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校长治校能力 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闫静
西安经开第二小学
校长之位,重若千钧。他不仅是学校运转的决策核心与管理中枢,更是引领团队前行的灵魂舵手。一位校长的视野格局、价值理念与精神境界,如同一座灯塔的光芒,穿透日常事务的琐碎,照亮学校发展的航程,深刻塑造着教育的品质与未来。其境界的高低,往往直接决定了学校所能抵达的高度与远方。
一、校长的定位与职责
校长是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是学校领导集体的带头人,校长的工作是对学校全局起指导、组织、协调和统揽作用。作为一校之长,要领导好一所学校,就要有:时代的眼光,社会的良知;正确的理念,独到的见解;坚韧的品格,广阔的胸怀。
二、校长的境界决定学校的境界
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校长的境界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能力,影响到学校的竞争力。有宽广的境界,校长就能站得高,看得远,高瞻远瞩;就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就能立足学校,放眼长远的发展,对学校发展做有战略性、前瞻性、长远性、全局性的思考和策划,从而对学校发展产生强有力乃至深远的影响。
三、校长的光荣在于成就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有高质量的教育,必须有高质量的教师;有高质量的教师,才能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师必须德才兼备,才能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校长应懂得教师对学校发展、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坚持“文化引领、科研兴师、科研兴校”的发展思路,致力于用文化涵养教育,不急功近利,用文化提升教师,着力厚实教育的文化功底、人文底蕴;让教师用反思与研究的眼光审视教育教学工作,让反思实践、研究实践成为教师发展的助推器。同时重视师德的培养,要求教师强化服务意识,在对待学生上要“蹲得下身,弯得下腰,静得下心”,鼓励教师树立敬业形象,并通过评比师德标兵、最美教师等来落实学校的服务意识。通过校本研修打造学习共同体,每学期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培训、赛教等校本研修活动,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教育教学全过程赛教、骨干教师示范等进行阶梯式的校本培训,为教师共同体建设找到了有效的途径和策略。
四、创新是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学校是培养有创新精神、有创造力人才的基地。作为校长就更应该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校长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教育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并引导全校教师转变观念,开拓进取、刻苦钻研,创造性地学习,创造性地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校长在教育实践的第一线,要直接参与各种教育活动,直接接触学生与教师,要通过了解、分析、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逐步探索、揭示和掌握教育规律和特点,积累丰富的教育教学以及管理经验,提高课程领导力和创新能力。
校长的光荣,不仅在于其个人的卓越,更在于他如何点燃教师心中的火焰,成就一支德才兼备、锐意创新的育人队伍;校长的使命,不仅在于当下的有序运转,更在于以远见卓识引领学校面向未来,激发不竭的创新活力。他肩扛着时代的重托,心系着民族的未来,其胸襟、其智慧、其坚韧,最终都将化为滋养万千学子的阳光雨露,奠定学校走向卓越的坚实根基。当一位校长以开阔的境界为引领,以深沉的责任为担当,以创新的勇气为驱动,以成就教师为荣耀,他便真正把握了治校兴学的真谛,也必将引领学校在培养心有爱、肩有责、行有创的新时代阳光少年的征程上,留下坚实而闪光的足迹。校长的境界,即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地平线。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 . 《陶行知教育文集》. 四川教育出版社 . ( 特别是其中关于校长、教师精神境界的论述)
[2] 朱永新. 《我的教育理想》. 漓江出版社 .
[3] 叶澜 . 《“新基础教育”论——关于当代中国学校变革的探究与认识》.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