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物联网技术在军事物流领域的应用研究思考

作者

樊轩 丁威 毛琦

陆军勤务学院 重庆 400039

关键字:物联网;军事物流;技术应用;后勤保障

一、物联网的基本原理及其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结构可以被划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射频识别(RFID)系统和信息网络管理系统。RFID 系统由标签和读写设备构成,它们之间通过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空中接口进行数据交换。当读写设备捕获到物品的标识信息后,这些信息会通过互联网或其他通信渠道传输至信息网络系统中的 Savant 系统(一种神经网络软件)。随后,通过对象名解析服务器(ONS)对物品名称进行解析,并利用 EPC 信息服务的多个接口来检索物品的具体信息,从而完成从 EPC 码到PML(物理标记语言)描述的转换 [1]。整个信息系统的运作依赖于互联网或其他形式的网络连接,并采用基于互联网的通信协议和描述语言进行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二)物联网的关键技术

二、物联网技术在军事物流中的广泛应用

(一)物资器材仓储管理

1.智能入库与存储

通过射频识别(RFID)技术、传感器等物联网设备,对入库的军事物资器材进行自动识别和信息采集,包括物资器材的种类、数量、规格、生产批次等详细信息,并自动上传至仓储管理信息系统,系统根据存储算法,自动分配存储位置,实现物资快速、准确入库。如当一批新的武器装备入库时,通过快速读取RFID 标签信息,就可自动安排合适的存放区域,提高入库效率。

2.库存实时监控与盘点

在仓库内部布置大量的传感器和监控设备,能够实时监测物资的存储环境和状态,如温度、湿度、压力等,确保物资的存储安全。同时,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库存盘点。传统的人工盘点方式耗时耗力且容易出错,而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 RFID 读写器等设备快速读取物资信息,与系统中的库存数据进行比对,实时掌握库存的准确情况,便于及时发现库存差异和物资丢失等问题。

(二)运输过程监控

1. 车辆定位与跟踪

在运输车辆上安装 GPS 定位设备、RFID 标签等物联网装置,实时获取车辆的位置、行驶速度、行驶路线等信息。指挥中心可通过物流管理系统对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和跟踪,掌握运输物资的动态情况。在运输过程中,如果遇到突发情况,如车辆故障、交通堵塞等,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调整运输计划,确保物资按时送达目的地。

2. 物资状态和车辆状况监测

利用传感器技术对运输过程中的军事物资状态和车辆状况进行监测,如物资的振动、倾斜、温度、湿度等参数。如果物资状态超出正常范围,系统会自动发出预警,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处理。例如,对于一些对运输环境要求较高的精密仪器或弹药等物资,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其运输状态,能够有效避免因运输过程中的不当操作而导致物资损坏,一些车辆状况也可以实时跟踪,车辆的位置,车辆是否需要物资补给,是否需要进行车辆的维修等。

三、物联网技术在军事物流发挥的能力作用

(-) 智能调控军事物流工作计划

物联网技术在军事物流领域中的应用,尤其是在总体计划调控方面,展现了其卓越的能力。通过先进的信息管理平台,物联网技术不仅能够持续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和精确的模型构建,而且能够预测交通状况,优化运输路线,从而显著提升军事物资配送的效率和效果。这一平台通过整合配送信息,实现了物资管理、运输调控与部队需求的无缝对接,确保了对部队需求的快速响应,并以一种更为精细和动态的方式进行配送管理,推动军事物流计划调控向智能化、自动化的“智慧”状态迈进。

(二)实时控制军事物流系统指挥

在军事物流的复杂生态系统中,涉及的实体主要包括仓库、机场、车站、场站、港口和码头等,它们管理着种类繁多的物资,面临着保障任务的高度复杂性。特别是在战争状态下,军事运输和配送任务的紧迫性要求物流系统必须具备极高的敏捷性和响应速度。在这种高压环境下,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变得至关重要,它通过配送信息管理平台的高级数据分析功能,对海量实时数据进行深入的综合评估,以更精确的方式预测部队的需求。这种能力使得资源能够被迅速而有效地调配,后勤保障行动得以高效执行。

四、现代物联网技术在军事物流的可行性分析

(一)军队后勤的高信息化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在现代后勤建设的战略指导下,军队正致力于将信息能力置于核心位置,积极采纳和融合体系集成、精准保障、端到端服务和成本控制等信息化的先进理念与技术。这一转型促进了后勤保障从依赖数量和规模的模式,向追求质量和效能的模式转变,同时,保障主体也从以人力为主转变为以技术为核心,保障效能从模糊不清向精确无误转变,从而为后勤保障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在军事交通运输这一核心领域,军队着重于实现对运输保障资源的实时监控、准确把握需求、辅助制定保障计划以及对整个保障流程的全面控制。通过大力推进军事交通运输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覆盖铁路、公路、水路和空中运输的军事交通运输信息网络 [3],实现了对各类军事运输和运输部队的实时监控。

(二)地方成熟的物联网技术为军事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物联网技术尽管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并面临着技术成熟度不足、产品完善度有待提高、成本相对较高等挑战,但其影响力已迅速扩展至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并在国内外众多领域展现出其应用开发的活力和迅猛的发展势头。例如,北京移动在出租车和公交车上部署了超过 10 万个芯片,通过多样化的物联网应用确保了城市运行的高效有序;在上海世博会期间,车务通系统全面应用于公共交通系统,利用尖端技术保障了世博会期间交通的流畅;而“e 物流”平台则为物流企业提供了实时的货物信息、车辆追踪、定位、路线规划以及物流网络设计和优化等服务,显著增强了物流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五、物联网技术在军事物流发展应用的对策研究

根据军委对军队物流建设的指示要求,建立一个融合军民资源的现代军事物流体系已成为共识,并被视为推动我军后勤创新和发展战略的关键途径。为此,我军需摒弃传统的分散式物资存储和筹措模式,以及临时性预储基地的设置,转而与国家物流发展规划相衔接。遵循区域化、辐射型和多功能的战略指导原则,我军需充分利用那些地理位置优越、仓储空间充裕、基础设施健全的现有仓储资源。在此基础上,我军可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以打造一个高效、现代的军事物流基地网络,确保物流体系能够满足战略部署的需要,并提升整体的后勤支持能力 [3]。

结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物联网在军事物流领域的应用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可以提高军事物流的信息化水平和效率、增强军事物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物资的安全运输和存储。然而如也面临着如技术标准的统一、网络安全风险、设备可靠性和稳定性等挑战。

参考文献

[1] 陈琳 , 贺峪原 . 物联网技术在军事物流中的应用研究 [J]. 铁路采购与物流 ,2023,18(06):50-52.

[2] 张炳彦 , 王发明 , 司安金 , 等 . 物联网技术在军事物流中的应用研究 [J].中国市场 ,2011,(49):6-7+18.

[3] 聂强 , 田广东 , 仇大勇 , 徐磊 . 物联网技术在军事物流中的应用研究 [J].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19(6):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