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班主任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策略
杨洁
江苏省常州技师学院
引言:中职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重任,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第一责任人,工作开展质量直接影响育人成效。中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且存在学习基础薄弱、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等特点,对班主任提出更高要求。面对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要求,班主任必须转变工作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构建科学高效班级管理体系。本文通过分析中职班主任角色特点、学生发展需求及育人环境,提出班级管理有效策略,为提升中职班主任工作质量提供参考。
一、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角色定位与工作机制
中职班主任先应明确自身角色定位,准确把握工作职责内涵。作为班级组织者,班主任担负班级日常事务管理职责,包括班级常规管理、班委会建设、班风学风塑造等工作;还扮演学生成长导师角色,负责学生思想引导、心理疏导、行为规范引领等职能。职业教育特色要求班主任兼具职业指导者身份,帮助学生进行专业认知、职业规划、就业准备等方面指导。班主任既是学校教育管理执行者,又是连接学校、家庭、企业纽带,需要协调各方力量共同育人。角色定位清晰可使班主任工作方向明确、重点突出,避免职责模糊带来管理混乱;同时班主任应深刻理解中职教育目标,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职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德技并修全面发展。
建立科学完善工作机制是班级管理高效运行基础,班主任应构建班级民主管理机制,通过班委会、班级公约等形式实现自主管理、民主监督,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与责任感。要建立常规检查评价机制,对学生出勤、纪律、卫生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形成良好班风;同时设计科学激励约束机制,采用积分制、荣誉评比等方式激发学生进取精神。针对中职学生特点,班主任还需建立个别辅导帮扶机制,关注学习困难、心理问题、行为偏差学生,实施针对性辅导与帮助;并重视构建家校企协同机制,通过家长会、家访以及企业见习等方式加强沟通合作。班主任工作应遵循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原则,形成计划—实施—反馈—调整闭环管理模式,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还要完善工作台账记录制度,对班级发展情况、学生成长轨迹进行动态记录分析,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二、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学生特征与引导方法
中职学生群体呈现出独特特征,班主任应精准把握并采取针对性引导措施。从学习基础看,多数中职生学科基础较为薄弱,学习习惯不良且自信心不足,容易产生挫折感与抵触情绪;班主任需创设成功体验机会,培养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自信。从心理特征看,中职生正处青春期,心理矛盾突出,情绪波动较大,自我意识增强但尚未成熟,渴望独立却又缺乏理性判断力;班主任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情绪管理与人际交往。从职业发展看,部分学生职业认同感不强,职业规划意识淡薄并职业素养有待提升;班主任需加强职业启蒙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专业内涵,认同职业价值培养职业精神。从行为习惯看,部分学生自律性差,行为规范意识不足,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应注重行为习惯养成,通过榜样示范、情境教育等方式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针对中职学生特点,班主任应采用科学有效引导方法。实施差异化管理策略,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制定不同培养目标与要求,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要采用项目化管理模式,将班级活动设计成有目标、有过程并有成果任务项目,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与实践能力。应当运用好心理辅导技术,通过个别谈话、团体辅导等形式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及时疏导负面情绪,预防心理问题发生;注重激发内驱力,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与切实目标,增强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还要重视情感教育,关心关爱每位学生,建立融洽师生关系,用真情打动学生并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还应尊重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班级事务决策与管理,培养主人翁意识与责任感。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多元支持与团队协作
班主任工作离不开多方资源支持,应主动整合各类育人资源形成合力。应当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包括各职能部门、专业教师以及社团活动等教育资源,构建全员育人格局。要积极争取家庭支持,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等方式,增进家校沟通,形成教育共识;还要开发企业资源,邀请行业专家进校讲座,组织企业参观实习,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强化学生职业认同感与专业技能。班主任要充分挖掘社区资源,组织社区服务及公益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实践能力;并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班级网站、微信群等交流平台,拓展教育空间来增强教育实效。班主任还应关注校友资源,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分享经验,激励在校学生奋发向上。在资源整合过程中,班主任需突破传统思维局限,以开放视野寻求多元支持,形成立体化育人网络。
构建协同育人团队是班级管理成功关键,班主任应加强与任课教师协作,定期召开班级授课教师会议,交流学生学习情况,统一教育要求,形成教学合力。要注重与专业教师配合,共同关注学生专业学习与技能发展,协调解决实习实训中问题;并强化与学生处、团委等部门联动,共同开展思想教育、活动组织、纪律管理等工作。班主任还要重视与心理咨询师合作,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应加强与家长沟通协作,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变化,协调解决困难问题。同时还要深化与企业师傅合作,共同指导学生专业实践,培养职业能力。班主任作为协同育人团队核心,应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明确各方职责,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定期组织交流研讨,形成教育合力。
结论: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需立足教育规律与学生特点,通过明确角色定位、完善工作机制、把握学生特征、创新引导方法、整合多元资源、强化团队协作等策略,构建科学高效班级管理体系。有效班级管理能够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应不断学习新理念新方法,提升专业素养与管理能力,适应职业教育发展新要求。同时,学校应加强制度保障与支持,为班主任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李 燕 . 中 职 班 主 任 管 理 工 作 的 有 效 策 略 研 究 [J]. 数 字 化 用户 ,2024(18):245-246.
[2] 尹静静 . 浅谈中职学校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创新 [J]. 魅力中国 ,2019(39):229.
[3] 边央 . 中职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策略探析 [J]. 电脑爱好者(普及版)(电子刊),2021(4):191. DOI:10.12277/j.issn.1673-7075.2021.04.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