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进行情境教学
杨博
抚顺市第十二中学 113006
引言:高中数学课程具有抽象性强、逻辑严密、应用广泛等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理解掌握。以往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灌输,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受限,情境教学法强调在特定情境中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创设真实、生动、有趣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探索、发现、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是开展情境教学首要环节,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问题情境。在函数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当创设手机话费计算情境,通过分析不同套餐计费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函数关系,这种生活化情境设置使原本抽象函数概念变得具体可感,学生能够在熟悉生活场景中自然而然地接触数学知识。创设情境时要注重问题导向性,通过设置具有探究价值问题激发学生思维活动,在立体几何教学中可以创设建筑设计情境,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建筑物体积、表面积等问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掌握空间几何知识。
情境创设还要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情境素材。高中生具有一定生活阅历和社会认知,教师应当选择社会热点、科技发展等当做情境素材,既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又能拓宽学生视野,在概率统计教学中可以创设彩票中奖、股票投资等情境,让学生在分析这些现象中理解概率概念和统计方法,情境创设要具有开放性,允许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不同解决方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有效情境还应具备层次性特征,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在三角函数教学中可以从观察摩天轮运动开始,分析其高度变化规律逐步抽象出正弦函数图像和性质,这种层次化情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有助于学生建立完整知识体系。教师在创设情境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情境真实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学生能够在情境中获得真实学习体验,避免流于形式浮于表面。
二、运用情境,突破教学难点
情境教学法通过构建具体形象学习环境,将抽象逻辑关系转化为直观可感知现象,从而有效降低学习难度。在处理复杂数学问题时教师需要选择恰当载体,使学生能够在熟悉情境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和理解新知识,这种转化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类比,而是要求教师深入挖掘数学概念内在本质,找到与现实世界最贴切契合点。情境选择应当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确保情境能够激活学生原有认知图式,为新知识学习搭建有效桥梁,通过精心设计情境可以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逐步领悟数学概念深层含义,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跨越。
在人教 B 版必修一第一章《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教学中,教师应当创设法院审判情境来突破这一逻辑难点。比如设定某人被指控盗窃,法官需要根据证据做出判决这一案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拥有作案工具是否意味着一定是罪犯,成为罪犯是否一定拥有作案工具。通过分析发现拥有作案工具不能确保此人就是罪犯,但成为罪犯通常需要具备作案条件,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阐释:如果事件A 发生能够推出事件B 发生,那么A 是B 充分条件;如果事件B发生必须依赖事件 ΔA 发生,那么 ΔA 是B 必要条件,通过这个生动案例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区别和联系。教师还可以设置多个类似情境,如考试及格与认真复习关系、天空下雨与地面潮湿关系等,让学生在不同情境中反复体验和巩固这一逻辑概念,最终形成准确而深入理解。
三、拓展情境,提升应用能力
有效拓展需要教师具备敏锐洞察力,能够发现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价值和潜在联系,拓展过程应当遵循从课内到课外、从简单到复杂等递进规律,逐步提高问题复杂程度和综合性要求。教师在设计拓展情境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实际接受能力,选择既具有挑战性又在学生能力范围内问题,拓展情境应当具有开放性特征,允许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提出不同解决方案,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系统性情境拓展学生不仅能够巩固已学知识,更能够体验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价值和意义,形成学以致用良好习惯。
在人教 B 版必修二第五章《用样本估计总体》教学中,教师应当设计校园生活调研情境来拓展学生应用能力。以调查学校学生每周体育锻炼时间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制定调研方案:如何确定样本容量,如何保证样本代表性,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学生需要考虑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学生体育习惯差异,采用分层抽样方法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学生学会设计调查问卷,掌握数据获取技巧;随后学生运用频率分布直方图、茎叶图等统计图表整理数据,计算样本均值和标准差,进而估计全校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分布情况,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样本容量大小如何影响估计精度,不同抽样方法会产生怎样结果差异。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具有重要价值和广阔应用前景,通过创设贴近生活实际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抽象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具体。运用情境突破教学重难点,为学生理解复杂概念提供有效途径提高教学效果,拓展情境应用范围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实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情境教学实施需要教师具备较高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要求教师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准确把握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教学情境。
参考文献
[1] 蒋 征 . 情 境 教 学 在 高 中 数 学 课 堂 中 的 应 用 分 析 [J]. 知 识 文库 ,2025,41(04):80-83.
[2] 付伟 . 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实践运用 [J]. 新教育 ,2019,(35):47.
[3] 甘静 , 李文雁 . 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13):36.
[4] 张晓辉 . 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与研究 [J]. 高中数学教与学 ,2016,(16):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