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
黄建新
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第一中学 054500
引言:当前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逐步从传统碎片化走向整体化、系统化。大单元教学作为新型教学理念,打破以往单篇教学局限,实现知识、能力、思维、情感全面统整。此种教学模式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形成完整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思维。文章立足教学实践,探讨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全过程,分析教学中存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改进方案,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指导。
一、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构建策略与实施路径
教师应深入研读课文,挖掘各篇章联系形成内容连贯板块;根据学科核心素养设定阶段性学习目标,明晰知识能力递进关系;创设贴近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体验语言文字魅力。在实施路径上先进行单元整体预习导学,建立知识框架;开展重点篇目精读教学,培养深度阅读能力;组织拓展阅读活动,丰富学习视野;进行单元综合实践,促进知识迁移应用。注重资源整合,将课内外阅读材料、多媒体资源、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根据不同学段特点,灵活选择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内容,设计递进式任务;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关注参与度、合作能力、创造性思维表现。
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在牛肚子里旅行》《一块奶酪》教学为例,教师需要将单元主题确定为童话世界,想象奇思。教学设计开始,引导学生了解童话特点,认识安徒生、张天翼等作家;整体预习环节,学生通览三篇课文,感知童话故事情节;精读环节中,《卖火柴的小女孩》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小女孩悲惨遭遇与美好想象对比,感受社会现实;《在牛肚子里旅行》聚焦想象力培养,鼓励学生思考故事荒诞情节背后含义;《一块奶酪》则引导学生把握文章讽刺意味,体会童话故事教育意义。在综合实践环节,组织我也来创作童话活动,引导学生利用想象力编写童话故事,并制作成绘本,举办班级童话故事会。全单元贯穿多样化评价,包括童话故事阅读量、故事创作新颖程度、朗读表演表现力等方面,全面评估学习效果。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 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的操作方法、推进措施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操作主要采用整体感知 - 分析探究 - 拓展延伸 -综合运用四步教学法。整体感知阶段,引导学生通览单元全部文章,把握主题脉络;分析探究阶段,选取典型文本精读细读,学习语言表达技巧;拓展延伸阶段,组织阅读主题相关补充材料,拓宽认知视野;综合运用阶段,设计实践性任务,促进所学知识技能应用。推进措施上,学校层面成立教研团队,开展专题研讨,交流经验;组织示范课观摩,促进互相学习;建立校本资源库,收集优质教学案例。教师层面加强专业学习,更新教学理念;参与集体备课,研究教学难点;勇于创新,设计符合学生特点活动。课堂中注重学习任务单设计,明确每个环节要求;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创设多样化阅读情境,满足不同学习需求;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增强课堂吸引力。
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教学为例,可将单元主题确立为神话传说,探寻精神。整体感知阶段,设计神话之旅导学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外神话基本特点,比较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异同;引导学生通览三篇课文,找出神话人物形象与主要事迹。分析探究阶段,《女娲补天》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女娲创造人类、补天造石神奇本领,感受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精卫填海》教学聚焦精卫鸟坚持不懈填海形象,引导学生体会坚韧不拔、勇于挑战困难品质;《普罗米修斯》则引导学生理解普罗米修斯偷火造福人类精神,感受勇敢无私情怀。拓展延伸阶段,组织学生查阅《后羿射日》《盘古开天地》等中国神话故事,以及《宙斯》《雅典娜》等希腊神话,制作中外神话故事墙。综合运用阶段,开展神话新编创作活动,让学生选择喜爱神话人物,创编新故事;组织神话人物面面观主题辩论,讨论神话人物精神品质现实意义;举办穿越时空,对话神话情景剧表演,让学生扮演神话人物,进行跨文化对话。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掌握神话知识,更深刻理解中外文化精髓,培养人文情怀与创新思维。
三、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探究的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
部分教师对大单元教学理解不够深入,仍习惯于零散教学各篇课文,未能把握单元整体性;单元主题确立往往流于形式,未能挖掘文本深层联系,导致教学缺乏内在逻辑;学习任务设计不够科学,难度梯度安排不合理,无法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评价机制仍以考试成绩为主,忽视学生学习过程与情感态度评价,难以全面反映学习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如加强教师培训,深化对大单元教学本质理解,提升教材解读能力;优化单元主题设计,立足学生认知规律与语文核心素养,确立既符合文本内涵又贴近学生生活经验主题;科学设计学习任务,根据不同学生情况提供基础性、拓展性、挑战性任务,实现因材施教;完善评价体系,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机制,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层面应加强学科融合,将语文大单元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教研组织应定期开展专题研讨,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困惑;教师个人则需不断反思总结,持续改进教学策略。家校合作也极为重要可通过家长会、开放日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大单元教学理念,配合学校做好延伸阅读指导形成教育合力。
结论:文章从理论与实践层面探讨大单元教学设计构建策略、实施路径、操作方法与推进措施,分析实践中存在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希望能够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未来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应进一步深化理论探究,丰富实践探索,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语文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教师通过不断实践反思,形成适合本校学生特点大单元教学模式,才能真正发挥大单元教学优势,实现语文教育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 陈莉 .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设计与实践 [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3,8(21):22-24.
[2] 戴海英 . 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探究 [J]. 小学教学研究 ,2025(7):84-86.
[3] 张丽君 . 大单元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与研究 [C]//2024 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 2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