系统还可以根据设备的运行趋势和历史故障数据,预测设备可能出现故障的时间和类型,为维护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这样可以提前采取措施,避免故障的发生,减少设备的维修成本和停机时间。

2.3 节能优化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对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建筑电气工程的节能优化成为了重要的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化技术在节能优化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对建筑的整体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全面监测和分析,找出能源消耗的重点环节和浪费点。例如,通过分析空调系统的运行数据,了解其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的能耗情况,以及与室内外环境参数的关系。然后,利用优化算法对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如设定合适的温度、湿度范围,优化风机和水泵的运行频率等,以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此外,对于建筑的供电系统,人工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负荷的智能预测和管理。通过分析历史用电数据、天气情况、节假日等因素,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电力负荷需求。根据预测结果,合理安排发电设备的运行和电力的分配,避免电力资源的浪费。同时,还可以与电网进行互动,在用电低谷期储存电能,在用电高峰期释放电能,实现削峰填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4 安全防护中的应用

建筑电气工程的安全至关重要,关乎建筑物内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人工智能化技术在安全防护方面能发挥巨大作用,为建筑电气系统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传统的安全防护措施主要依赖于一些基本的保护装置和人工的定期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人工智能化技术可以通过安装在电气系统各个关键部位的传感器,实时监测电气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环境参数。例如,监测电气线路的温度、漏电情况,以及电气设备周围的烟雾、气体浓度等。一旦传感器检测到异常数据,人工智能安全防护系统会立即启动相应的保护机制。当检测到电气线路温度过高时,系统会自动切断电源,防止发生火灾事故。同时,系统会迅速将异常信息发送给管理人员,告知故障发生的位置和可能的原因。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对电气系统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预警。通过分析大量的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系统能够预测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并提前发出警报,让管理人员有足够的时间采取预防措施。例如,根据电气设备的运行时间、老化程度等因素,预测设备可能出现故障的概率,从而及时安排维护和更换,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 结语

随着人工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前景愈发广阔。通过高度自动化、精准分析与决策、自适应与自学习能力等特点,人工智能化技术不仅优化了传统电气系统的运行模式,还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具体应用中,无论是自动化控制、故障诊断与预测,还是节能优化和安全防护,人工智能化技术均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这些技术的实际落地,不仅提升了建筑电气工程的整体效率,还为节能减排和安全管理提供了可靠保障。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普及,人工智能化将在建筑电气工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推动行业迈向智能化、绿色化的新阶段。同时,相关研究和技术开发仍需持续深入,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实际需求和挑战。

参考文献

[1] 王孙帆,孙毅 . 刍议建筑电气工程的人工智能化技术 [J]. 建材发展导向,2025,23(16):121-123.

[2] 赵玉 . 高层建筑电气工程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5,(23):1-3.

[3] 苏河 . 建筑电气工程的智能化技术运用实践 [J]. 通讯世界,2025,32(06):196-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