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音乐课堂上创意教学方法的实践与反思

作者

都小梅 李杰汉

吉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136000

引言: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小学音乐课程逐渐摆脱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转向更为生动活泼富有创意教学方式,音乐是艺术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过程需要充分调动学生感官体验与情感共鸣而创意教学恰能满足此类需求。通过基于实际教学经验系统探讨小学音乐课堂创意教学方法应用情况,分析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与解决策略,总结有效经验并提出未来发展建议为推动小学音乐教育质量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一、创意融入课堂,兴趣点燃热情

情境教学法是重要创意手段,通过营造特定音乐情境引导学生沉浸式体验音乐魅力,游戏化教学策略也显示出极强教学效果,将音乐知识点巧妙融入各类互动游戏中使抽象概念变得生动易懂。创造性表演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想象力平台,通过编创简单曲调、即兴表演等方式学生能够将内心音乐感受转化为外在表达,既加深对音乐内涵理解又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使音乐课堂变得更为丰富多彩,精心选择音频材料、动画演示等能帮助学生建立声音与画面联系增强感知体验。创意融入需要循序渐进,从简单到复杂,从模仿到创新给予学生充分探索空间同时提供必要指导。

以人音版四年级上册第六课《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为例,课堂创意设计可以从多角度展开。教师应当先创设水上划船情境,通过精美湖泊图片投影、悠扬划桨声音效和现场简易船桨道具营造沉浸式体验环境,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描绘画面与情感。随后开展划桨节奏接力游戏,学生围坐成圆圈,按照歌曲节奏传递象征船桨物品培养节奏感与集体协作意识。在歌词学习环节设计情景对话表演,学生分组扮演划船孩子角色,根据歌词内容即兴创编对话与动作,生动展现歌曲蕴含友谊与欢乐主题。声部协作学习时采用彩色音阶图示法,运用不同颜色标记旋律走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音高变化规律,课堂后半段安排创意编排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设计船桨动作伴随歌唱,甚至尝试创编新歌词或改变演唱形式。

二、方法指导实践,探索促进成长

分层教学策略能够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需求,针对音乐基础、理解能力、表现能力各异学生设计梯度学习任务,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身水平挑战和成就感。项目式学习为音乐教学提供了整合性框架,通过设计主题音乐会、班级音乐剧等长期项目引导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过程中主动探索音乐知识,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与问题解决能力。反馈机制构建对于实践效果提升至关重要,建立师生互评、小组互评、自我评价多元评价体系使学生能够从多角度认识自身表现,明确改进方向。跨学科整合也是创意音乐教学重要探索方向,将音乐与语文、美术等学科知识相结合构建学生完整知识网络,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角色也发生转变,从知识教学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通过提问、启发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也要保持必要干预确保课堂方向不偏离教学目标。

在人音版五年级上册第四课《外婆的澎湖湾》教学实践中,创新方法应用效果显著。课程伊始采用故事地图导入法,教师展示澎湖湾地理位置图,通过讲述台湾民谣背景故事引导学生探索歌曲文化内涵,建立地域与音乐联系。歌曲学习阶段运用情感分析图技术,学生聆听歌曲后用曲线标记情感起伏,随后结合歌词分析深入理解思乡情感表达方式。在节奏训练环节实施递进式节拍学习法,先从简单拍手模仿入手逐步增加难度,引入民间打击乐器,学生分组创设不同节奏型伴奏体验民谣韵律特点。演唱技巧学习中采用声音绘画创新手法,学生根据歌曲意境绘制简易图画并依据画面起伏变化调整演唱情感,使抽象音乐表现具体化。课程后半段组织家乡记忆主题创作活动,学生以《外婆的澎湖湾》为范本,尝试创作描述自己家乡风景或亲情记忆短歌,通过比较学习理解不同地域音乐特色。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反思总结经验,创新推动发展

通过系统梳理小学音乐创意教学实施过程可以归纳几点关键经验与思考,教学创意应建立在对学生认知特点深入理解基础上,小学生具有形象思维占主导、注意力持续时间有限、好奇心强烈等特点,因此创意设计需注重具体性、趣味性和变化性避免过于抽象复杂或单调重复活动。创意并非标新立异而应服务于明确教学目标,每项创意活动设计都需回归音乐本质,强化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能力培养,防止为创新而创新偏离教育本真。资源条件制约也是实践中面临现实问题,部分学校可能面临教学设备不足、场地受限、等困境,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因地制宜灵活调整创意方案,用有限资源激发无限可能。

从未来发展角度看音乐创意教学还有诸多探索空间,一方面教师专业能力培养需要加强,既包括音乐专业素养提升也包括创新思维训练与教学设计能力培养,建议通过组织教研活动、案例分享等方式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另一方面课程资源建设也需持续推进构建开放共享资源库,汇集优质教学案例、音频素材等内容为教师提供便捷支持。评价机制改革也应同步进行,建立多元综合评价标准,既关注学生音乐能力发展也重视学习过程与情感态度,通过科学评价引导教学方向。

结论:小学音乐课堂创意教学方法探究表明,将创意元素融入教学过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参与度与学习效果。通过情境创设、游戏化设计、多媒体应用等多样化教学手段学生音乐学习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

在实践指导环节,分层教学、项目式学习、多元评价等策略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教学反思过程中发现创意设计需基于学生认知特点,服务于教学目标考虑现实条件限制。未来发展应着力于教师专业能力提升、课程资源建设与评价机制改革,推动小学音乐教育持续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小文 . 新课标下小学音乐创新教法探析 [J]. 新课程研究 ( 基础教育 ),2010, 000(002):65-66.

[2] 钱丽洁 . 试析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 [J]. 成功:中下 , 2012(11X):1.

[3] 岳山峰. 异彩纷呈, 创意无限——小学音乐课堂多样化教学[J]. 中外交流,2021, 028(002):1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