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廉洁文化在五年制高职院校传承与创新的理论研究
卢霞
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省南通市 226011
一、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廉洁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精神财富,蕴含着 “克己奉公”“慎独慎微”“公私分明” 等核心理念,为新时代廉洁教育提供了丰富滋养。五年制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将传统廉洁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对其树立正确职业观、抵制行业不正之风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五年制高职院校在传统廉洁文化传承中存在诸多理论与实践困境:教育内容脱离学生专业实际,多停留在经典语句背诵;教育形式以讲座、展板为主,缺乏沉浸式体验;与职业场景结合不足,学生难以将廉洁理念转化为职业行为。因此,探索传统廉洁文化在五年制高职院校的传承与创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二、中华优秀传统廉洁文化在五年制高职院校传承的现状与问题
(一)内容选取碎片化,缺乏系统性梳理
部分五年制高职院校在廉洁文化教育中,对传统廉洁文化的选取呈现碎片化特征。多零散引用《论语》“其身正,不令而行”、《官箴》“公生明,廉生威” 等语句,未形成从思想内涵到行为规范的完整体系。例如,在会计专业教学中,仅强调 “不做假账” 的表层要求,未深入阐释 “慎独”“守拙” 等传统廉洁思想与职业操守的内在关联,导致学生对廉洁文化的理解停留在字面,难以形成价值认同。
(二)教育形式单一化,缺乏职业场景融合
当前廉洁教育多采用 “课堂讲授 + 主题班会” 的传统模式,与五年制高职学生 “动手能力强、具象思维活跃” 的特点不相适应。例如,机械制造专业的廉洁教育仍以观看反腐纪录片为主,未结合机床操作、零件质检等职业场景设计案例,学生难以理解 “工匠精神” 与 “廉洁品格” 的关联[1]。此外,实践活动多为参观廉政基地,缺乏与专业实训的结合,导致廉洁教育与职业教育 “两张皮”。
(三)传承主体单一化,缺乏协同育人机制
传统廉洁文化传承多由思政教师负责,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参与度低,未形成育人合力。如酒店管理专业实训中,企业导师仅强调服务规范,未结合 “童叟无欺” 等传统廉洁理念讲解行业伦理;专业课程教师也仅传授技能,忽视职业廉洁要求,使廉洁教育缺乏专业语境支撑。
三、中华优秀传统廉洁文化在五年制高职院校传承与创新的理论路径
(一)构建 “三维一体” 课程体系,实现内容系统化
以 “思想内核 — 职业关联 — 行为养成” 为逻辑主线,构建层次分明、衔接紧密的传统廉洁文化课程体系。在公共基础课中,专门开设《中华传统廉洁文化概论》课程,系统梳理 “民为邦本”“清正廉明”“慎始慎终” 等思想精髓,结合《包公案》中 “不徇私情断奇案”、《海瑞传》里 “冒死直谏守本心” 等经典案例,解析廉洁人格从认知到内化的养成路径,帮助学生建立对传统廉洁文化的整体认知。在专业核心课中,深度挖掘不同专业与廉洁文化的契合点,如护理专业将 “大医精诚” 中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 的理念与 “不收受患者红包” 的职业伦理相结合,建筑专业通过解析《营造法式》中 “物勒工名,以考其诚” 的工匠规范,阐释 “不偷工减料、不虚报工程量”的行业准则[2]。
(二)创新 “场景化” 实践载体,促进知行转化
结合五年制高职 “工学结合、理实一体” 的办学特点,设计具有职业代入感的沉浸式实践活动。在校园内搭建 “职业廉洁情境实训室”,依据不同专业场景还原真实工作环境:护理专业模拟 “医院收费窗口”场景,让学生扮演收费员与患者家属,在处理 “红包感谢” 等情境中践行 “一钱太守” 刘宠 “一钱不敢取” 的廉洁精神;商贸专业设置 “采购谈判” 模拟场景,融入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的理念,通过 “供应商暗中让利” 等剧情设计,训练学生在利益诱惑面前坚守原则的能力。
(三)打造 “浸润式” 校园文化,实现环境育人
将中华优秀传统廉洁文化融入校园环境建设与日常管理,形成 “处处有廉洁、时时受熏陶” 的浸润式育人氛围。在校园景观打造中,设置 “廉洁文化长廊”,用浮雕、彩绘等艺术形式展现 “苏琼悬鱼”“周新悬鹅”“羊续悬鱼” 等拒贿守廉的经典典故,让学生在漫步中感受古人的廉洁操守;在宿舍区、教学楼走廊悬挂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等格言匾额,将廉洁理念融入生活场景。
(四)开发 “数字化” 传播平台,拓展传承边界
利用五年制高职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字形式,创新传播载体。制作 “传统廉洁故事微动画”,如用 3D 动画演绎 “林则徐拒贿” 故事,在校园公众号推送;开发 “廉洁文化闯关游戏”,将 “六尺巷”“一钱太守”等典故设计为剧情关卡,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廉洁知识[3]。搭建 “校企廉洁共育平台”,通过直播邀请行业劳模分享 “坚守职业廉洁” 的经历,结合传统廉洁理念解读其行为逻辑;利用 VR 技术还原 “古代官署断案”场景,让学生在虚拟体验中理解 “公正廉洁” 的治理智慧。
四、结论
中华优秀传统廉洁文化在五年制高职院校的传承与创新,需立足职业教育特点,突破 “纯理论讲授”“碎片化传播” 的局限,通过课程系统化、实践场景化、文化浸润化、传播数字化的路径,实现廉洁理念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这一过程中,需注重调动专业教师、企业导师等多元主体的参与,将廉洁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专业技能,更能内化廉洁品格,为成为 “德技并修” 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未来还需进一步探索传统廉洁文化与现代职业伦理的结合点,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时代性。
参考文献
[1] 何锦旭 , 王英华 . 地域廉洁文化融入海南高职传统文化课程研究 [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8(36):111-115.
[2] 张婕 , 黄维琳 . 廉洁教育融入中医药类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体系的路径探索——以《人体解剖生理学》为例 [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23(16):76-79.
[3] 李丹 , 李正旭 , 付伟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研究—— 以遵义医科大学为例 [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2,24(05):34-37.
作者简介:卢霞,1978 年 7 月,女,汉,江苏南通,高级讲师,大学本科,机电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