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作者

张晓宇 佘红娟

合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引言

全球气候剧变,资源环境约束愈加紧张之时,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国际社会讨论的核心话题,当下中国经济处在新旧动能转化的过渡阶段,急需冲破传统那种铺张浪费的增长模式束缚,要朝着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这样的新型发展模式迈进,在此情形下,绿色金融被看作是引领社会资金流入生态环境范畴,推进生态文明创建的重要手段,它依靠更新金融产品设计思路和操作途径来发挥效能,既能识别并应对环境危险,又能促使资金由高污染和高能耗产业渐渐转移到清洁生产和持续发展的方向上走,既有益于达成生态保护目的,也是助推产业结构更新升级,培育新动力源,推动发展形态改进的一项关键支撑。

1. 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表现

1.1 驱动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

绿色金融通过改良资源调配机制,变成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的主要力量,它利用差别定价手段和专门化的融资手段,很大程度上缩减了绿色技术研发的资金门槛和经营成本,而且引领长线资金朝着低碳方向流动,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给电池技术创新和生产流程智能化改进给予了稳固而充裕的金融扶持,助力企业冲破核心技术障碍,加快科研成果走向市场,这种资本引导形式既推进了单点技术的突破,又促使上下游产业链同步革新,带动智能电网,先进材料等关联产业迅猛发展,进而改变传统产业结构,促使经济结构向着技术密集型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1]。

1.2 优化资源配置与区域平衡

绿色金融在改善资源调配,推进区域均衡发展上有着明显效果,它通过引导资本走向,促使生产要素从传统高能耗行业转向低碳环保领域,这样既优化了资金使用效率,又给区域协调发展赋予了更新颖的金融支撑形式,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带,绿色金融着重扶持光伏治沙项目,做到了生态保护和清洁能源开发的同步推进,这些项目有效地阻止了土地荒漠化趋势,改良了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带动了新能源产业链有关环节的集中发展,产生出产业集群效应,从而为当地带来更多的就业机遇,提升经济发展的韧性 [2]。在此情形之下,政策指导之下的资金流动彻底冲破地域限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欠发达地区绿色产业的融资难题,资源条件大致类似的地区通过施行有区别的协同战略策略,渐渐减小地区发展差异,而且改进了宏观经济结构均衡状况以及协调情况。

2. 绿色金融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路径

2.1 资源配置与结构调整

绿色金融借助市场化机制促使经济结构优化的主要路径是依靠差异化定价、专门信贷扶持以及绿色债券发行这类手段来有效地引导资本要素走向和价值评判体系,这就使得高碳行业在融资门槛上被提升并且其所需的资金成本也变得更高,而低碳领域企业的融资状况却得到了明显改善,在传统工业城市转型过程中,绿色信贷政策能够通过削减钢铁、化工这些传统行业的授信额度,促使信贷资源朝智能制造、循环经济相关产业方向流动,进而帮助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和高质量发展。这种类型的项目既可优化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情况,又可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改变与更新,伴随绿色投资规模不断增长,传统高能耗产业的发展空间慢慢缩小,节能环保等新兴行业却表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这有益于吸引高端人才和革新资源的汇集,而且加快经济体系从依靠资源转向依靠革新,这个进程不只是产业间的结构性替换,而且带动全产业链朝着绿色发展迈进,进而达成资源配置效率和经济增长品质的双重提升[3]。

2.2 规避转型风险与稳定预期

绿色金融对于防范转型风险和稳定市场预期有重要作用,关键在于创建系统化的环境风险识别与定价机制,从而化解经济绿色转型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金融机构把环境因素纳入投资决策体系和资产估值模型,对高碳资产将来出现的搁浅成本实施前瞻性的预估,凭借改善融资条件来激发市场主体积极减排,拿某大型能源企业来说,当碰上绿色信贷政策限制以及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要求的时候,该企业慢慢改变发展战略,把资金主要投入到风能,氢能这些低碳领域,从而避开了日后碳约束加大造成资产贬值和经营压力的风险。这一政策举措一方面把政府的政策趋向和产业走向清楚地表现出来,另一方面又有效地促使投资者和企业形成可持续发展以及保护环境的观念,遏制短视投机行为,促使资金有秩序地朝着绿色低碳方向流动,各种主体渐渐加强对于气候相关风险的辨识和控制能力,经济体系在绿色转型过程中的韧性和适应性明显改善,既减轻了传统行业转型带来的就业和财政压力,又给高质量发展赋予了稳固的宏观经济环境。

2.3 政策激励与市场预期引导

绿色金融依靠政策激励和市场预期引导机制,通过系统途径产生长效作用,政府部门形成制度框架并使用信号工具,可以有效地塑造市场主体的长期行为模式,中央银行推出专门的货币政策工具,像针对绿色信贷的资金支持,明显地削减了绿色项目融资成本,既解决了商业银行资本约束问题,又清楚地传达出政策导向,促使金融机构自动地改进资源分配,加大对绿色领域的支持力度,监管机构执行强制性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令企业公开碳排放和环境影响有关的数据,给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给予精确的风险评价根据,从而加强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4]。以某沿海地区作为研究样本,地方政府具有革新意识地把绿色项目补贴同绿色债券认证机制融合起来,给企业参与到海洋生态保护当中给予持续的资金扶持,从而激活社会资本的协同作用,慢慢形成起“政策引导 - 资本联动 - 产业协同”的良性互动局面,这种政策安排明显加强了市场对于绿色转型的信心,让企业由原先被动地遵照环保法规,转而积极探寻低碳技术革新和投资途径,在宏观层面上推动整个经济结构朝着低碳化、集约化的方向发展转变,给高质量发展赋予稳固的制度保障。

3. 小结

本研究把重点放在绿色金融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层影响机理上,经过深入探究发现,绿色金融既在生态环境保护上起着辅助作用,又成为促使经济体系全面转型的推动力量,它借助资金分配,危险控制,政策奖励,技术改良等多种途径机制,切实助推产业结构朝向绿色低碳方向改进优化,增强资源使用效能,稳定市场预期,而且给科技创新给予强大支持,在推进创新驱动,区域协同发展,持续增长等诸多领域时共同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基于研究结论,为进一步释放绿色金融的赋能潜力,建议从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与信息披露体系、创新激励相容的货币政策工具、深化市场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着手,强化政策协同与市场建设。

参考文献

[1] 颜慧 , 王成亮 , 郭天民 . 打造绿色金融新优势助推经济转型发展 [N]. 淄博日报 ,2025-08-23(002).

[2] 王傲君 , 李菁昭 . 长江经济带绿色金融推动企业绿色转型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5,(18):4-9.

[3] 田鹏 . 绿色金融产品扩容助推 ESG 投融资进一步发展 [N]. 证券日报 ,2025-08-19(A02).

[4] 包玉珍 , 明月 . 绿色金融服务农村牧区高质量发展研究——以鄂尔多斯市为例 [J]. 安徽农业科学 ,2025,53(15):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