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化工行业危险废物处置的安全操作规程优化

作者

张月

131082198801210018

中图分类号:X507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工业危险废物是企业在生产、研发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主要来源化学原料制造、医药制造、农药制造、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化工等行业,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若处理不当,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巨大危害。目前,由于我国缺乏先进的利用处理技术,工业危险废物处理过程中存在处理效果差、成本高、二次污染等问题。因此,加强工业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技术研究尤为重要,采用科学技术,高效利用处置工业危险废物,促进工业危险废物实现源头减量、过程利用和安全处置目标,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1 环境污染事故中危险化学品废物的危害及影响

一是对环境的破坏。危险化学品废物一旦进入环境,可能对土壤、水体、大气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例如,含有重金属的废物会导致土壤污染,使土地丧失农业和生态功能;高毒性、有机化学物质如苯类、二噁英等可能渗入地下水,污染饮用水源;而挥发性化学物质如氨气、氯气等会进入大气,形成局地性或大范围的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的生物链造成连锁反应。这种环境破坏通常难以通过短期修复解决,需要长期治理,甚至可能遗留几十年的环境风险。

二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危险化学品废物中包含许多剧毒、易燃易爆或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化学成分。直接接触或通过水源、空气摄入这些污染物,可能对人体造成急性和慢性危害。例如,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可引发急性呼吸道损伤甚至窒息;苯类化合物会造成慢性中毒,增加白血病风险;含重金属的废物,如铅、汞,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害及儿童智力发育迟缓。

三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冲击。危险化学品污染事故往往需要大量资源进行应急处置和长期修复。例如,大规模泄漏事件需要调动专业人员、设备和资金实施隔离、清理及后续治理。这不仅增加政府和企业的经济负担,还可能导致受污染区域产业瘫痪,居民生计受损。

2 化工行业危险废物处置的安全操作规程优化方法

2.1. 完善应急处置体系,加强全过程管控

危险化学品废物的应急处置和全过程管理是防范环境污染事故的关键。首先,政府应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危险废物应急预案,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应急响应流程。建立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应急装备和物资,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应加强应急演练,提升各级人员的应急响应和协同作战能力。其次,企业应建立自身的应急预案,与政府的预案相衔接,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开展自救和协助救援。企业应配置必要的应急设施和装备,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培训和演练。再次,应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和处置的全过程监控。建立危险废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动态监管,提高监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最后,应加强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危险化学品废物危害性的认识,增强公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参与监督的积极性。通过完善应急处置体系,加强全过程管控,可以有效降低危险废物带来的环境和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

2.2 优化危险废物利用处置方式

主要是针对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结构不合理,提出引导危险废物利用处置结构调整,促进危险废物再生利用;提升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设施建设和运行水平,打造国际一流的危险废物利用处置企业。

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危险废物管理技术部监督管理研究室工程师葛惠茹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危险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如在减量化方面,通过技术研发,采取机械打磨方式去除钢材表层氧化皮,从源头避免了废酸的产生;在资源化方面,将废铅蓄电池回收后拆解出铅板,经过熔炼提纯等技术重新生产为金属铅,再次用于制造新的铅蓄电池,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2.3 加强相关政策引导

在开发最新技术方面,主要责任在于政府政策规定和执行过程中。需要不断实施强有力的环境法规,创造对环境技术的需求,因此,法规和规章可以按照减少或加速新技术的发展和扩散的速度来制定和运行。这种策略是政府根据技术开发制定奖励、法规制定、批准,要求行使现有行政权限,减少在实施活动中不必要的障碍。长期计划应包括提供更强有力的补偿,并为减少技术开发中不必要的障碍而确定和公布法规修订的持续法律努力。

2.4 危险废利用技术

1. 有机溶剂废物利用技术

废有机溶剂主要来源于化工、机械加工、农药、新材料等多种行业,种类繁多,利用难度大,不当处理将对生态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构成重大威胁。有机溶剂废物利用技术是将有机溶剂废物进行蒸馏、冷凝等处理,产生新的油漆稀释剂。相对于其他处理技术,有机废液物化利用技术特点是流程简单、成本低、环保。有机溶剂废物处理分批次进行,主要生产工序有蒸馏分离、冷凝回收、计量包装。

2. 涂料废物处理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迅速发展,工业涂料品种日益繁多,成分也越来越复杂,多种废涂料的回收利用难度越来越大,涂料废物处理技术是针对不同类别、不同状态的涂料进行分开处理,做成漆浆产品。相对于其他处理技术,涂料废物处理技术更加环保、高效,能有效解决工艺生产中存在溶解漆液中颗粒物多、过滤难度大、二次危废(滤渣)产生量大、过滤时VOC 挥发物多等问题。涂料废物处理分批次进行。

2.5 加强监管履职尽责,消除风险隐患

政府监管部门应切实履行职责,强化对危险化学品废物的全流程监管。首先,应急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的监管,建立健全风险隐患排查机制,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尤其是对危险废物的贮存、处理等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监督。生态环境部门应加强对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和处置的全过程监管,建立危险废物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废物流向的实时监控。对发现的违法贮存、非法处置等行为,必须依法严肃查处,做到“零容忍”。其次,各职能部门应加强协调联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对新建、扩建项目,严格把关,认真审核环评和安评报告,对存在重大安全和环境隐患的项目坚决不予批准。此外,应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督导,督促其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杜绝为了经济利益而放松安全和环保要求的现象。通过强化监管部门的履职尽责,能够及时发现并消除风险隐患,有效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

结束语

综上所述,危险化学品废物的管理涉及多个环节,企业、政府监管部门以及中介服务机构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通过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加强政府监管、规范中介服务行为以及完善应急处置体系,可以有效降低危险化学品废物带来的环境与安全风险。只有各方通力合作,形成系统化的全过程管理体系,才能保障生态环境安全,防范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伟锦,莫家驹,卢先稳 . 论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事故中废物应急处置及全过程管理 [J].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3,4(15):165-167.

[2] 宿瑛 .”海恩法则”在突发环境事件防控领域的应用分析——以兰州市为例 [J]. 甘肃科技纵横,2023,52(2):13-17.

[3] 李树娟,钟焕荣,于亮,等 . 精细化工园区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策略探讨 [J]. 合成材料老化与应用,2023,52(4):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