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价值及路径分析
王梓烨
赤峰学院 赤峰 024000
一、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如何将这份瑰宝融入现代教育体系,特别是小学德育之中,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然而,如何确保这一融入过程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能充分发挥教育价值,仍然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重要价值,以及具体的实施路径,为小学德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重要价值
(一)塑造小学生的文化根基与道德认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能够让小学生从小学习这些文化遗产,从而塑造他们深厚的文化根基,进而推动德育发展。通过多种形式,小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在内心深处建立起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这种文化认同感的建立,有助于小学生形成民族自豪感。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与行为规范,如仁爱、礼义、诚信、勤劳等,与小学德育的目标高度契合。通过学习,小学生可以逐渐建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学会尊重他人、关爱社会等品质,推动小学德育的顺利进行。
(二)丰富小学德育的内容与形式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之后,丰富了德育的内容和形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其中对思想道德、价值追求等的要求就蕴含了德育的功能,为德育提供了资源。将这些思想和理念有机融入小学德育中,可以丰富德育内容,提升德育效果。[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一些艺术形式的德育资源,如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传统音乐等,通过将这些艺术形式融入小学德育,教师可以利用诗词的韵律美、书法的意境美、音乐的情感美,让小学生在欣赏和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德育。
(三)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有助于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第一,可以提升小学生的知识水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历史、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知识,可以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第二,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能力素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书法、绘画等手工艺技能和诗词、歌赋等文学创作技能融入小学德育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三,可以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注重身心和谐的理念融入到小学德育中,有助于引导小学生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路径分析
(一)依托课程,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的融合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课程有机结合,教师要注意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熟悉的课程内容进行德育。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师可以选取《三字经》《弟子规》等简单的文化经典。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到了五、六年级,教师则可以融入《千字文》《千家诗》等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 [2]
除此,教师应当意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是语文课堂上的内容,小学的各科课程都负有德育的职责。[3] 例如,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中国古代数学家的故事和成就对小学生进行德育;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欣赏中国传统绘画,让小学生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在音乐课堂上,可以让小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韵律和美感。
(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德育相融合
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以及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第一,情境教学法可以提供直观的学习体验,有助于小学生更好地内化德育知识。例如,教师在教授关于“忠诚”这一德育主题时,可以设计关于古代忠臣的情境剧,通过让小学生扮演古代忠臣的角色,让小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深入了解这些历史人物的忠诚品质。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小学生内化德育知识。第二,在游戏化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小学生在游戏中了解历史人物,并在游戏中遇到道德困境时,运用所学的德育知识做出正确的选择。第三,项目式学习也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有效方式。以研究造纸术为例,学生们亲手尝试制作纸张的过程就是一次深刻的德育体验。同时,学生们在制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努力克服困难,这些同样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因此,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小学生们可以体验并内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精髓与小学德育的内容紧密相连,共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家校合作,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
家庭与学校应共同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学校拥有专业的教育资源,能够系统地开展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传统文化方面的专家进行讲座,为小学生们提供更深入的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
除此,家庭对于孩子德育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家长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为家庭德育的重要内容,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家庭生活的点滴小事,让德育在家庭生活中得到延续,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4] 同时,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一起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实践,这些活动能让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这也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德育。
四、结语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不仅有助于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有助于提升小学生道德品质与文化素养。通过依托课程、多样化教学方法以及家校合作等路径,我们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小学德育中,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刘薇薇 , 徐波 .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 [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024,39(02):102-108.
[2] 陈丽旭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小学德育全过程的路径研究 [D].西南科技大学 ,2020.
[3] 张迪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德育的现状及路径研究 [D]. 西安理工大学 ,2019.
[4] 李晓丹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D].沈阳大学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