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策略

作者

杨晓雪

泰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龙潭小学 271000

引言:实践性作业是课堂教学重要延伸和补充,承载着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培养素养多重功能,然而长期以来受以往的教学观念影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普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统一轻个性等问题,难以适应新课标对学生全面发展要求。如何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设计有效实践性作业,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有待解决重要课题。

一、当前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现状分析

大部分教师作业设计形式仍然沿用传统书面练习模式,缺乏对实践性作业内涵深入理解,导致所谓实践性作业实际上仍是换汤不换药书面计算题或应用题,未能真正体现实践操作和体验探究特点。作业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许多教师在设计实践性作业时经常从教材出发,机械地将教材中例题进行简单改编,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导致作业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存在较大差距,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

作业评价标准模糊不清,以往的评价方式主要关注答案正确性而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思维过程、创新意识等难以进行科学合理评价,这种评价标准不仅无法全面反映学生学习状况更无法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积极作用。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许多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核心理念理解不够深入,缺乏设计和实施实践性作业必要知识和技能,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经常感到无从下手或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实践性作业实施效果和教育价值实现。

二、基于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策略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应当突破传统机械训练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实践体验为载体全新设计框架,这一设计框架强调将抽象数学概念与具体生活情境深度融合,通过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深化对数学概念理解和掌握。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特征,采用分层设计和个性化定制相结合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发展水平上获得有效学习体验。要注重作业内容综合性和开放性,通过设计具有多种解决方案和多元评价标准实践性任务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以青岛五四版五年级上册《分数除法》教学为例,传统作业经常局限于计算练习和文字题解答,缺乏实践操作和情境体验。基于新课标设计实践性作业时可以创设家庭聚餐准备情境,让学生承担家庭聚餐食材采购和分配任务,具体任务包括根据参与聚餐人数计算所需食材总量,运用分数除法知识合理分配各种食材购买任务给不同家庭成员,制定详细购买清单和预算方案。学生需要实地调研超市价格,计算不同购买方案成本效益,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分配问题,这种设计不仅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分数除法运算意义和应用价值更培养了学生统筹规划能力和责任意识。整个作业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家长沟通协商,锻炼了表达交流能力,通过比较不同方案优劣发展了批判性思维和决策能力,真正实现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基于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实施策略

实践性作业有效实施需要构建系统化保障体系和多元化支持机制,确保作业实施过程既能达到预期教育目标又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实施过程中应当建立过程监控和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和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作业要求和指导方式,保证实施效果最优化。需要建立多主体协同参与机制,统筹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各方资源为学生完成实践性作业提供必要条件和环境支持。评价体系建构应当突破传统标准束缚,建立多维度、多层次、多形式评价框架,既关注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更重视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思维品质、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发展状况。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应当转变角色定位,从知识教学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和过程促进者,通过适时指导和有效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获得成功体验。

以青岛五四版五年级下册《圆》教学为例,传统作业主要围绕圆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进行机械练习,学生对圆概念理解经常停留在表面层次。基于新课标实施实践性作业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校园圆形物体调研项目,让学生组成调研小组,运用测量工具实地测量校园内各种圆形物体,包括花坛、井盖、篮球场中圈、旗杆底座等,记录测量数据并分析这些圆形物体设计背后数学原因和实用价值。学生需要运用圆相关知识解释为什么这些物体要设计成圆形而不是其他形状,探究圆形设计在节约材料、提高效率等方面优势,整个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必要测量工具和技术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测量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建立小组汇报和交流机制,让各小组分享调研成果和发现,在交流讨论中深化对圆概念理解和应用认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

结论:基于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与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理念更新、机制完善等多个层面协同推进,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存在问题明确了改革方向和重点任务。构建生活化、多样化、层次化实践性作业设计策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加强教师专业发展、争取多方支持等实施策略为实践性作业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未来应进一步关注实践性作业设计具体操作方法和实施效果评估,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更加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郑林安 .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的设计策略 [J]. 广西教育 ,2015(13):2.

[2] 欧阳伯祥 .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和改进策略 [J].天津教育 , 2023(3):10-12.

[3] 邹献茂 .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小学数学实践型作业设计和策略探究 [J].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