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策略探析
宋亚男
德惠市同太乡和平中心小学 130316
引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重要趋势,智慧教育环境为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变革提供有力支撑,小学语文承载着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文学素养及人文精神重要使命。探究式教学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深入思考,与语文学科特点高度契合,然而在智慧教育环境下如何有效实施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仍面临诸多挑战,通过分析现状问题探讨实施策略提出优化路径,为提升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效果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
一、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现状分析
从教学实践观察多数学校已配备基础数字化教学设备,包括交互式白板、平板电脑、多媒体投影设备等为探究式教学提供硬件支撑,然而设备配置与有效使用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部分教师仍习惯以往的教学方式对智慧教育工具应用缺乏深入理解,导致技术与教学融合表面化、形式化现象普遍存在。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发展不均衡问题尤为突出,年轻教师虽然接受新技术能力较强但缺乏丰富教学经验,难以将技术优势转化为教学效果;资深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却对新技术接受度较低,影响探究式教学深入开展。
学生方面虽然数字化学习兴趣浓厚,但自主探究能力培养仍显不足,经常停留在被动接受信息层面缺乏主动质疑、深入思考、创新表达能力;现有教学资源建设相对滞后,优质数字化语文教学资源匮乏,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探究需求;评价机制也有待完善,传统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在智慧教育环境下探究学习效果,制约了探究式教学进一步发展。
二、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实施策略
教师应当充分运用数字化平台优势,创建开放性学习空间让学生在自主选择中培养探究意识,通过建立问题导向学习框架引导学生从文本表层信息挖掘深层内涵,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需要重视情境创设与任务驱动相结合,将抽象语文知识融入具体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协作探究机制建设同样关键,利用在线交流工具搭建师生、生生互动桥梁促进思维碰撞与智慧共享;教师角色从知识灌输者转变为学习促进者,通过适时点拨与引导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应当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关注学生探究过程中思维发展轨迹,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升。
以二年级下册《小马过河》教学为例,教师应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河流情境,通过动画演示小马面临困境场景引发学生思考与讨论。先组织学生观看不同动物对河水深浅描述片段提出核心问题:为什么老牛和松鼠对同一条河有不同看法?鼓励学生从文本中寻找答案,分析角色特点与观点差异;接着利用交互式白板展示河流横截面图,让学生直观理解身高差异导致感受不同,深化对实践出真知主题认识。在小组合作环节学生可通过平板电脑分享各自生活经历,讲述类似不同角度看问题故事,教师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理解程度;随后设计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分别扮演小马、老牛、松鼠等角色,通过对话再现故事情节加深对人物性格特征理解。最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小马,还会怎样解决问题?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其解决问题能力。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优化策略
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是核心要素,需要建立持续性培训机制帮助教师掌握先进教学方法与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学校应当创设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通过同伴互助、经验分享等形式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更新与实践能力增强;课程资源建设也需要系统优化,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建立动态更新资源库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评价体系改革同样重要,应当建立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评价模式,关注学生思维发展轨迹与能力提升程度;技术环境优化不容忽视,需要确保硬件设备稳定运行,软件平台功能完善为师生提供良好使用体验;家校合作机制建设有助于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多渠道沟通交流让家长了解并支持探究式教学改革,共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管理制度也需要相应调整,为探究式教学实施提供政策保障与制度支撑确保改革措施落地见效。
以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为例,教师应当运用智慧教育平台创设沉浸式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童话作品深层意蕴。课前准备阶段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发布预习任务,让学生收集安徒生生平资料及其他童话作品为课堂探究奠定基础。课堂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展示十九世纪欧洲社会背景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发生时代环境;随后组织学生分组探究小女孩擦火柴所见幻象,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每次幻象都反映了小女孩内心渴望。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安排这些幻象?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资料查阅、师生对话等方式,逐步认识到幻象背后隐含社会现实与人文关怀。接着设计创意表达活动,学生可以选择续写故事、改编剧本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分享优秀作品激发学生创作热情。最终组织反思总结,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社会中如何关爱弱势群体,将文学作品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人文素养。
结论:通过深入分析现状问题制定针对性实施策略与优化措施,能够有效推动探究式教学质量提升,未来应继续深化教育技术与教学融合,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完善资源建设与评价机制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多彩学习体验。只有在理念更新、技术支撑、制度保障共同作用下,智慧教育环境中小学语文探究式教学才能真正发挥应有价值,促进学生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全面发展,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阿萍 . 智慧教育环境下小学语文“共情式阅读教学”探索 [J]. 读写算 ,2025,(10):31-33.
[2] 张丽 . 智慧教育环境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C]// 广东教育学会 . 广东教育学会 2025 年度学术成果集 .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神山镇中心小学 ;,2025:917-919.
[3] 王艳艳 . 智慧教育环境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J]. 中小学电教 ( 教学 ),2024,(12):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