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培养农村小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研究

作者

薛国春 张淑侠

德惠市同太乡和平中心小学 130316

引言:农村小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基础教育改革关键环节,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乡村教育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农村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教学方式相对落后、创新意识培养不足等问题制约着学生创新潜能激发。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其思维方式训练对培养创新能力具有独特价值。探究通过分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现状,探索有效教学策略与评价方法,旨在构建符合农村教育实际情况且促进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方案,为农村小学数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一、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呈现诸多不足。教学理念与实践脱节问题普遍存在,大多数教师虽已认识到创新能力培养重要性,却仍固守传统讲授模式,课堂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机械模仿为辅,缺乏主动探究空间。农村学校受地域条件限制,教师专业发展机会相对匮乏,创新教学理念更新缓慢,难以有效指导实践。教学资源与环境制约突出,农村学校数学教学设备简陋,实践材料不足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难以为学生提供丰富实践环境与探究机会;部分学校甚至缺少基本实验操作条件,学生难以通过动手实践获取直观体验。

问题根源主要体现在教学方式单一与学习动机激发不足两方面。一方面课堂教学受应试教育影响深远,教师习惯讲解知识点、训练解题技巧,重视结果轻视过程,学生习惯性等待标准答案,创新思维受到抑制。思考时间分配不合理,学生缺乏独立思考机会,问题情境设计缺乏生活联系,难以引发学习兴趣;教师对学生创新表现敏感度不足,错失培养机会。另一方面农村学生数学学习动机普遍不强,自主学习习惯尚未形成,缺乏必要元认知能力,对数学学习价值认识不清学习兴趣不浓。部分教师反馈农村学生基础薄弱,创新能力培养面临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障碍,形成恶性循环。

二、增强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教学策略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需要转变传统教学思维,创设生活化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教师应转变角色定位,从知识传授者转为学习引导者,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有效策略包括: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多角度思考空间;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借助集体智慧解决复杂问题;融入数学游戏元素提升学习趣味性。还要开展农村特色实践活动,让数学知识扎根生活实践;应用多元表征方式促进概念深度理解。这些策略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农村教育实际情况,立足现有资源条件,循序渐进推进创新能力培养。

以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加与减教学为例,教师应当创设农家小卖部情境,让学生扮演店主与顾客角色,进行实物买卖活动。学生通过设定商品价格、计算购物金额、找零等操作,自然引入加减运算应用。过程中教师不直接告知计算方法,而是引导学生思考:若购买多件商品如何快速计算总价?找零时有哪些不同计算思路?鼓励学生探索多种解题策略,如凑整法、拆分法等。活动可延伸至小卖部进货环节,让学生思考如何根据顾客需求合理安排商品种类数量,进一步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当学生遇到计算困难时,教师引导小组成员互助讨论,集思广益寻找解决方案;课后布置家庭小店实践任务,鼓励学生在家中设立模拟商店,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家庭情境,并记录遇到问题与解决办法。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优化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策略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评价体系改革必须突破传统单一评价模式局限,构建全面反映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多元评价机制。当前评价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难以捕捉学生思维发展轨迹与创新表现。优化策略先应建立包含过程评价、结果评价、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于一体综合评价体系,关注学生思维品质与问题解决能力表现;可以采用学习档案袋记录学生作业、思维导图、解决方案等材料,全面反映成长历程。设计多层次评价标准,既关注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又重视创新思维表现,包括解决问题独特性、思维灵活性、方案可行性等维度;创设开放性评价任务,如数学建模、探究性项目等,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展示创新能力。改变评价结果反馈方式避免简单分数对比,转而提供具体改进建议激发持续进步动力;结合农村学校实际情况,建立校本化评价标准,制定符合学生发展需求评价体系避免照搬城市学校标准。

以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一章圆为教学案例,评价策略可以从多角度设计。针对圆概念学习,教师不再局限于判断学生是否记住定义,而是观察学生能否从生活中发现圆形物体,判断何种物体符合圆定义,评价学生对概念实际应用能力。圆周率教学评价中,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圆形物体周长与直径,探索圆周率数值,关注学生测量过程中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评价探究方法创新性与合理性。圆面积计算学习评价时,设计设计农村小广场任务,要求学生运用圆面积知识设计广场方案,考察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评价标准包括方案创新性、计算准确性、实用性等多维度指标;采用小组互评机制,每组学生展示设计方案,同学根据评价表进行评价培养批判性思维。教师观察记录学生活动表现如主动提问情况、思考深度、合作交流能力等,形成过程性评价资料。课后布置发现生活中圆形智慧探究任务,学生通过观察、拍照、调查等方式收集圆形应用案例,制作成作品集纳入学习档案袋,作为长期评价依据全面反映学生对圆知识理解与创新应用能力。

结论:农村小学生数学自主创新能力培养面临诸多现实挑战,需从教学理念更新、方法改革与评价体系优化等多方面协同推进。探究通过分析现状问题,提出以问题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动机、转变教学方式培养思维能力、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等策略,形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全方位解决方案。此类策略实施应立足农村教育实际,充分利用农村环境特点与资源优势,避免简单复制城市教育模式。未来探究应进一步探索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典型案例与具体实施路径,为农村教育发展提供更具操作性指导。

参考文献

[1] 兰孝德 . 农村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J]. 2020.

[2] 陈国军 .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J]. 读天下:综合 , 2020(5):1.

[3] 魏素梅 . 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J]. 数码设计.CG WORLD, 2021, 010(010):P.25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