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任超 王艳
德惠市同太乡和平中心小学 130300
引言:随着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目标;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关系到学生当前学习效果,更影响其未来发展潜力。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师主导过强、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现象,严重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主动探索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难以适应新时代对人才培养要求;因此探索有效培养策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小学数学教育亟待解决重要问题。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最强劲驱动力,也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根本前提;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创设丰富多彩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抽象数学概念与学生熟悉生活场景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氛围中感受数学魅力;例如在教授分数概念时教师应当设计分蛋糕游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分数含义,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又能加深其对知识理解。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学习成就感,通过设置不同难度层次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喜悦,从而增强其学习信心和动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内在动力还需要建立积极学习氛围和科学评价体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勇于表达,创造民主平等师生关系,让学生在轻松环境中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价值和能力。评价方式应多元化,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要重视学习过程,通过过程性评价激发学生持续学习动机;教师应当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培养其自我反思和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评价模式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学习观念,从外在驱动逐步转向内在自觉,为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奠定坚实心理基础。
二、创新方法,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路径
情境驱动式教学模式通过创设真实生活场景,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从而实现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这种教学方式突破了传统灌输式教学局限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转变为学习促进者和引导者。情境设计应当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具有挑战性和探究价值,能够激发学生认知冲突促使其主动思考和探索;教师通过精心构建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思维发展数学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感受数学学习乐趣体验成功喜悦,从而增强学习动机和信心。
以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加与减教学为例,教师应当创设超市购物真实情境,让学生扮演顾客和收银员角色进行购物活动。教师准备各种商品模型并标明价格,学生需要根据自己购买意愿选择商品计算总价,支付相应金额找零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运用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在生活中应用价值。当学生购买苹果和香蕉时需要将两种商品价格相加得出总价;当学生支付金额超过商品总价时需要用减法计算找零金额。教师在活动中不直接告诉学生计算方法而是引导其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找到解决办法;学生在解决购物问题过程中,不仅巩固了加减法运算技能还培养了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完善机制,保障学生自主学习的持续发展
持续性发展保障机制建设需要构建多维度支撑体系,确保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长期实践中得到巩固和提升;这一机制核心在于建立动态反馈调节系统,通过持续观察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干预和指导。教师应当建立学生个体学习档案,记录每位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进步轨迹、困难所在以及解决方案,形成个性化成长记录;同时建立同伴互助网络,让学生在相互学习和交流中获得持续动力,通过分享成功经验和学习心得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态势。家校协同机制作为外部支撑力量,需要家长深度参与到孩子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过程中与教师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制定和调整培养方案。评价体系改革则是保障机制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从单一结果评价转向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方法掌握情况、问题解决策略运用以及自我反思能力发展,通过多元化评价方式激励学生持续改进和完善自主学习方式。
以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小数乘法教学为例,教师应当建立学习成长档案袋制度,让学生记录自己在学习小数乘法过程中遇到问题、解决方法以及心得体会。当学生初次接触小数乘法时许多人会对小数点位置确定产生困惑,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一困难记录下来,并鼓励其通过多种途径寻找解决办法;学生可能通过观察整数乘法规律、与同伴讨论交流等方式逐步理解小数乘法算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直接提供答案而是适时给予提示和鼓励,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得成功体验;同时建立学习小组互助机制,让掌握较好学生担任小老师帮助有困难同学理解算法,在互帮互助中共同进步。教师定期组织学习方法分享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在学习小数乘法过程中发现有效方法和技巧,通过相互学习促进全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家长在家庭中配合学校教育,不直接辅导孩子完成作业而是引导其运用在学校学到自主学习方法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鼓励孩子主动寻求帮助和解决途径。
结论: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激发学习兴趣、创新教学方法、完善保障机制三个层面协同推进。通过生活化情境创设和多元评价体系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运用问题导向和合作探究构建有效学习路径,建立动态评估和家校协同保障持续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些策略实施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同时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为学生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元章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J]. 西部素质教育 , 2022, 8(4):88-91.
[2] 邓莹 . 小学数学课堂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J]. 2023.
[3] 马进山 .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J].2023(34):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