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温室老味道黄瓜栽培技术要点
彭秀祯
呼和浩特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内蒙古 呼和浩特市 010010
技术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消费者对蔬菜的口感和营养期望值越来越高。进入新世纪以来,蔬菜传统生产中普遍追施的、肥效非常好的农家肥 - 人粪尿已不见踪影,伴随而来的是化肥施用量逐年增加,种出的蔬菜内在品质下降,原有的口感风味丧失,黄瓜、西红柿等果类菜表现得尤为突出,还有农药残留超标的问题。很多市民在购买蔬菜时常常流露出无奈的心情,多花钱也买不到老味道的黄瓜、西红柿。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高品质蔬菜消费的向往,科技人员近几年应用豆饼、酒糟、香油渣滓等植物提炼的废渣做原料,经发酵后作冲施肥,应用到在黄瓜、西红柿等蔬菜的栽培中,不用或少用化肥,示范效果非常显著。这项栽培技术不仅提高了蔬菜的内在品质和市场竞争力,而且增加了产量和种植收益,同时改良了土壤环境,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杜绝了肥害,对实施蔬菜产业品牌战略,促进设施蔬菜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豆饼发酵
1.1 发酵原料 豆饼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每千克干物质中消化能在 3000千卡以上,粗蛋白质含量在 40% 以上,赖氨酸含量达 2.5~3% ,是做有机肥的首选。骨粉经高温熏蒸、脱脂脱胶后对植物是一种高效的钙肥。放线菌可产生抗生素,能扼制根结线虫,滋生有益菌。厌氧菌能快速发酵有机质,起到压盐碱的作用。
1.2 原料配比 在温室入口南侧拐角挖一个容积 1 立方米的发酵池,深 0.8米,宽 1 米,长 1.2 米,把一块整塑料布放入池内,保证不漏水。每次发酵放入600 斤水、200 斤豆饼、100 斤放线菌、1 斤厌氧菌、20 斤骨粉,搅到稀粥状,然后密闭发酵。在温室内发酵 7~10 天就可以冲施了。黄瓜采收期内约 15 天冲施一次,一亩地一次冲施需要 450 斤饼肥,发酵一次可以冲施两次,一个月需要发酵一次。
2 嫁接育苗
根据种植茬口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嫁接育苗,黄瓜接穗品种可选择琳达961、津绿 21-10 等,砧木品种选择黄籽南瓜或白籽南瓜。
3 整地施肥
前茬蔬菜收获后,清理田园,整平土地,以保证先期的大水漫灌和后期的垄沟灌溉能够顺畅。按一亩地腐熟干鸡粪 30m3 (或牛羊粪 40m3 )的用量将底肥均匀撒开,然后用旋耕机深耕 25~35 厘米,充分搅匀土壤和底肥。大水漫灌后,高温闷棚 30 天,让粪肥充分腐熟。高温闷棚结束后,白天等温度升高时开风口,傍晚必须关闭风口,通风 2~3 天,将温室内的氨气排放出去。通风结束后再用旋耕机耕地一次,平整后按南北向开沟起垄,垄沟中心间距1.2 米,垄高 0.2 米,垄沟底部宽 0.1 米、上口宽 35 厘米。起垄完成后大水灌沟,水面高度离垄顶5 厘米。浇完灌沟水的第二天就可以定植秧苗。
4 定植
栽培土壤温度稳定在12 度以上就可以定植。定植要选择晴天,有利于缓苗。选整齐一致的秧苗,按株距 30 厘米在地平面下 2 厘米处栽秧,用小铲开穴把带有营养土的黄瓜苗放到开好的穴里面,放上以后不要挤压,将营养土的上面露出。不能把秧苗颈埋住,防止产生不定根,影响秧苗的前期生长和后期瓜条的质量。早春定植每亩栽苗 3600 株,边定植边浇灌,第一水一定要浇透,灌至秧苗营养土的上部。
5 定植后管理
5.1 前期管理 定植后前两天待室内气温升至 35 度再放风。缓苗期地温保持在 15℃以上,缓苗后加大昼夜温差,白天控制在 26~30 度,夜间控制在14~16 度,不干旱不灌水,促使根系向深层发展。定植后 2~3 天内用恶霉灵5 克、普力克30 克兑水30 斤灌根,防止立枯病、猝倒病的发生。
5.2 覆地膜 定植后叶片达到3 ~4 片时用130 厘米宽的地膜覆膜。覆盖地膜时一定要把地膜撑起来,防止地膜坠地对膜下灌溉造成影响。地膜盖在苗上,在每株秧苗处开纵口,把秧苗引出膜外。要边扣地膜边灌溉,防止扣上地膜后,膜底温度高对苗子造成脱水现象。扣膜后用科佳 25 毫升、毕秀丹 25 克、农用链霉素14 克,兑水30 斤喷施杀菌。
5.3 冲施饼肥
每次冲施饼肥,一亩地要配施大量元素类肥料 5 斤和硝酸钾 8 斤。冲施前先把配施的化肥融化,然后把池内的饼肥充分搅匀,用容量 30 斤的水桶盛出,将融化后的化肥按比例加入水桶内和饼肥搅匀。千万不要把化肥倒入发酵池中,避免将有益菌群杀死。用容量 2.5 斤的塑料水瓢舀出饼肥液随水冲施,不要直接倒入垄沟内,一个垄沟通常需要两水瓢。在黄瓜坐瓜前开始冲施,后期冲肥要随黄瓜的涨势及土地肥沃度和底肥的使用量而定。通常冬春季一般15 天一次,夏季涨势快,6 ~7 天浇一水,一次饼肥,一次硝酸钾。
5.4 温度管理
结果期温度采取变温管理,由于日照时数增加,光照由弱转强,室温可适当提高,白天保持 25~30eC , 前半夜 15~20% , 后半夜 13~15qC 。
5.5 吊蔓与整蔓管理
在黄瓜长到 6~7 片叶开始吊蔓,把黄瓜蔓用手立起,吊丝要拴到顶心下、第二片叶颈的根部,拴活扣,不要太紧,以免蔓生长的时候变粗容易勒断。整蔓时把 8~9 片叶以下的所有的枝扣与花果全部去除。在黄瓜蔓离地 40 厘米高的时候开始留第一支瓜。吊丝活扣随着生长高度往上导,一直导至120 厘米高,期间及时摘除侧枝和卷须。蔓长达到 220 厘米以上,开始清理底叶,蔓上留 11片新叶,其余的全部清除,清除的时候用刀片或小刀从叶颈的根部切除。清理多余叶子时要选择晴天,阴天不能割,以免刀口干不了引起病变。清理完底叶以后开始导蔓,先将拢的后端三棵黄瓜蔓放到,把第四棵的黄瓜蔓拴到第一棵上,拴到顶的高度在 130 厘米左右,以此类推。落蔓前先打掉下部老叶,通常3 个月的采收期需落蔓 3 ~ 4 次。落蔓的方法是把拴在铁丝上用作吊蔓的塑料绳解开,使黄瓜龙头下落至一定的高度再重新拴住。在缠蔓时,除了调整龙头高度,还应摘除雄花和卷须,雌花过多的也应适当疏掉一部分,以平衡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5.6 病虫害防治
病害要以预防为主,杀菌剂要交替喷施。预防采用科佳、可杀得三千、农用链霉素、达科宁、乙醚酚、阿米妙收、阿米西达等,5 ~7 天喷一次。
6 采收
初期 3~4 天采收一次,后期随着温度升高,肥水管理加强, 2~3 天采收一次。
7 种植收益
黄瓜苗 4 月初定植,12 月初拉秧,采收期长达 7 个月,0.8 亩的种植面积产量达到 2.6 万公斤,菜贩子田间收购均价 2.4 元 / 公斤,每公斤高出普通黄瓜0.8 元,毛收入达到6.7 万元,折合亩种植收入约8.4 万元,经济效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