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类专业学生“双创”路径研究
宋卓然 魏爽 张硕 段珺尧
黑河学院
引言
高校美术专业是为社会输送设计、美育、影视、商业、艺术人才的主要途径,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与使命,育人质量决定着我国文化、艺术、经济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更对实现“美丽中国”建设有着深远的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不断深入,我国各行业面临着强劲的市场竞争,艺术专业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此情形下,“双创”教育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并成为提升学生竞争能力、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鉴于此,高校美术专业需加强对“双创”的重视力度,并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教育路径,以此提升高校的就业率,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思创融合
“立德树人”教育目标下,“双创”教育应与德育进行有机结合,将思政工作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以“三全教育”为抓手,构建高等教育发展新格局。具体而言,学校应以培养学生道德情操、家国情怀、正确三观为目标,开展“双创”与思政的融合教育,培养出有责任、有理想、有担当的优质人才。这就要求美术专业教师将思政元素融入理论教育、实践教学当中,使学生直观、深刻地理解教育内容。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了解美育专业、设计专业、影视专业、艺术领域的实际发展情况,了解社会和国家对艺术人才的实际需求,掌握各个领域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水平,以此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与家国情怀,并驱动学生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另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观摩在生态领域、文化领域具有影响力的艺术作品,以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其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美好的憧憬,实现“思创融合”的有机统一。
二、专创融合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OBE 成为当前各高校的主体育人结构,成果导向引领着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相较于单一、孤立的教育方式而言,以 OBE 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并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在开展“双创”教育时,教师可将其与专业教学相融合,使学生在扎实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积极的创新意识 [1]。具体来说,教师可将美术专业教育划分为“专业基础课”“材料创意表现课”两个板块,前者引导学生分析名家的艺术作品,并凸显作品的丰富性。后者则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打破思想上的局限性,根据自己的兴趣大胆地进行创新、创造。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扎实地掌握专业技术,还可以得到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始终保持对艺术独特的感受力与创造力。
三、赛创融合
在美术专业学习中,学生常常对理论学习环节兴趣不足,最终的学习效果也并不理想。为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教师可采取“赛创融合”的教育方式,以此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使其对专业学习产生兴趣,并在比赛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需以专业竞赛的标准要求学生,并合理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各小组学生需彼此能力互补,并在审美意趣、兴趣爱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2]。在杯赛过程中,教师需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技能技巧、创新意识进行有机结合,以此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另外,教师还可以邀请行业内的专家、大师担任比赛的评委,并从专业技巧、创新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指导,将“赛创融合”教育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四、科创融合
从本质上来说,高校的根本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育优质人才,使其为民族、国家的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于 2021 年在清华大学提出,美术、艺术、科学、技术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足以看出美术专业的时代性特征[3]。因此,高校在开展“双创”教育时,应将其与科学技术进行有机融合,以时代为背景,培养学生对美术知识、技巧的创新应用能力。在数字技术、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要趋势,科创融合更是未来艺术行业的主要路径,要求从业者将设计主体从“物”转化为“人”,并利用新媒体技术呈现出全新的表现方式。对此,教师需以此为教育教学方向,将艺术学、社会学、情感学等各领域知识相结合,为学生构建全新的知识结构与学习空间,提升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五、工创融合
相较于其他专业而言,美术专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无论是在设计行业、艺术行业、影视行业抑或商业领域当中,都要求从业者有着良好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在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主要以理论传输、技巧培养为主,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创新能力、就业能力不足 [4]。对此,学校及教师应以“双创”为媒介,开启校企联合育人模式,落实“工创融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就业能力。具体来说,学校应为大三学生提供进入企业实习的机会,并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要求企业根据其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侧重性的培养,使其在实战中形成创新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为学生的顺利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双创”教育是提高高校美术学生专业素养、就业能力、竞争实力的主要途径,对学生的就业与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面对时代发展带来的挑战,高校美术专业需正视“双创”教育的价值,并将其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融入美术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提升“双创”教育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帮助学生顺利过渡人生的关键阶段,同时为高校的蓬勃发展做出重要的助力。
参考文献:
[1] 侯也 . 高校美术类专业学生 " 双创 " 路径探索与研究 [J]. 金钥匙(汉文、蒙古文), 2024(15):91-93.
[2] 吴宝善 . 高职艺术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基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 专业融合 , 分层递进 " 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写实[J]. 教育现代化 , 2021(18): 18-19+28 .
[3] 吴宝善 . 高职艺术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基于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 专业融合 , 分层递进 " 的创新创业教育 体系写实 [J]. 青年时代 , 2022(015):015-016.
[4] 董效康 . 浅谈 " 双创 " 时代高职艺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J]. 美术教育研究 , 2021(10):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