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思想政治构建新时期事业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
宓芸
长沙市城区排水事务中心 湖南长沙 410008
1 思想政治与事业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关联
1.1 思想政治工作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引领作用
明确价值导向:思想政治工作借助多样化的宣传渠道,全面且深入地传播党的理论、方针以及政策,为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点亮前行的明灯,助力他们构建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体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强大精神旗帜的引领下,干部职工能够精准锚定自身在工作中的价值坐标,清晰洞察个人职业发展与事业单位肩负的使命,乃至社会宏观发展脉络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例如,组织一系列形式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像是专题讲座,邀请党校专家深入浅出地剖析敬业奉献、诚实守信等价值观的深层内涵;或是开展主题研讨,鼓励干部职工结合工作实际分享感悟。通过这些活动,干部职工能将这些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实际行动为构建积极、和谐、向上的精神文明氛围筑牢根基,搭建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
凝聚干部职工思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生活经历,使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有差别。思想政治工作在此发挥着关键作用,它能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小组研讨等多元形式的有效沟通,以及深入浅出的教育活动,逐步化解干部职工间的思想分歧。比如,定期组织思想政治学习,让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党的先进理论和方针政策,在交流中拓宽视野,求同存异。同时,积极开展谈心谈话活动,领导与干部职工一对一交流,了解他们工作生活中的烦恼、对单位发展的想法和建议、个人的职业规划等,及时解决思想困惑。长此以往,干部职工们能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将个人目标与单位发展目标紧密相连,进而极大地增强事业单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精神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思想动力。
1.2 精神文明建设对思想政治工作的促进
提供实践载体:精神文明建设所开展的丰富多样的活动,诸如文艺汇演、知识竞赛等文化活动,以及社区帮扶、环保公益等志愿服务活动,皆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极为生动且丰富的实践载体。借助这些精心策划、形式多元的活动,思想政治工作得以摆脱传统的刻板说教模式,以更加鲜活、生动方式深入开展。在活动过程中,干部职工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悄然间便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以文化活动为例,当我们巧妙地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核心思想元素,以故事演绎、艺术创作等形式融入到文艺节目之中,干部职工在欣赏精彩表演、积极参与文化活动时,能自然而然地与这些思想观念产生强烈共鸣,更加深入地理解其内涵,进而发自内心地认同这些价值理念,显著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成效。
深化工作内涵:良好的精神文明建设氛围能够促使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深化内涵。当事业单位内部形成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文明环境时,干部职工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下,自身的思想境界逐步提升,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这种变化促使思想政治工作者积极作为,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丰富工作内容,力求满足干部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例如,在当下信息爆炸、文化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干部职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愈发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思想政治工作者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结合时代特点,如借助新媒体技术传播红色故事,同时兼顾干部职工兴趣,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举办主题演讲比赛,让干部职工在准备与演讲过程中深入思考、表达对思想政治理念的理解;开展红色文化之旅,带领干部职工实地参观革命圣地,亲身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以沉浸式体验加深对红色文化的感悟,从而不断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注重发挥微党课 “短平快”的传播优势,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 “小而精” 的学习内容。例如,围绕 “二十大精神在基层” 主题,组织业务骨干以 “微场景演绎” 形式,用 5-8分钟还原服务群众过程中解决民生难题的真实案例,如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的协商攻坚、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优化实践等,通过 “理论 + 故事” 的沉浸式讲述,让抽象政策转化为可触摸的实践经验。此外,开发 “行走的微党课”,利用红色教育基地、改革发展示范点等现场资源,开展 “打卡式” 学习,干部职工在实地参观中聆听历史细节、感悟时代变迁,使微党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中理论浸润的 “轻骑兵”,以贴近工作、贴近生活的方式强化价值引领,推动干部职工在具体实践中深化对思想政治工作内涵的理解与认同。从而不断丰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2 新时期事业单位精神文明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与挑战
2.1 现状分析
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已经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并积极开展相关工作。许多事业单位建立了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定期组织干部职工进行思想政治学习,通过专题讲座、集中培训等形式,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一些事业单位还注重通过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如评选文明科室、文明标兵等,激发干部职工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对接社会精神文明评选活动,如组织参与 “感动中国” 候选人推选,挖掘身边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人物,将基层骨干、先锋模范纳入推荐,通过宣讲会等放大榜样效应,融合家国情怀与职业精神。此外,培育选树 “最佳志愿服务组织”,鼓励各部门聚焦乡村振兴等领域打造特色项目,对突出团队表彰支持,将志愿服务作为思政教育实践课堂,让干部职工在服务中深化宗旨意识,实现双向赋能。
然而,从整体来看,思想政治工作在事业单位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开展情况仍存在不平衡现象。部分事业单位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投入的资源相对不足,工作开展不够深入,效果不够显著。此外,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创新,以更好地适应新时期事业单位的特点和需求。
2.2 面临挑战
多元思潮冲击:在信息时代,各种思潮通过互联网等渠道迅速传播,对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思想产生了强烈冲击。一些不良思潮,容易使干部职工的价值观发生扭曲,影响事业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例如,部分干部职工受到个人主义思潮的影响,过于关注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利益和公共责任,在工作中表现出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工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工作方式滞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主要以集中授课、文件传达等为主,形式较为单一,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新时期,干部职工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工作方式难以满足干部职工的需求,导致干部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参与度不高,影响了工作效果。例如,年轻干部职工更倾向于通过新媒体平台获取信息和交流,而部分事业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未能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导致与年轻干部职工之间存在沟通障碍。
干部职工重视度不足:部分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思想政治工作与实际工作关系不大,参与思想政治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一些干部职工将主要精力放在业务工作上,忽视了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思想政治工作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发挥。
3 利用思想政治构建新时期事业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策略
3.1 强化思想教育,筑牢精神根基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紧密围绕党和国家在不同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深度结合事业单位的具体工作实际,精心策划并开展具有高度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融入微党课这一创新形式,充分发挥其短小精悍、灵活便捷的特点,提升教育效果。
以开展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主题教育活动为例,在活动筹备阶段,除广泛收集整理党的创新理论资料、挖掘新时代模范人物事迹形成系统学习素材外,还可利用工作场景中的碎片化时间组织微党课。邀请单位内部党员骨干、先进模范担任讲师,如在周例会前 15 分钟、部门协作会议间隙,以 “新时代新使命:理论在岗位中的实践” 为主题,结合具体工作案例,用 10 - 15 分钟讲述如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服务群众、推动业务的实践中。
例如,邀请参与过基层治理创新项目的党员干部,在部门晨会间隙分享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社区服务中的应用案例,通过具体解决群众停车难、老旧小区改造等问题的过程,阐释理论指导实践的路径。同时,宣扬先进模范事迹时,可通过录制微党课视频在单位内网、工作群发布,方便干部在工位间隙学习。此外,组织干部职工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时,除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外,还可在每月部门总结会后设置 “理论研讨 10 分钟” 环节,围绕 “新发展理念如何引领事业单位服务升级” 等话题,鼓励干部结合岗位实际交流感悟,在思维碰撞中强化对理论的理解与应用。
创新理论学习形式:改变传统单一的理论学习模式,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学习形式,以此激发工作人员对理论学习的浓厚兴趣。在新媒体时代,可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精心开设思想政治学习专栏。在此专栏中,定期发布深入浅出的学习资料,涵盖政策解读、理论文章等;同时,上传制作精良的视频课程,如专家讲座、案例分析等,让工作人员能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开启便捷的学习之旅。为了增强学习互动性,还可组织线上学习交流活动,借助论坛、群聊等形式,鼓励工作人员踊跃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在思想的交流碰撞中,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还能营造出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良好学习氛围。此外,实地参观学习活动也是极为有效的方式。组织工作人员前往革命纪念馆,在庄严肃穆的环境中,透过历史文物与详实史料,深刻感受革命先辈的英勇无畏;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生动的场景和故事,强化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让工作人员在实地亲身体验中,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从抽象认知到具象感悟的升华。
3.2 完善工作机制,保障工作推进
建立健全领导机制:事业单位需着力构建完善且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机制,清晰界定党政领导在精神文明建设进程里所肩负的主体责任。组建一支以党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该小组充分发挥统筹协调的核心作用,全面融合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具体工作。领导小组应定期召开专项会议,会议频率可设定为每月至少一次,在会上深入研究并精心制定契合单位实际的工作计划与实施措施,细致梳理并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例如,针对干部职工思想政治认识不足的问题,面对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形式单一的状况等,以此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有条不紊、持续高效地向前推进。
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是推动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落地生根的关键一环。应将思想政治工作全面且细致地纳入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体系,精心明确考核指标与评价标准。考核指标可涵盖理论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思想认识的提升程度、道德行为的日常表现等;评价标准则依据不同指标设定相应的量化等级,如从优秀、良好到合格的分层。通过这种方式,对各部门的干部职工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表现进行精准量化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等紧密挂钩,例如,职务晋升优先考虑思想政治考核成绩突出者,评先评优更是以思想政治表现为重要衡量标尺,以此激励干部职工积极主动地参与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同时,要定期,对考核评价结果进行反馈和总结。以部门为单位召开总结会议,在会上详细反馈干部职工的考核情况,鼓励大家共同探讨改进方向,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持续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路径与效果。
3.3 丰富活动载体,增强参与活力
组织文化活动:结合事业单位工作性质较为严谨、人员构成多元化等特点,以及干部职工在文艺、体育、艺术创作等方面展现出的兴趣爱好,精心策划并组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例如,举办一场涵盖歌曲演唱、舞蹈表演、小品相声等多种形式的文艺演出,开展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体育比赛,激发干部职工的运动热情与团队协作精神;举办书法绘画展览,为热爱书画艺术的干部职工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在文化活动筹备与开展过程中,着重注重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通过精心设定积极向上的活动主题,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念。
推进志愿服务: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与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将其作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载体。主动与社区、学校、福利机构等单位紧密合作,开展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志愿服务项目。比如,深入贫困地区开展扶贫帮困活动,为困难群众送去生活物资,助力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走进偏远学校进行义务支教,为孩子们带去知识的火种,拓宽他们的视野;在公共场所大力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向广大市民普及环保知识,倡导绿色生活理念。通过深度参与这些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培养干部职工的社会责任感与无私奉献精神,使干部职工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与此同时,事业单位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的行为,也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增强了社会公众对事业单位的认可与信赖。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事业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未来的工作中,事业单位应持续重视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内容,积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干部职工的需求。同时,要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经验,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相信通过持续努力,思想政治工作将在事业单位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宋刚 . 探析如何创新提升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 [J]. 活力 , 2022, (14): 90-92.
[2] 陈华平 . 新时期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J]. 办公室业务 , 2020, (16): 29+56.
[3] 叶红 . 关于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探讨 [J]. 办公室业务 , 2018, (07): 22.
[4] 刘杰 . 试析新时期事业单位精神文明建设 [J]. 东方企业文化 , 2017, (S2): 22.
[5] 姚为 . 新时期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策略研究 [J]. 人才资源开发 , 2015, (18):16.
作者简介:宓芸(1978.12)女,汉族本科,政工师,从事文明创建专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