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在“双减”政策下的改革路径分析
陈海方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浒山中学 315300
引言:“双减”政策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重要改革举措,旨在缓解学生过重学习负担促进全面发展。高中英语是核心学科,在“双减”政策实施过程中面临独特挑战;本文基于当前教育改革背景剖析高中英语教学现状,探究“双减”政策影响下高中英语教学改革路径,聚焦挑战与机遇、策略与方法、评价转变三方面内容,期望为高中英语教师提供实践参考,推动学科教学质量提升实现减负增效目标。
一、“双减”政策下高中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工作面临诸多现实挑战。课时压缩导致教学进度调整困难,教师需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效率亟需提高;学生学习习惯转变缓慢,自主学习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缺乏自律性与主动性难以适应减负环境下学习方式转变。家校协同机制尚未完善,部分家长对“双减”政策理解不足,仍然过度依赖校外培训或加码家庭作业导致政策效果打折;考试评价体系与“双减”理念存在一定矛盾,传统应试导向评价方式仍占主导地位,影响教学改革深入推进。教师教学理念转变与能力提升需要时间,部分教师对课程改革存在认识偏差或能力短板,难以快速适应新教学环境要求。
然而挑战中蕴含发展机遇,“双减”政策为高中英语教学提供深化改革契机,促使教学回归本质。教学内容精简优化成为必然选择,有助教师聚焦核心素养培养,摒弃机械训练与题海战术;教学方法创新动力增强,促使教师主动探索高效教学模式如项目学习、任务型教学等。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加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能力培养获得更多关注有利于培养终身学习能力;教育评价改革提速,多元评价体系构建获得政策支持,为破解应试教育困境提供新思路。教师专业发展迎来新机遇,教师角色从知识传授者向学习引导者转变,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全面提升。
二、“双减”政策下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策略与方法
“双减”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改革需立足课堂效能提升,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应聚焦任务驱动,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且具备真实情境语言任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微课资源可用于课前预习环节节约课堂时间,形成翻转课堂模式;合作学习结构建立尤为重要,教师应当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形式促进生生互动与互助学习;项目学习法应予以推广,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开展长周期探究,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移动学习平台引入亦能拓展学习时空,打破传统课堂界限;差异化教学策略需灵活运用,针对不同学习风格学生制定个性化学习路径。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同样关键,关注学习过程而非结果,引导学生参与自评互评形成积极反馈循环。
以人教版必修一Unit 1 Teenage Life 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应当将课堂重组为主题探究式学习。课前通过学习平台推送关于青少年生活话题微课,引导学生预习核心词汇 stressed、volunteer 等及语法点现在完成时,学生通过平台提预习问题。课堂伊始,教师设计青少年压力来源调查任务,学生分组采访交流,运用目标语言表达各自压力来源与应对方法;随后围绕教材 SectionA 内容,以如何平衡学习与生活为辩论主题,促使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应用目标语言功能。学习转为项目式探究,各小组选择一项青少年问题(如社交媒体影响、亲子关系等)展开调研,需查阅英文资料、设计问卷、撰写报告,历时两周完成;教师线上线下结合提供指导,每周设置检查点评估进度。语法现在完成时教学融入情境对话创设,学生编写描述过去经历对现在影响情境对话;作业精简为项目成果展示,学生制作英文海报或演讲稿课堂展示交流。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双减”政策下高中英语教学评价的转变与创新
“双减”政策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评价需突破传统单一考试模式局限,构建多元立体评价体系。过程性评价应占据主导地位,关注学习全过程而非结果,通过常态化观察记录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及参与度,形成动态评价数据库。能力导向评价理念贯穿始终,评价内容从记忆性知识转向语言应用能力,重点考查学生语言理解、表达、思维及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价主体呈现多元化趋势,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家长参与评价共同构成全方位评价网络;评价工具创新应用增强评价科学性,如学习档案袋记录成长轨迹,项目评估量表测量综合能力,数字化评价平台实现即时反馈。评价标准设计需关注个体差异建立分层评价标准,允许不同起点学生获得相应成长体验;评价结果使用方式转变尤为关键,弱化甄别筛选功能强化诊断改进作用,为教学调整提供精准依据。
以人教版必修二 Unit 1CulturalHeritage 单元教学评价为例,应当构建主题式综合评价方案。先建立单元学习档案袋,学生在学习文化遗产主题过程中收集相关材料包括课堂笔记、阅读心得等。课堂参与度评价采用观察量表,记录学生回答问题质量、小组讨论贡献度等维度,教师每课时进行记录并给予反馈;单元项目评价围绕保护文化遗产主题展开,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中国文化遗产项目采用英文完成调研报告,制作简短视频或海报进行介绍,展示过程中同学间相互评价。语言能力评价融入真实情境,如设计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国文化遗产情景对话,评价学生语言准确性与文化表达能力;阅读能力评价选用UNESCO 官网文章代替机械阅读理解题,考查信息获取与思辨能力。教师综合各方面表现形成评语,避免简单分数评定突出个性化反馈;期末评价采用 70% 过程性评价 ( 学习档案 20% 、课堂表现 20% 、项目成果 30% ) 与 30% 终结性测试组合方式,测试内容也从单纯知识点检测转向语言运用能力考查。
结论:“双减”政策实施为高中英语教学改革提供重要契机,通过分析当前面临挑战与机遇提出教学策略与评价转变路径。高中英语教学改革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理念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推进多元评价体系建设。改革过程中需处理好减负与提质关系,避免简单减量注重质量提升;处理好应试与素养关系,在保障升学需求前提下培养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处理好传承与创新关系,保留优秀教学经验基础上推动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 胡水红 .”双减”背景下高中英语场景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J]. 安徽教育科研 , 2024(30):43-45.
[2] 刘丽萍 . 浅论”双减政策”下如何开展高中英语教学 [C]//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第六届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2023.
[3] 熊春莲 . 双减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减负增效的路径浅析 [J]. 2023(2):61- 63.DOI:10.12252/j.issn.2096-6288.2023.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