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

作者

肖微

云南省武定第一中学

引言:高中化学作为基础学科,具有较强抽象性与实践性,学生学习过程中常感困难。教学情境创设作为重要教学手段,能架设抽象知识与具体应用间桥梁,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本文基于新课程标准理念,从教材内容把握、学生兴趣关注与学科特点融合角度,探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促进化学教学质量提升,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

一、把握教材内容,设计生活情境

高中化学教材包含丰富知识体系,教师需深入理解各知识点内涵与联系,找准与生活实际结合点,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情境。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精研教材,厘清知识脉络,挖掘知识点与现实生活联系,提炼情境设计素材;例如在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引入学生熟悉日常饮食场景,解释铝制品保鲜膜包裹酸性食物时出现腐蚀现象,引发学生思考金属活动性与化学反应关系;讲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时联系高原地区煮饭难问题,探讨压力变化对化学平衡影响,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生活联系。通过这种方式,抽象化学原理转变为可感知、可理解现象,降低学习难度增强学习趣味性。

生活情境设计还应注重科学性与启发性统一,避免简单化处理。教师需准确把握生活实例与化学原理对应关系,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促进科学思维发展;如讲解酸碱中和反应时设计家庭清洁剂使用情境,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清洁剂成分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既联系生活又深化原理理解。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特点,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角度系统设计生活情境,确保情境具有教育价值与启发作用。优质生活情境能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知识内化,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现知识习得与能力培养有机统一。

二、关注学生兴趣,构建探究情境

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兴趣,构建探究情境成为激发学习动力重要策略。探究情境构建先应立足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结合青少年求知好奇心理,设计具有挑战性问题情境;此类情境应包含认知冲突,引发思考欲望激活已有知识结构,形成学习热情。同时探究情境设计需紧密联系学科内容,符合知识发展逻辑,有利于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构建知识体系;探究活动组织应注重合作学习方式,鼓励学生交流讨论,碰撞思维火花实现共同成长。教师在此过程中转变为引导者,适时提供必要支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培养科学思维方法。优质探究情境将问题解决过程与学科思维培养紧密结合,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更习得化学探究方法,形成科学态度提升综合素养。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海水中重要元素——钠和氯教学中,教师应当精心构建海水淡化探究情境,引发学生思考。课堂开始展示全球水资源分布图,提出问题:面对淡水资源紧张,如何利用丰富海水解决问题?学生普遍关注环保议题,此问题贴近现实易激发探究兴趣。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海水淡化可行方法,学生基于已学物质分离知识提出蒸馏、结晶等初步方案;随后教师补充介绍电渗析、反渗透等现代海水淡化技术,学生通过对比分析各方法优缺点,深入理解氯化钠物理化学性质。教师适时引入海水提取钠盐工业流程,组织学生完成模拟实验,观察钠盐结晶过程分析氯气制取原理,探讨氯碱工业环保措施。探究过程中学生小组协作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撰写调查报告,既巩固知识又培养实验技能与团队协作能力。学生从生活问题出发,通过科学探究获得知识,理解化学与社会发展关系,真正体会学习意义,实现知识习得与能力培养双重目标。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融合学科特点,营造应用情境

化学学科具有实验性、应用性显著特点,教师应充分融合这些特色,营造丰富应用情境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应用情境设计应凸显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价值,展示化学与现代工业、农业、医药等领域密切联系,帮助学生认识学科重要性。合理设计应用情境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分析知识内容与实际应用关联点,选择贴近生活又能体现知识本质现象或案例作为情境载体。情境导入要自然流畅,情境内容要真实可信,既照顾学生认知水平又具有一定挑战性;应用情境营造过程注重问题引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发展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应当结合实验教学,创设动手操作机会,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与科学探究精神。优质应用情境不仅使学生认识化学知识价值,更能引导其思考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形成正确科学态度提升人文素养。

人教版必修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教学中,教师应当围绕绿色香精研发主题营造应用情境。课堂开始展示天然香料与人工合成香精图片,引入主题:如何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备安全环保香精?通过这一问题,学生初步感受有机化学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教师随后引导学生分析常见香精分子结构,识别其中特征官能团如酯基、醛基、羟基等,理解分子结构与香气关系。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发现,许多水果香气主要来源于酯类化合物,如香蕉香气主要成分为乙酸异戊酯;基于此发现教师组织水果香精合成实验活动,学生尝试通过酯化反应合成不同果香酯,亲身体验有机合成过程深刻理解官能团转化原理。实验中学生需要思考如何提高反应收率、减少副产物生成以及降低环境影响,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用所学知识,发展绿色化学思想。课程最后结合现代香料工业发展,探讨合成香料与天然香料优缺点,引发学生思考化学技术伦理问题。通过这一应用情境,学生不仅掌握有机化合物性质与转化规律,更理解化学在改善人类生活质量中积极作用,培养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感。

结论:高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需紧密结合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关注学生兴趣爱好,设计富有吸引力探究任务;融合化学学科特点,强化应用价值展示。通过生活情境设计、探究情境构建与应用情境营造,能有效连接抽象知识与具体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化学思维方式与实践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特点,灵活运用不同情境创设策略不断反思改进,提升情境创设质量与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全面发展,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静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策略[J]. 2025.

[2] 张艳花 . 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分析 [J].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4(49):116-118.

[3] 王静 .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及创设策略研究[D]. 河北师范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