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青少年体能训练方法困境与纾解路径的研究
陈庆龄
成都大学 610106
1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1.1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和智力全面发展。体能训练可以加强青少年的各项身体素质,包括力量、耐力、速度、协调性和灵活性等素质。通过参与体育运动改善血液循环,让机体骨组织吸收更多有益成分,助于青少年身高的增长,并能改善机体肠胃各组织功能,促进营养物质的有效吸收。还可以全面激活心理和生理等各个方面,促进大脑皮层运动,让大脑发育均衡,提高智力训练的适应性。适当的体能训练可以缓解学习疲劳,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1.2培养学生意志力和提升思想品德。在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和完成老师的预定目标及要求,能激发出坚持不懈、勇于拼搏品质和良好的精神素养。体能训练有助于青少年建立积极的训练态度,提高自信心,通过完成训练目标和任务获得成就感自豪感。体能训练中的心理调适也很重要,可以帮助青少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青少年遇到任何问题能保持沉着冷静。紧张的体能训练节奏能够充分囊括学生多变的情绪,提高运动效果,彰显体育运动成绩,充分体现体育运动对个人情感的正面带动。
2 青少年体能训练现存困境
2.1 训练内容和方法单一化, 学生兴趣不高。
在实际调查发现很多教师只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追求高效率,采用单一教学内容和方式。当前,许多学校体能训练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传统的跑步、跳绳、仰卧起坐等项目上,这些内容星然基础,但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教学方法也大多使用传统的示范法和讲解法等,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这就造成很多学生“喜欢体育,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状。
2.2 教学采用“一刀切”, 缺乏科学性和个性化。
实际的教学中,教师没有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不同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实施一体化的教学方法,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学生使得学生难以吸收。课堂教学大多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说了算,教学中少考虑教学对象,教师的思维容易代替学生的思维,教师有“教的自由”,学生却没有“学的自由。
2.3 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很多教师对于体能训练这一领域的理论知识和所需的技能掌握不足,因此在实际的体能训练过程中存在误区,难以达到预期的体能训练效果。例如在新课改背景下,一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将应有的教育理念真正融入观念系统,存在教育理念虚知现象,形式上知道新的教育理念,但实际上不愿意付诸实践,依然只注重应试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忽视学生其他方面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培养。
2.4 教学目标单一
目标是一切体育活动开展的方向,科学全面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教学目标单一不够完善全面,活动老师还是更注重体育技能的传授,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不仅注重学生学生教学技能的学习效果,更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综合设定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纾解路径
3.1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在教学中设置包括力量、柔韧和灵敏素质训练内容,多采用游戏训练法和情景教学法等,让学生自主参与进来。例如,可以引入轮胎、瑜伽球、健腹盘等生活中常见的运动器材,通过创新的使用方式,设计出多种有趣的训练项目。教师可以采用合作训练和游戏竞赛的方式,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练习。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还可以提高训练效果。
3.2 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运动能力基础都不一样,因此训练计划应因人而异。教师应先了解学生的体能水平和运动喜好,再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强度下得到锻炼。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身体反应,及时调整训练内容,避免过度训练或训练不足。此外,通过小组合作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他们的运动潜能,使他们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不断提升体能水平。
3.3 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养能力。通过参加培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应“一专多能”,在全面、正确地掌握各种运动基本技术的基础上有所专长,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需求。体育教师应不断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最新的体育理论知识和技术,了解国内外体育教学的发展和超势。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所教授课程的要求和目标,此外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3.4 明确教学目标,融入核心素养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明确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教师应紧密围绕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这三点核心素养要求,科学地设计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切实提高体能素养和心理健康水平,掌握丰富的健康知识,增强体育意识,教师应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重新制定教学目标。
结语: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关乎国家的发展,新课标的出台对体能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再以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难以满足现代体育教学的需求。因此通过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和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养能力,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能训练效果。未来,我们还需要继续探索更多高效有趣的体能训练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马福林 , 赵磊 .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核心要素与发展对策 [J]. 拳击与格斗 ,2025,(06):86-88.
[2] 张也 .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优化策略与实践探索 [J]. 田径 ,2025,(02):75-77.
[3] 张涛, 刘强, 张子平. 数智赋能背景下青少年体能训练方法创新研究[C]//中国班迪协会(CBF).2025 年第一届中国智慧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下). 天津体育学院 ;,2025:102-104.DOI:10.26914/c.cnkihy.2025.000849.
[4] 庄 静 洁 . 青 少 年 啦 啦 操 训 练 中 的 体 能 训 练 研 究 [J]. 拳 击 与 格斗 ,2024,(23):49-51.
[5] 陈怡 . 体能训练在青少年田径训练中的应用 [J]. 拳击与格斗 ,2024,(21):49-51.
[6] 庄辉 .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问题与优化策略研究 [J]. 当代体育科技 ,2024,14(28):38-40.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4.28.011.
[7] 康伟, 张安韶, 王海宇. 青少年体能训练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探索[C]//国际班迪联合会(FIB), 国际体能协会(ISCA), 中国班迪协会(CBF). 第五届国际体育科学大会论文集(上). 内蒙古职德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 湖北盐业集团有限公司 ; 月湖区人民政府四青街道办事处 ;,2024:143-147.DOI:10.26914/c.cnkihy.2024.030738.
[8] 陈思荣 . 青少年体能训练方法研究 [J]. 拳击与格斗 ,2024,(13):73-75.
[9] 王政 . 初中体育足球体能训练的优化策略 [J]. 新体育 ,2023,(22):82-84.
[10] 吉旖旎 , 朱俊杰 . 体育强国背景下我国青少年体能训练发展的困境与路径研究 [C]//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 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墙 报 交 流 ( 体 能 训 练 分 会 )( 一 ). 佳 木 斯 大 学 ;,2023:61-63.DOI:10.26914/c.cnkihy.2023.078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