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视域下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分析

作者

陈露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大北街小学

摘要:“双减” 政策的落地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了全新挑战与机遇。本文深入剖析 “双减” 政策内涵及其与小学美术教学的关联,通过分析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提高教学效率对落实 “双减” 目标的重要性,从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强化课堂管理以及完善教学评价等多维度详细探讨应对策略,并结合具体教学实例展示实施成效,旨在为小学美术教师提供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指南,助力学生在减负的同时提升美术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一、引言

“双减” 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促使教育回归本质,聚焦学生全面成长。小学美术作为素质教育的关键一环,承载着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与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重任。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收获更多知识与技能,成为美术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二、“双减” 政策与小学美术教学的关联

(一)“双减” 政策内涵剖析

“双减” 政策聚焦学生课业减负与课外培训规范,要求学校教育提质增效,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减少机械重复作业,为学生留出更多自主发展时间,引导其多元成长。这促使教师重新审视教学内容与方法,追求高效课堂。

(二)小学美术教学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一方面,传统美术教学依赖课后作业巩固知识,“双减” 后作业量减少,知识巩固难度增大;另一方面,学生课余时间增多,对课堂教学趣味性、实效性要求更高,为美术教学创新提供契机,激励教师打造更具吸引力的课堂。

三、当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缺乏整合

教材内容编排有时较为零散,教师授课按部就班,未将相关知识技能有效串联,如绘画、手工、欣赏课各自为政,学生难以构建完整知识体系,无法融会贯通运用知识创作。

(二)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多以教师讲授、示范为主,学生被动模仿,课堂互动少,缺乏自主探究空间。像国画教学,教师一笔一划示范,学生依样画葫芦,抑制了学生创造力与个性发展,学习积极性受挫。

(三)教学资源利用不足

虽身处信息时代,部分教师仍局限于教材、教参,对网络、美术馆、博物馆等丰富资源挖掘不够,教学素材匮乏,课堂缺乏新鲜感,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四)课堂时间管理不善

教学环节拖沓,导入冗长、重点不突出、练习时间仓促,学生无法充分吸收知识、完成创作,课堂效率低下,课后需大量作业弥补,加重学生负担。

四、“双减” 视域下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一)优化教学设计,构建知识体系

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内在逻辑,以主题单元形式重组教学内容。如以 “四季之美” 为主题,整合春之水彩画、夏之纸雕、秋之树叶贴画、冬之摄影作品赏析,让学生感受不同艺术形式对同一主题的表达,构建系统知识框架。

将美术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设计贴近生活的任务。学习家居装饰画后,让学生为自己房间设计一幅装饰画,运用所学色彩搭配、构图知识,既巩固知识,又增强实用性。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童话世界、历史场景等,将美术知识融入其中。在学习卡通画时,构建 “童话城堡” 情境,学生扮演城堡中的画师,为城堡居民设计卡通形象,激发创作热情,提升参与度。

以项目驱动教学,如组织 “校园文化节海报设计” 项目,学生分组合作,经历从调研、构思、设计到展示全过程,运用多种美术技能,培养团队协作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丰富教学资源,拓宽艺术视野

借助多媒体平台,引入国内外优秀美术作品、教学视频,拓宽学生视野。如线上参观卢浮宫,欣赏世界名画,教师实时讲解,打破时空限制,让学生领略大师风采。

与美术馆、博物馆建立合作,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展览,邀请专业讲解员或艺术家进校园举办讲座、工作坊,让学生近距离接触艺术真品,感受艺术魅力,汲取创作灵感。

(四)强化课堂管理,保障教学时效

精确设计教学环节时间,导入简洁明了,新授突出重点,练习充分保障,总结精准到位。如 40 分钟课堂,导入 3 - 5 分钟,新授 15 - 20 分钟,练习 12 - 15 分钟,总结 2 - 3 分钟,确保课堂节奏紧凑。

课堂巡视时,留意不同学生学习进度与需求,对基础薄弱学生及时辅导,对学有余力学生提供拓展任务,让每个学生在课堂都有收获,避免 “一刀切”。

(五)完善教学评价,促进持续发展

构建教师、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学生自评创作思路、努力过程;互评作品亮点与不足;教师综合考量作品质量、进步幅度、课堂表现等,全面反馈学习情况。

采用课堂表现观察、作品展示、成长档案袋等多元评价方式。成长档案袋记录学生作品、学习心得、反思等,动态呈现成长轨迹,激励学生持续进步。

五、教学实例见证成效

在一节小学 “创意纸艺” 美术课上,教师运用 “双减” 策略教学。课前,整合教材纸雕、折纸、衍纸内容,围绕 “动物乐园” 主题设计教学,收集网络动物纸艺作品丰富素材。课中,创设 “动物狂欢节” 情境,学生分组扮演动物家族,用不同纸艺技法制作动物头饰、道具。教师示范后,学生自主创作,期间教师精准把控时间,巡视辅导,鼓励创新。展示评价环节,小组展示作品,自评谈创意,互评提建议,教师总结肯定并指出改进方向。整堂课学生热情高涨,知识技能扎实掌握,作品创意十足,课堂效率显著提升。

六、结语

“双减” 视域下,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是实现美术教育育人目标的关键路径。美术教师需紧跟政策步伐,从设计、方法、资源、管理到评价全方位革新,打造高效、有趣、富有创意的美术课堂,让学生在减负提质中尽情享受美术学习乐趣,提升综合素养,成长为有审美品位、创新精神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 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2022 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 钱初熹。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