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乐在“棋”中,“棋”乐无穷

作者

吴柳丹

浙江省东阳市横店中心幼儿园 322188

一、活动背景

飞行棋由四种颜色棋子组成,最多可四人各拿一种颜色棋子一起玩。飞行棋里有一个骰子,转动骰子,骰子停下来时正面是几,就走几步。刚开始时要投到六,棋子才能前进,并且还有机会再投一次。若是在前进过程中,被敌方棋子越过,则返回起点。

孩子们进入大班,区域中的几副飞行棋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在孩子们的自主学习下,他们熟悉了飞行棋的游戏规则。每到区域活动时间,飞行棋总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在今天的区域活动时间,宥宥、可意、安安和骏骏一起拿出飞行棋,打算开始一场博弈!让我们一起去游戏中遇见他们吧!

二、活动过程

(一)第一阶段:矛盾后的协商

10 月 17 日:

在第一个游戏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为了抢骰子,情绪都比较激动。在游戏活动分享中,有孩子们提出“我总是轮不到投骰子”“有的小朋友总是投很多次。”因孩子们的性格、气质类型差异明显,所以他们对骰子有“争抢”,并且投掷骰子的次数不一。在此规则类游戏中,体现出了不公平。如:可意在游戏中一直想拿着骰子,他的主观意识较强,在游戏中属于较主导地位,宥宥对骰子的投掷也表现出较激动情绪,而安安和骏骏则在游戏中默默跟随着同伴,对话中稍显出规则意识,那想想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每个人公平投骰子呢?孩子们开始讨论商量。最后,他们采取的是依次轮流掷骰子的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二)第二阶段:组长来监督

游戏正在继续着。在这一在前进过程中,安安越过宥宥棋子,按照规则,宥宥的棋子需返回起点,但宥宥不肯返回。在棋子前进过程中,骏骏和宥宥都没遵守规则返回起点。

在游戏过程中,由于大班孩子竞争意识强、好胜等因素,他们在尽管知道游戏规则的前提下,还是未能严格遵守规则。那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大家都遵守规则呢?孩子们将平时我们在课堂、生活中会采取的办法经验进行迁移选举小组长。那谁来当小组长呢?孩子们讨论了起来。他们有的说理由,有的用游戏比赛的方式,最后竞选出小组长。

(三)第三阶段:秩序感加强

在之后的游戏过程中,因为孩子们自己的尝试和讨论商量规则,他们的规则意识和秩序感更强了。

(四)第四阶段:打破常规道路指向智慧之宫

10 月 18 日:

“我觉得这样玩不太好玩,我不想这样玩了。”孩子轻轻的一句话表达出了他内心强烈的想法。那么,利用这张棋盘和这些棋子,我们还能怎么玩?孩子们纷纷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新玩法。那让我们来试试自己制定规则的新玩法吧!“虽然按照棋盘上的颜色走需要注意力很集中很有挑战性,但我的棋子走的很快,更接近终点了。”“虽然不投到 6 也能出发让游戏变简单了,但我玩的次数更多了。”“虽然两个两个跳着走有些难,需要其他小朋友的帮助,但这很有挑战性。”

三、活动价值

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的价值有:发展幼儿社会性、合作能力;培养规则意识;培养自信心,提高抗挫折能力;创新能力。

(一)发展幼儿社会性与合作能力

大班幼儿的社会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已得到进一步发展,游戏中会有输赢,它要求幼儿只有学会从自身找原因、想办法,才能找到合作伙伴。这让幼儿学会了合作。孩子们在游戏中不守规则发生冲突时,他们会试着用商量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发展了幼儿的社会性,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在孩子的心中埋下团队合作的种子。

(二)培养幼儿规则意识

幼儿已经掌握下棋的基本技巧,这时就容易出现违反规则的问题。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会以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为中心思考问题,“我觉得别人吃掉我的棋子我就会输的,所以我不返回。”“我想多投几次骰子,所以我要抢骰子抱在手上。”

(三)培养自信心,提高抗挫折能力

幼儿时期是自信心形成的关键时期,自我意识逐步形成,通过对孩子的每一个小的进步都给予充分的肯定,能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当面对失败的时候,调整好心态,培养幼儿的白信心和意志力 . 提高对生活挫折的承受能力。“耶,我赢啦!”“哎,我输了。”

(四)创新

不少孩子都有在家长那里学到的其他棋类游戏的经验,在下棋的过程中,孩子们不拘泥于游戏规则,按照自己的想象力来进行游戏,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活动反思

“幼儿教育必须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行为特点,”这是《纲要》中明确指出的。由于大班幼儿的气质类型不同,他们个体的性格差异就十分明显,有的幼儿在游戏中对规则的体会就获益颇多,而有的幼儿对规则并不敏感。这时,老师们可以用和他们一起制定规则的策略,这样既能充分尊重幼儿,又使师幼间具备了平等的互动平台。

老师们也可以和幼儿一起探讨如何制定规则,并且为他们创造可以制定规则的条件,并在幼儿制定好后,帮助他们分析是否合理。规则制定人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小组。

这个飞行棋的游戏十分简单,但在孩子的世界里,它非常的好玩。我作为一名刚入职不久的新教师,通过此游戏过程,我又重新思考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它让我明白该如何真正读懂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在孩子的游戏过程中,管住嘴,放开手是多么的重要。以及在今后的其他规则类游戏中,我可以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制定规则,去尝试,去探讨。因为,孩子们自己探讨出的规则才是他们喜欢,真正想要的。

参考文献:

[1] 邱学青 . 学前儿童游戏 [M]. 江苏 :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2] 郑三元 . 规则意义与儿童规则教育新思维 [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6,(05)

[3] 吴云 . 对幼儿游戏规则的探讨——兼谈幼儿规则游戏 [J]. 学前教育研究 ,2003,(01)

[4] 莫秀峰 . 试论规则的类型与儿童的规则教育 [J]. 江学前教育研究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