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逆向设计理论的初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路径与启示

作者

陈婕敏

东莞市长安实验中学 532840

摘要:逆向设计理论(Understanding by Design)强调以终为始,关注教学目标达成和学生理解深化,设计过程包括确定期望成果、设计评估证据、规划学习体验与教学活动。分级阅读通过匹配学生阅读能力与材料难度,提升词汇量和阅读理解力。本文探讨基于逆向设计理论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路径,解决如何结合该理论与分级阅读以优化初中英语教学,最终提升学生英语学习成效。

关键词:逆向设计理论,初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路径与启示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 (2022 年版)》强调英语课程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根据学生发展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能力等级标准。逆向设计理论理论为实施分级阅读泛读课程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其以理解为核心,能让学生明确任务目标,对其通过任务解决问题、提升核心素养意义重大。

二、研究现状

(一)逆向设计理论概述

逆向设计理论由Grant Wiggins和Jay McTighe于1998年提出,主张教学评价设计优先,以明确学习目标为起点。二人后续著作《走出单元设计的25个误区》,进一步为教学应用奠定基础。在国内英语教学领域,该理论已受一定关注。如赵钰莲(2018)对比英语核心素养与理解六要素,证实核心素养可在逆向设计中落实;宋明浩、韩一兰(2019)在高中英语单元教学运用该理论,凸显其在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成效显著。综合来看,逆向设计理论在培养当代学生的核心素养、合作探究和知识迁移等能力方面具有明显效果。

(二) 分级阅读的理论和实践

美国在分级阅读教育方面经验丰富,蓝思分级法、A-Z 分级法、DRA 和常识媒体评级等方法广泛应用。国内近年兴起英语分级阅读,重视学生阅读素养培养。如王蔷和陈则航(2016)提出的《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明确分级标准与阅读能力。目前分级阅读教育在国内外不断发展,通过明确分级标准和以培养积极阅读者为核心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逆向设计理论与分级阅读的结合

将逆向设计理论融入初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意义深远。教师能围绕核心素养精心设计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批判性思维与自主学习能力,助力学生在阅读理解中提升核心素养,契合全面发展教育目标。

三、基于逆向设计理论的初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路径

(一)建立整体视角,分析阅读材料

1.分析语料:确定分级阅读材料的难度、主题和目标,确保材料适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认知发展阶段。

2.分析学情:考量学生英语基础、阅读偏好及认知能力,筛选适配材料,预估阅读障碍,为教学活动设计提供依据。

(二)确定阅读主题,整合阅读内容

1.确定主题:根据分级阅读材料的内容和目标,确定每个级别的阅读主题,确保主题连贯、有趣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内容整合:将阅读材料按主题、难度和逻辑关系进行整合。通过重组和调整阅读顺序,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和掌握阅读材料中的核心概念和大观念。

(三)明确预期结果,设计阅读目标

1.设定目标:根据逆向设计理论,设定每个阅读级别的具体学习目标,包括理解、迁移和知识能力等方面,确保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逐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设计活动:根据 WHERETO 原则,设计与阅读目标和评价任务一致的阅读活动,这些活动应既有趣又有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确立评价依据,设置阅读评价任务

1.评价形式: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基础上,设计表现性评价任务,通过设置真实情境任务,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应用能力。

2.评价工具:使用 GRASPS 设计工具,选择合理有效的阅读评价任务,确保评价任务能够反映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学习效果。

3.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帮助他们了解评价标准,提高自评和互评能力。通过这种形式,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评价过程,发现并改进阅读中的不足。

通过以上路径,可以有效地将逆向设计理论应用于初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四、基于逆向设计理论的《多维阅读第13级-重返自然》分级阅读教学实践

(一)阅读材料分析

绘本《重返自然》为多维阅读系列13级其中一本英语绘本,主题是“人与自然”。基于逆向设计理论,教学围绕通过对各语篇的分析和整合,提炼该绘本的大观念和小观念。

(二)根据逆向设计理论的WHERETO要素进行分级阅读教学设计

WHERETO 要素为基于逆向设计理论的教学设计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以下是该绘本的教学设计:

通过此设计,不仅关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助其内化知识并将其应用于现实生活中,最终实现学习目标。

五、基于逆向设计理论的初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优势和启示

(一)教师角色转变与教学设计模式的改变

教学中教师转型为学习设计者与指导者,依学生差异定制教学与活动、灵活调策,如分层设计任务、个性化指导。但备课需投入大量精力,教学时要敏锐洞察学生需求动态调整计划,应对个体差异挑战,推动教学持续改进。

(二)学生学习体验与态度变化

多样化学习任务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如读《重返自然》后设计保护方案。自主合作学习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创意活动激发创造力与兴趣,如绘图、创作故事。学习态度从被动转向主动,自主与终身学习意识增强,学习成效显著提升。

六、结语

本文探讨逆向设计理论应用于初中英语分级阅读教学路径和启示,但受样本局限,未充分反映教学效果。后续可扩样本和长周期评估,通过强化教师支持,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成效和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格兰特·威金斯, 杰伊·麦克泰格.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M]. 闫寒冰. 2 版.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2] 王蔷, 周密, 蔡铭珂. 基于大观念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21, 44(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