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与实践探究

作者

刘园园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 37 中学  830000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核心素养培养已成为基础教育重要目标。小学数学作为培养学生逻辑思维、问题解决能力重要学科,其作业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传统统一化作业模式难以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分层作业设计应运而生。如何在核心素养指导下科学设计分层作业,既要体现数学学科特点又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成为当前亟待解决重要课题。探究旨在探索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策略与实施路径。

一、核心素养导向,分层作业现状与问题分析

当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普遍存在同质化倾向,教师往往采用统一标准为全体学生布置相同作业任务,忽视了学生在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客观差异;这种一刀切做法导致优秀学生缺乏挑战性,学习困难学生面临过大压力,中等水平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状态难以实现个性化发展。传统作业内容主要集中在机械性计算练习和重复性知识巩固,缺乏对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和问题解决能力提升关注;作业形式单调以书面练习为主,缺少实践操作、合作探究等多元化形式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而现有作业设计模式与这一要求存在明显脱节。作业评价标准过于注重结果正确性,忽视学生思维过程和解题策略多样性不利于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发展;教师在作业设计过程中缺乏系统性规划,往往随意选择教辅材料中现成题目未能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精心设计。家长和学生对分层作业认识不足容易产生误解,认为不同层次作业存在歧视性,影响分层作业有效实施。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亟需通过科学合理分层作业设计加以解决。

二、核心素养引领,分层作业设计与策略构建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需要构建科学完整策略体系,通过精准分析学生认知差异和能力水平建立多维度分层框架。学生能力层次划分应当综合考虑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抽象思维发展水平、问题解决能力强弱以及学习兴趣浓淡等关键要素,形成动态调整分层机制。基础层学生作业设计重点关注概念理解和基本技能巩固,通过具体形象思维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抽象数学概念;提高层学生作业强调知识综合运用和思维方法迁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综合能力;拓展层学生作业注重创新思维激发和数学素养提升,通过开放性任务培养学生批判精神和探究意识。作业内容选择要紧密围绕核心素养六个维度展开,既要体现数学学科本质特征又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需求,实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有机统一。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分数乘法为例,基础层学生作业设计侧重分数乘整数概念建构和算法掌握,通过情境化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法意义。教师应当设计“小明每天阅读故事书三分之一,连续阅读四天,总共阅读了这本书几分之几”此类贴近生活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图形表示、实物操作等方式理解分数乘整数运算规律。提高层学生作业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复合型问题,培养数学建模和逻辑推理能力;设计“果园里桃树占总树数五分之二,其中四分之三是黄桃树,黄桃树占总树数几分之几”等需要多步运算问题,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拓展层学生作业注重开放性和创新性,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并进行策略比较;教师应当提出“用三种不同方法计算八分之五乘以六,并说明每种方法优缺点”等探究性任务,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同时通过问题变式和拓展延伸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知识结构体系。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核心素养驱动,分层作业实施与效果评估

核心素养驱动下分层作业实施需要建立系统性操作框架,通过精细化管理和过程性监控确保教学目标有效达成。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差异,采用差异化指导策略和个性化辅导方式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适切学习支持。作业布置环节要注重任务描述清晰性和目标导向明确性,避免学生产生理解偏差和执行困难;批改反馈环节应当体现针对性和建构性,既要指出问题所在,更要提供改进建议和发展方向促进学生持续进步。效果评估体系构建需要融合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优势,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状况;评估内容应当涵盖知识掌握程度、思维能力发展等多个维度,形成立体化评价网络。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至关重要,教师需要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分层策略和作业设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最适合自己发展区域内获得最优成长体验。

以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课负数教学为例,基础层学生作业实施重点关注负数概念初步认知和生活情境理解。教师通过设计用正负数表示温度变化、海拔高度、存取款项等贴近学生生活经验任务帮助学生建立负数直观表象,逐步理解正负数相对性和互补性。提高层学生作业实施强调负数运算规律探索和数轴概念建构,通过在数轴上表示负数位置,比较正负数大小关系等综合性任务培养学生数学抽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拓展层学生作业实施注重负数应用拓展和思维深度挖掘,设计探究负数在不同领域中应用价值,分析正负数概念产生历史背景等开放性探究任务。效果评估通过观察学生作业完成质量、课堂参与积极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重点关注学生数学抽象素养和数学建模素养发展变化;同时收集学生自我反思报告和同伴互评意见,了解学生学习体验和认知变化过程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结论: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教师转变传统作业观念深入理解核心素养内涵要求。通过科学分析当前作业设计存在问题构建多维度分层策略体系,精心实施并持续改进,能够有效促进不同层次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分层作业不仅要关注知识技能巩固更要注重思维能力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未来应当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与分层作业深度融合,开发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作业设计平台,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更强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陈连玉 . 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有效策略探讨 [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 2024(10):131-133.

[2] 杨涛 , 胡玉存 .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策略 [J]. 学周刊 ,2022(9).

[3] 窦丹丹 . 核心素养下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练习 , 作业分层设计策略初探[C]// 新课改背景下课程理论与实践探究论文集(五).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