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问题驱动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优化

作者

吕梦娇

洛阳市第四高级中学 471000

引言:化学学科具备实验性、理论性、应用性等特点,传统讲授式教学难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问题驱动教学是一种先进理念,将学习过程转化为问题提出、分析与解决过程,契合化学学科特性。文章基于问题驱动理论,探索高中化学教学策略优化路径,希望能够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引领、以探究为主线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思维与创新能力,提升化学教学实效性,实现知识建构与能力培养双重目标。

一、问题设计精准化,教学导入系统化

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程标准挖掘教材内涵,设计既具挑战性又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问题。优质问题应具备开放性、启发性、梯度性特征,引导学生从已知走向未知,激发思维跳跃。问题情境创设应贴近实际生活,建立知识与现实联系。系统化教学导入则需构建问题链,形成由浅入深、环环相扣逻辑序列。教师应当采用总 - 分 - 总结构,先提出核心问题,再分解为若干子问题,最后回归主问题,形成完整认知闭环。教学导入还应注重多媒体技术应用,通过视频、动画、模拟实验等手段,创设沉浸式问题情境,增强学习吸引力,使抽象化学概念具象化,提高问题呈现效果。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为例,教师应当设计铁制品为何会生锈而金银却光亮如新作为导入问题,引发学生对不同金属活泼性差异思考。随后构建系统问题链: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如何从微观角度理解电子得失?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何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制取某些物质?这些问题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展示生锈铁钉与光亮金属样品对比视频,直观呈现氧化还原现象;通过铜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实验,让学生观察铜表面铁析出现象,推断反应中电子转移方向。借助分子模拟动画,展示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微观机制;设计生活中常见氧化还原反应探秘任务单,引导学生收集整理呼吸作用、金属腐蚀、水果变色等现象来构建知识与生活联系,实现问题导向下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建构与应用拓展。

二、问题探究深入化,教学过程层次化

问题探究深入化要求学生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多层次思考与实践活动,教师应创设探究型实验环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假设、验证以及反思等科学探究步骤,建构化学概念。问题探究应注重多元资源整合,鼓励学生查阅文献、网络检索、小组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教学过程层次化强调按照认知规律,构建螺旋上升教学结构。可采用问题提出—初步探索—理论引入—深度探究—成果展示—反思提升六步教学法,使学习过程循序渐进。教学过程应强调形成性评价,通过问题解决记录单、探究报告、小组互评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估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身认知水平问题挑战与成功体验。

以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第四节基本营养物质教学为例,教师应当设计为何均衡饮食如此重要作为核心问题,引发学生对糖类、蛋白质、油脂等基本营养物质认知兴趣。教学实施过程分为六个层次:提出市场上各类食品营养成分有何区别引导学生初步关注食品标签;组织学生携带各类食品包装,记录不同食品中糖类、蛋白质、油脂含量形成初步认知;引入分子结构知识,解释三大类营养物质化学组成与功能关系;然后,设计探究实验,指导学生检测牛奶中蛋白质含量、食用油不饱和度、面包中还原糖存在,加深对营养物质特性理解;继而,安排设计一周均衡膳食表任务,要求学生根据三大营养物质比例与功能,合理搭配日常饮食;组织学生反思当前食品安全问题,从化学角度分析反式脂肪、过量添加糖等物质对健康影响,引导形成科学饮食观念。整个教学过程围绕核心问题层层深入,既有知识建构又有实践应用,还融入价值引导,实现知识、能力、素养协同发展。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问题解决实践化,教学应用多样化

教师应创设真实任务情境,如设计水质检测与净化项目,让学生运用酸碱滴定、离子检验等方法分析水样,提出净化方案。又如组织家庭清洁剂成分分析与安全评估活动,引导学生应用有机物性质知识,探究各类清洁剂化学成分、作用机理及安全隐患,培养科学素养与社会责任意识。实践化问题解决还应注重跨学科整合,如结合生物学探究植物色素提取与应用,融合物理学研究化学反应热力学分析,拓展学生综合思维。

教学应用多样化则强调拓展问题解决场景,丰富学习方式。通过校企合作,组织学生参观化工企业、医药实验室、环保监测站等场所,了解化学知识工业应用;开展社区科普活动,让学生向公众讲解日常生活化学现象,提升表达能力;举办化学创新竞赛,鼓励学生设计环保材料、能源装置等创新产品,培养创造精神。此外,教学应用还应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如构建化学虚拟实验室,让学生在安全环境中模拟危险实验;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指导学生研究复杂化学反应规律;应用人工智能辅助系统,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满足不同学习需求。通过多样化应用场景使化学知识从课本走向生活,从理论转化为实践,真正实现学以致用。

结论:问题驱动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优化,需从问题设计精准化、教学导入系统化、问题探究深入化、教学过程层次化以及教学应用多样化若干方面综合推进。此教学模式符合化学学科特点与学生认知规律,能有效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实验技能、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未来应关注问题驱动教学中学情分析精准化、教学评价多元化、教师专业发展系统化等方向,构建更加科学完善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肖华海 . 问题驱动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J]. 高考 ,2025,(12):126-128.

[2] 曾素葳 . 问题驱动视角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具体路径 [J]. 家长 ,2025,(07):124-126.

[3] 李雪林 . 高中化学问题驱动式教学策略研究 [J]. 学周刊 ,2025,(09):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