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楚辞》中的凤崇拜窥见屈原的精神世界
苏煜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350007
一、《楚辞》中凤形象的出场
楚人爱凤崇凤的传统众所周知,他们对凤鸟的热爱与崇拜,达到了无出其右的地步。《尔雅·释鸟》记载凤是:“鸡头、燕颔、蛇颈、龟背、鱼尾、五彩色、六尺许。”但其原型究竟为何物,至今都没有定论。徐华铛在《中国凤凰造型》中认为:楚地应当为凤凰的发源地 ∘a 而《楚辞》作为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总集,其中自然不乏凤的身影。据学者统计,《楚辞》中几种主要动物和神兽名称的出现次数如下:
马 :17 处,骐 14 处,骥 20 处。
龙:43 处,蛟9 处,虬6 处,螭5 处。
凤 :21 处,凰 2 处,鸾 11 处。
玄武:2 处,龟6 处,鳖2 处,鼋2 处,鼍1 处,
鳌1 处,黾1 处。
蛇 :13 处,虺 5 处,蝮 2 处。b
我们可以从数据中看出,凤鸟出现次数位居前列。其中,以凤鸟喻人(真善美的化身)多达16 处左右,作为通天的灵鸟而出现七次,余下的多以“凤车”姿态出现。由此可以便看出屈原对凤鸟的情有独钟。通过对《楚辞》中凤鸟意象使用的分析,我们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楚国的文化与屈原的精神世界。
二、楚国凤崇拜的由来
屈子为何如此钟情于凤鸟?事实上,太阳鸟崇拜文化在楚国源远流长。陈勤建在《中国鸟信仰——关于鸟化宇宙的思考》中指出:“太阳鸟信仰贯穿了楚文化发展的始终。c”楚国主要崇拜的太阳鸟代表便是凤凰。即使楚文化在历史车轮滚滚前进的过程中受到了多方因素的影响,尊日崇凤却一直是楚文化的主旋律。但实际上,楚国的凤崇拜文化并不是于古江汉本土孕育而生的。关于这一点,学界大多认为:“楚国的凤崇拜乃是一种东方文化西渐的结果。d”
太阳鸟信仰是在鸟信仰的基础上,与太阳崇拜复合而成的一种朴素的民间信仰。鸟信仰起源于古吴越地区,最早可以追溯到 7000 多年前的浙江河姆渡文化。它与远古先民朴素的生命观“民以食为天”,以及当地民众赖以生存的生产方式——稻作紧密相关。陈勤建指出:“初民对鸟食野生稻谷进行尝试性地食用和开发,是鸟信仰形成的第一个契机。e”那么鸟崇拜是如何与太阳崇拜联系在一起的呢?太阳光的照耀,是先民们种植生产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在劳作的过程中,他们观察到:清晨时分,鸟飞日出;日暮之时,鸟归日落。因此太阳与鸟,无疑是共生共栖的。《山海经·大荒东经》云:“汤谷上有扶木,一日至,一日方出,皆戴于乌。f”又据《山海经·海外东经》云:“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g”古人们认为,在过去有十个太阳轮流值班,每天都有一轮太阳高居“上枝”,余下九轮太阳则于“下枝”待命,太阳间的轮转依靠的便是飞鸟,而“鸟”在其中扮演的便是“太阳使者”这一身份。因此,太阳与鸟在人们眼中便成为了共生共栖的一体,鸟崇拜与太阳崇拜复合构成了太阳鸟崇拜。
那么,东部的太阳鸟崇拜是如何向西扩散,以至于滥觞楚地?陈勤建认为:“它是远古时代,帝俊的部落移植过来的。h” 帝俊,是《山海经》中的天帝,而楚国的祖先祝融,即帝高辛,是帝俊的部下之一。据陈勤建推测,帝俊便是河姆渡部落的首领,后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向西部、南部、北部等方向迁移。在这场大迁移的过程中,祝融便将太阳鸟崇拜带入了楚地。
此外也有一些学者认为楚国对凤的亲昵态度是出于祖先崇拜的缘故。楚人奉祝融为始祖,据《白虎通·五行篇》所言:祝融“其精为鸟,离为鸾。”鸾即凤,祝融是凤凰的化身。张正明、滕壬生、张胜琳的《凤斗龙虎图像考释》中提到楚人崇凤即是因为他们相信凤与他们的祖先存在某种血缘关系。i 张武在《荆楚凤文化的思想内涵及传承意义》中分析楚人崇凤是楚人早期思想文化形态的一种折射楚人认为凤是祝融的化身,因此崇祖尊凤。j
三、《楚辞》中凤意象的含义
(一)喻人喻己
先秦时期,唯独楚人好以凤喻人。《史记·楚世家》记楚庄王答进隐者之问说:“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楚庄王以鸟自喻,这鸟非凤莫属。“在楚人眼中,凤至善至美至真,人的灵魂只有在凤的导引下,才能飞登九天。周游八极。k”因此,在《楚辞》中,凤意象高频地被用于喻人喻己。
《涉江》中言:“鸾鸟凤皇 , 日以远兮。燕雀乌鹊 , 巢堂坛兮。”“鸾鸟凤皇”是古人心目中神异的鸟类 , 此处比喻贤能之士。鸾鸟凤皇日渐远去,而燕雀乌鸦之类却在朝堂之上公然筑巢安居。可以看出,无论是屈原所作之赋还是宋玉等后人所作之赋,以凤喻人时,大多是将凤凰与其他普通燕雀相比,以此突出“凤凰”者惨遭迫害、报国无门的郁郁不得志。
吴艳荣指出:“屈原在辞赋中多次以凤自喻,楚凤被人格化,楚凤所具有的美好精神意象,无不是屈原所追求与认可的,楚凤的形象堪称屈原精神人格的传神写照。l”楚凤拥有外在之美:其身五彩,从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丝绣上,也可以看到楚凤簪花佩草;屈原同样重视自身衣着服饰之美,以香花美草做配饰。楚凤拥有内在之美:能于空中展翅高飞,也能与龙虎搏斗;屈原不与阿谀奉承之流同流合污,直面“燕雀乌鸦”等世俗谗佞,志存高洁,怀抱美政理想而“虽九死其犹未悔”。
通天灵鸟
《楚辞》用一系列神秘瑰丽的意象,营造了一个纷繁浪漫的神话世界。屈原在《离骚》中塑造了有助于诗人主体“飞天漫游”的“神”意象,其中重要的一类便是凤凰。m“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吾令凤鸟飞腾兮,后飞廉使奔属。” “凤皇既受诒兮,恐高辛之先我。”“凤凰翼其承旗兮,高翱翔之翼翼。”凤凰为屈原而展翅翱翔、展旗高飞,成为屈原的斥候、使者、护卫、旗手,以神鸟之身衬托出屈原高贵神圣的“神人之姿”。再看《远游》:“凤凰翼其承旂兮,遇蓐收而西皇。”可以说,楚凤既承载着诗人在苦闷现实的泥沼中挣扎着寻求超脱的精神幻想,也是诗人苦苦追求的美政理想的化身。
(三)尊贵凤车
除了用于比喻贤德之人以及作为通天灵鸟,凤在《楚辞》中还作为屈原的坐骑“凤车”存在。“驷玉虬以栾鹭 兮 , 溘埃风余上征。”征,即凤车。“驾驭四条无角玉龙所拉的凤车啊 , 倏忽间我依托风云直上天空。”凤鸟在此处作为屈原的坐骑,这也对应上了前文所提到的“鸟的运载功能”。陈勤建老师指出:“传说中的帝俊部落,不仅以鸟为标识,而且常以‘使四鸟’作为部署之间的特征。n”“凤车”的出现不仅凸显出屈原作为“帝高阳之苗裔”的身份尊贵,也让我们看到了楚文化与帝俊部落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徐华铛. 中国凤凰造型[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 年,第2 页。
[2] 王传浩 , 韩静 . 从《楚辞》蛇意象看文化自信的传承与发展 [J]. 汉字文化 ,2022,(12):158-160.
[3] 陈勤建 . 中国鸟信仰——关于鸟化宇宙的思考 [M]. 北京 : 学苑出版社 ,2003 年版。
[4] 邓含笑 . 楚国动物崇拜研究[D]. 导师:黄尚明. 华中师范大学,2021
[5] 袁珂 . 山海经校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年版。
[6] 周丽娅:《从“楚凤”的形象看楚艺术的审美价值》,《中国民族大学学报》,2006 年 06 期。
7] 田冲、陈丽:《东夷尊鸟和荆楚崇凤比较研究》,《三峡论坛》,2011年04期。
8] 张光直 . 中国青铜时代.[M].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年
[9] 张正明、滕壬生、张胜琳:《凤斗龙虎图像考释》,《江汉考古》,1984年 01 期。
[10] 张武:《荆楚凤文化的思想内涵及传承意义》,《湖北社会科学》,2015年 10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