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机械制造过程中自动化检测技术应用探究

作者

管子勋 指导老师:张雨欣

山东协和学院工学院

引言:机械制造业产品质量直接影响下游行业发展水平和整体经济竞争力。传统人工检测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制造业对检测精度、速度和一致性要求,自动化检测技术应运而生并快速发展。该技术通过集成先进传感器、图像处理系统、人工智能算法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对机械制品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内部缺陷等多维度自动化检测。当前自动化检测技术在机械制造过程中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已成为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核心驱动力。

一、机械制造过程中自动化检测技术现状分析,发展趋势深度调研

当前机械制造行业中自动化检测技术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技术体系日趋完善。光学检测技术凭借其非接触、高精度特点,在表面缺陷检测、尺寸测量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激光测距技术通过高精度距离测量,实现复杂零件三维形貌检测,为精密加工提供可靠质量保障。超声波检测技术能够穿透材料内部,有效识别内部裂纹、气孔等隐性缺陷,在关键零部件质量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磁粉检测和涡流检测技术针对金属材料表面及近表面缺陷检测表现出色,广泛应用于轴承、齿轮等核心零部件生产过程。

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检测方法深度融合,机器学习算法能够自动识别复杂缺陷模式,显著提升检测准确性和效率。工业互联网技术推动检测数据实时传输和云端处理,实现检测结果可视化分析和预测性维护。边缘计算技术降低数据传输延迟,提高检测系统响应速度。发展趋势方面,多传感器融合检测成为主流方向,通过整合不同类型传感器数据,提供更全面准确检测结果。智能化程度持续提升,自适应检测算法能够根据产品特点自动调整检测参数。检测精度不断突破,纳米级检测技术逐步产业化应用。检测速度大幅提升,实现生产线节拍匹配。标准化程度日益完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不断健全为技术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二、机械制造过程中自动化检测技术设备选型,系统集成方案研究

自动化检测设备选型过程中需要深入分析被检测对象物理特性、几何形状复杂程度以及质量控制要求等关键因素,确保所选设备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求。材料属性决定检测技术类型选择,钢铁材料零件宜采用磁粉探伤、涡流检测等磁性检测方法,铝合金等非磁性金属材料更适合运用超声波检测、渗透检测等技术手段,而复合材料零件则需要结合 X 射线检测、热成像检测等多种技术实现全面质量评估。零件几何复杂程度影响检测设备机械结构设计,简单形状零件可选用固定式检测设备,复杂曲面零件需要配备多轴联动检测系统,确保检测探头能够到达所有关键检测部位。检测精度等级要求直接关联设备技术参数配置,亚微米级精度检测需要选用激光干涉测量设备,常规精度检测可采用接触式测量系统,而批量生产中快速筛选检测则适合运用光电检测设备。生产环境条件约束设备选型范围,高温环境要求检测设备具备耐高温性能,强电磁干扰环境需要选择抗干扰能力强设备,粉尘较多场所需要配备相应防护等级检测设备,振动较大环境要求设备具备减振隔振功能。

系统集成方案构建遵循层次化架构设计理念,通过合理划分功能模块实现复杂检测任务分解和协同工作。硬件平台集成涵盖传感器层、控制层、执行层三个核心层次,传感器层包含各类检测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数据采集模块,负责将物理量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初步处理,控制层由工业计算机、运动控制器、通信模块组成,承担检测流程控制、数据分析处理、结果判断等核心功能,执行层包括机械传动系统、气动液压系统、报警显示系统,实现检测动作执行和结果输出。软件架构采用分层设计模式,底层设备驱动软件确保各硬件模块正常运行和数据通信,中间层检测算法库提供各种检测方法和数据处理功能,上层应用软件实现人机交互界面、检测流程管理、数据存储分析等业务功能。通信网络建设采用工业以太网作为主干网络,现场总线连接底层设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移动检测设备接入,确保系统内部信息畅通传递。数据管理策略结合边缘计算和云计算技术优势,边缘设备负责实时数据处理和快速响应,云端平台承担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训练、远程维护等功能,通过数据同步机制保证信息一致性。

三、机械制造过程中自动化检测技术实际应用,具体案例详细探讨

汽车制造行业在自动化检测技术应用方面走在前列,发动机缸体加工过程中采用三坐标测量机进行尺寸精度检测,确保关键配合面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变速箱齿轮加工采用齿轮测量中心,全面检测齿形误差、齿距偏差、螺旋角偏差等关键参数。车身焊装过程中利用激光测距传感器实时监测焊缝质量,及时发现焊接缺陷。航空航天领域对零部件质量要求极高,涡轮叶片制造过程中采用光学扫描技术检测叶片型面精度,确保气动性能符合设计要求。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采用超声波检测技术进行内部缺陷检测,保障飞行安全。机床制造行业在主轴加工过程中运用激光干涉仪检测主轴几何精度,包括径向跳动、轴向窜动等关键指标。

数控机床导轨加工采用直线度测量系统,确保导轨直线度满足机床精度要求。电子设备制造领域,印刷电路板生产过程中采用自动光学检测系统,快速识别焊点缺陷、元器件缺失等问题。集成电路封装过程中利用 X 射线检测技术检查内部连接情况,防止虚焊等缺陷。在重型机械制造中大型铸件采用便携式超声波测厚仪检测壁厚均匀性,确保铸件强度。钢结构焊接采用磁粉检测技术检查焊缝表面裂纹,保证结构安全性。这些应用案例充分展现自动化检测技术在不同制造领域适应性和有效性,通过技术集成创新显著提升产品质量控制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结论:机械制造过程中自动化检测技术应用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技术成熟度和应用范围持续扩大。多种检测技术并存发展,人工智能与传统检测方法深度融合成为主要发展方向。设备选型和系统集成方案需要统筹考虑技术适用性、经济性和可维护性,模块化集成架构有利于系统扩展和维护。未来发展中,技术标准化、智能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多传感器融合检测将成为主流技术路径,为机械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李卫社 , 王新伟 . 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J].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5,54(02):52-54.

[2] 贺有兵 , 曾立兵 . 人工智能在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中的应用 [J]. 凿岩机械气动工具 ,2025,51(01):16-18.

[3] 赵丽丽 , 李洋 . 自动化技术在汽车机械制造中的创新应用 [J]. 汽车画刊 ,2024,(09):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