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廉亚伟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其运行质量不仅关系到经济效益,更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国家战略的落实。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加剧,职工思想观念趋于多样,信息传播方式深刻变革,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逐渐暴露出滞后与乏力的问题。因此,研究并探索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有助于推动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1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基础性、保障性和引领性的重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有效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国家深化国企改革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成为推动企业改革稳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能够激发职工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形成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为实现企业经济目标和社会责任提供有力支撑。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融入,有助于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持战略定力和价值导向,从根本上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2 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当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设置方面面临严峻挑战。思想观念日益多元,职工需求更加个性化,传统单一、抽象的教育内容已难以满足不同层级员工的思想认同和情感共鸣的需求。在工作方式与手段上也遭遇转型瓶颈。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媒体冲击传统宣传阵地,原有的宣传模式和传播方式在速度、广度与效果方面日渐式微,互动性和参与感不足的问题逐渐凸显。组织机制方面,部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尚不健全,职能交叉、职责不明等问题制约了工作效能的发挥,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运行机制成为影响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在队伍建设方面,思想政治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亟待提升,专业能力不足、工作创新意识薄弱、结构老化等现象普遍存在,难以适应当前高质量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3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
3.1 创新思想政治内容
国有企业应当根据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持续丰富和优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体系。思想政治内容需要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部署、企业发展目标以及职工现实需求进行重构。国有企业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创新理论和企业文化有机融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由抽象理论向具体实践转化,实现思想引领与实际工作的深度契合。内容设置应当更加贴近岗位实际,注重针对性、实效性和层次性,推动理论教育与职业发展、道德规范与行为指引相统一,增强员工的思想共鸣和行为认同。国有企业还可以通过开设主题鲜明、案例丰富的教育模块,强化使命意识、责任意识和国家意识,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时代感和现实感。针对不同年龄、职务、文化背景的职工群体,思想政治内容需要实现个性化分层,提升内容传播的精准度与感染力。
3.2 创新工作方式与手段
国有企业应当积极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与手段的数字化、智能化和多元化转型。在传播方式上,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教育平台。通过构建企业专属的新媒体矩阵,如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企业内部论坛等,可以实现思想政治内容的即时推送、广泛覆盖和有效互动。企业还应当加强沉浸式、体验式教育的探索,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打造沉浸场景,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直观、生动。在方式创新上,国有企业可以推行主题宣讲、微党课、情景剧、岗位故事分享等多样形式,丰富教育手段,激发职工情感共鸣,提升传播效果。同时,应当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活动深度融合,将教育内容融入日常管理、班组建设、技能竞赛和志愿服务等环节,实现教育过程的润物无声。国有企业还应当建立思想政治工作成效评估机制,引入数据分析工具对宣传覆盖率、职工反馈、参与度等指标进行动态监测与调整,确保工作方式不断优化、手段持续升级、效果稳步提升。
3.3 创新思政组织机制
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体系,构建职责清晰、运行有序、覆盖全面的组织架构。组织机制创新需要从体制层面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治理体系深度融合,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运作。国有企业可以设立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机构或将其纳入党群工作部门,明确各层级职责分工,形成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格局。同时,应当加强企业党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确保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各项工作中落地见效。各级管理人员应当同步承担思想引导与价值传导的职责,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日常管理流程与绩效考核体系,做到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国有企业还可以建立覆盖基层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网格,推动组织触角延伸至每一个班组、每一名员工,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与影响力。在机制运行方面,应当引入动态管理、数据跟踪和定期评估机制,推动工作机制向科学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以组织体系的现代化支撑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准化和高效化。
3.4 创新思政队伍建设
国有企业需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年轻化和复合型发展,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业务精通的高水平思政工作队伍。在人员选拔上,可以通过建立专兼职结合的人才体系,吸纳具备政治理论素养、传播能力强、熟悉企业文化的管理人员与青年骨干参与思政工作。在能力提升方面,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开展系统化、多层次的理论学习、技能实训和案例研讨,不断提升队伍对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解力、执行力与创新力。企业可以依托党校、高校和专业机构建立培训合作机制,引入外部资源为思政人员提供前沿理念与先进方法的支持。同时,应当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通过职级晋升、专项奖励、荣誉评选等方式增强岗位吸引力,激发队伍活力。国有企业还需要强化工作交流与成果转化,定期组织经验分享、案例评选和研究成果推广,推动思政队伍形成良性互动和持续成长的工作生态。
4 结语
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背景下,面对社会环境的深刻变革和职工思想观念的多元化,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全面提升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不断优化内容体系、丰富工作手段、健全组织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国有企业能够有效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导力、感染力和凝聚力。未来,思想政治工作应继续紧扣企业改革发展实际,主动适应形势变化,实现理念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持续发挥其在企业治理中的独特价值与战略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其峰. 国有企业党建引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路径研究[N].江苏经济报 , 2025-07-11 (T03).
[2] 孙守相 .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路径与实践探索 [J]. 鹿城学刊 , 2025, 37 (02): 64-67.
[3] 巨秦利 , 李红卫 , 伍子晟 , 等 . 新形势下创新开展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J]. 航天工业管理 , 2025, (05): 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