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

作者

陈金华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潘店镇实验小学 山东省德州市 251125

引言:当前小学数学教学面临诸多挑战,传统零散式教学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教育需求,单元整体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它要求教师从宏观角度统筹考虑整个单元教学内容,将知识点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知识体系。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关注知识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与学习方法,随着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单元整体教学逐渐成为教师关注焦点。

一、认识单元整体,把握教学脉络

单元整体教学先要求教师深刻理解单元内在结构与逻辑关系,教师需要从课程标准出发全面梳理单元中各知识点之间联系,明确每个概念、定理、方法在整个知识体系中位置与作用。这种认识过程不是简单知识罗列,而是要发现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与发展规律,比如在学习分数单元时教师应当认识到分数概念建立、分数大小比较、分数运算等内容构成完整认知链条,每个环节都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通过深入分析教材内容教师能够准确把握知识点分布特点,理解编者意图与设计思路。把握教学脉络需要教师具备系统性思维能力,教师应当站在学生认知发展角度分析知识接受过程中可能遇到困难与障碍,预判学习重点与难点所在;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合理安排新旧知识衔接与过渡,这种脉络把握不仅体现在纵向知识发展序列上也要体现在横向知识关联网络中。

教师需要清楚认识到单元内容并非孤立存在,它与前后单元、其他学科都存在密切联系,只有全面把握这些关系才能在教学中做到胸有成竹和游刃有余。认识单元整体还要求教师关注学生学习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小学生思维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他们更容易接受具体形象内容,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教师在认识单元整体时必须考虑如何将抽象数学概念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形式,如何设计恰当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种认识过程是不断深入、反复思考过程,需要教师具备敏锐观察力与深刻洞察力,通过对单元整体深入认识,教师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后续教学设计与实施工作。

二、设计单元整体,构建教学框架

单元整体设计要求教师从宏观视角统筹考虑教学各要素,形成完整教学体系,这种设计过程强调目标统一性与内容连贯性,需要教师将分散知识点整合为有机整体。先要明确单元核心素养目标,确定学生需要达成哪些关键能力与思维品质;接着分析知识结构内在逻辑,梳理概念之间层次关系与发展脉络;然后统筹安排教学进程合理分配课时资源,确保重难点内容得到充分展开;最终选择适宜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形成配套完整教学方案。这种整体性设计思路能够避免知识碎片化现象,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化认知结构,教师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基础与发展水平,确保教学内容难度适中,既有挑战性又可达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

以青岛版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单元为例,教师在设计时先要明确本单元核心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培养数感与运算能力。通过分析教材内容发现本单元包含不进位乘法、进位乘法、估算等核心知识点,它们之间存在递进关系。教师应当将整个单元分为三个阶段:基础认知阶段重点让学生理解乘法意义,建立表象认识;方法探索阶段引导学生探索计算规律,掌握运算方法;巩固应用阶段通过多样化练习强化技能,提升应用能力。在教学方法选择上采用情境导入激发兴趣,运用操作探究发现规律,通过对比分析深化理解,借助游戏活动巩固技能。设计层次性作业与多元化评价,关注不同学生发展需求,这样整体性设计能够确保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并重,让学生在掌握计算技能同时发展数学思维。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实施单元整体,优化教学过程

单元整体教学实施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灵活运用多种策略,确保教学活动围绕既定目标有序展开,这个过程强调动态调整与持续优化,要求教师具备敏锐观察力与应变能力。营造积极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热情与探索欲望,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设计认知冲突等方式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关注教学节奏调控,既要保证单元整体进度又要确保每节课教学质量,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收集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重视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个别指导等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建立多元评价体系,通过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了解学生学习状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这种实施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青岛版四年级下册《小数加减法》单元实施为例,教师应当采用递进式教学策略。第一阶段通过生活情境引入小数概念,让学生在熟悉环境中感受小数存在与意义激发学习兴趣,利用购物、测量等真实情景引导学生发现小数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建立小数与实际生活联系。第二阶段组织学生探索小数加减计算方法,通过摆小棒、画图形、列竖式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发现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相似之处,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联系。第三阶段设计层次性练习活动,从基础计算到实际应用,从单个题型到综合题型,逐步提升学生运算技能与解决问题能力。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教师始终关注学生学习状态,通过课堂观察、即时反馈、作业分析等方式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与难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

上学习节奏,在原有基础上取得进步。

结论:通过认识单元整体把握教学脉络教师能够形成系统性教学观念;通过设计单元整体构建教学框架教师能够制定科学合理教学方案;通过实施单元整体优化教学过程教师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这三个层面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单元整体教学实施完整体系。合理运用单元整体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更能培养他们系统思维能力与综合素养,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邱秦芳 . 新课标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J]. 小学生 ( 下旬刊 ),2025,(02):109-111.

[2] 郑淑玲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研究 [J]. 考试周刊 ,2025,(09):70-73.

[3] 钱怡能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 [N]. 科学导报 ,2025-02-26(B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