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公共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路径研究
付臣静
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贵阳 550023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自2016党 年和全国家高校度思重想视政高治校工思作想会政议治首教次育提工出作“,各将类“课程与思政想”政提治升理至论国课家同战向略同高行度”[。1]的要求以来,教育部相继出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2] 和《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明确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担好育人责任”的战略部署 [3]。其核心要义在于将价值塑造有机融入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全过程,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高职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公共英语课程因其基础性、应用性和广泛受众性,成为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英语应用文写作的实践性、规范性与社会性特点,使其成为融入思政教育的天然载体。本研究聚焦公共英语应用文写作板块,探索思政元素的挖掘路径,正是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要求,着力破解当前教学中思政融入“表面化、硬融入”等难题,提升课程育人实效的必然要求和实践探索。
二、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高职公共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以《新时代职业英语 通用英语1》(以下简称:《通用英语 1》)[4] 教材中的写作板块为研究内容。该教材是面向高职专科学生的通用职业英语教材,旨在通过引导式写作策略,帮助学生逐步发现并掌握写作的技巧与规律,最终完成写作任务。写作文体为生活及职场中常见的应用文,如病假条、求职信、简历、实习广告、通告、海报等。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 [3]
(二)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在真实语境中主动建构知识与价值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在社会互动中通过解决真实问题主动建构的 [5](Vygotsky, 1978)。这为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思政融入提供了天然路径。
隐性课程理论。隐性课程理论(Jackson, 1968)指出,学校通过规章、仪式、空间结构传递潜在价值规范。 [6] 在高职英语应用文写作中:教学环境的行业化布置、教师对语言错误的修正方式和同伴互评方式等这些非计划性经验,恰是思政元素“无痕植入”的关键通道。交际教学法。交际教学法强调语言是社会实践的工具[7](Hymes, 1972),这要求应用文写作教学在真实职业场景中训练沟通策略。
三、《通用英语1》教材中写作板块课程内容的思政承载性分析
《通用英语 1》写作板块的应用文文体包括明信片、实习广告、病假条、慰问信、图表描述和公告。下面将分别就教材中这六类文体涉及到的课程内容的思政承载性进行分析。
(一)明信片
英语明信片虽小,却是一个承载着丰富社会规范、职业要求、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的思政教育“微载体”。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通过精心设计的任务、深入的案例分析、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教师的价值引导,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并内化这些重要的素养和价值观,真正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这完美契合了“课程思政”的核心要求和高职教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
在该教材中主题要求是写一张度假明信片,具体内容为:假设你正在度假,请给你的朋友写一张明信片。从社会规范去分析,教学要点可以结合格式规范和语言得体两个方面展开。从职业要求角度分析,挖掘出细节严谨性,强调精准描述体现职业素养。在分析伦理道德时,可以从真诚分享和隐私保护两个方面展开。在分析价值取向时,可以讨论文化自信和积极心态。鼓励学生传播中国元素,学会感恩和分享美好。通过一张度假明信片,学生可把规范意识具体到国际交往规则,把职业精神内化为细节决定专业度,把伦理底线内化为隐私与真诚的边界,把文化自信具体化到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通过明信片小载体实现思政大课堂。
(二)实习广告
通过写英语实习广告,帮助学生在掌握商务书写技能的同时,还能理解背后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劳动价值观以及职场伦理,并适当延伸跨文化对比。在社会规范维度,挖掘出遵守法律、市场规则和文化惯例。例如在具体广告中,要体现符合《劳动法》的薪资和工时声明,能使用行业标准术语,避免使用歧视性用于。课程思政映射点包括法治意识、行业规范认同和平等价值观。在职业要求维度,核心内涵包括岗位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标准。例如,广告中要有明确技能要求、软实力描述和职业发展承诺。课程思政映射点包括工匠精神、终身学习观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伦理道德维度,核心内涵包括诚信责任、公平交易和尊重权益。在广告中,要真实描述岗位内容,明确薪资福利以及明确保密条款。课程思政映射点包括契约精神、信息透明度和权责对等意识。在价值取向维度,核心内涵包括企业使命、文化导向和社会贡献。广告要体现企业社会责任,包含包容性声明,并与国家战略关联。课程思政映射点包括家国情怀、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文化自信。总之,通过规范分析,强化法治意识与行业认知。通过伦理思辨,树立劳动尊严观与契约精神。通过价值解码,内化家国情怀与可持续发展观。
(三)病假条
通过写病假条,帮助学生在掌握请假书写技能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从社会规范、职业要求、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等四个方面获得成长。在社会规范维度,核心内涵包括遵守组织制度、程序正义和沟通规则。例如,病假条要符合公司请假流程,要会使用正式的商务格式。这映射了课程思政中的规则意识、程序合法性和组织认同感。在职业要求维度,核心内涵包括责任担当、最小化工作影响和专业沟通。例如,在病假条中要体现出工作交接安排、复工时间承诺,语言要简洁专业。这映射了课程思政中的职业责任感、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效率观。在伦理道德维度,核心内涵包括诚实守信、权责对等和尊重契约。例如,要提供真实医疗证明,不虚构或者夸大病情,保密敏感健康信息。这映射了课程思政中诚信品质、隐私保护意识和契约精神。在价值取向维度,核心内涵包括生命健康观、和谐劳动关系和人文关怀。例如,在病假条中要体现出健康管理意识,表达康复后贡献医院和企业关怀条款等。这映射了课程思政中以人为本、敬业贡献和构建命运共同体。
(四)慰问信
英语慰问信虽篇幅简短,却是情感沟通与人文关怀的重要载体,其写作规范深刻体现了社会规范、职业要求、伦理道德和价值取向的融合。挖掘其蕴含的思政元素,对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人文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在社会规范维度,核心内涵包括尊重与体面、共情与关怀以及隐私与边界。慰问信中要做到格式规范、语言得体,且具有时效性;承认损失或者困难,产生情感共鸣;避免过度打探,聚焦对方感受。这映射的课程思政元素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友善、文明和敬业以及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中的礼和仁。在职业要求维度,核心内涵包括专业沟通能力、组织形象代表和监理维护关系。慰问信要做到沟通清晰准确,表达简洁得体;要体现组织的价值观,如人文关怀、员工关怀、社会责任等。在伦理道德维度,核心内涵包括善良与同情、责任与关怀、诚实与真诚。慰问信要做到动机单纯是善良和同情,包含社会责任感和关怀理论;提供真挚情感,避免虚假承诺。在价值取向维度,核心内涵包括以人为本、团结互助、尊重生命与敬畏、和谐友善与敬业与责任。通过思维映射,可将看似工具性的写作训练,转化为培养懂礼仪、有温度、守诚信、担责任的高素质技术人才的思政课堂。
(五)图表描述
图表作为信息载体,其数据选择、呈现方式及解读过程均隐含价值判断。在社会调查数据和政策效果对比图中,包含着公民责任、公共秩序、法律法规、环保意识和社会公平等社会规范。在行业报告和职业能力对比图中包含着职业道德、行业标准、协作精神、诚信意识和职业风险防控等职业要求。在医疗或教育数据和用户行为分析图中包含着人文关怀、隐私保护、数据伦理、学术诚信、社会责任等伦理道德。在国家发展指标和文化影响力对比图中包含着家国情怀、文化自信、可持续发展观、创新精神、集体主义等价值取向。通过将思政元素嵌入图表描述的数据选择、语言表达、结论推导全流程,可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的三重目标,真正让英语课堂成为立德树人的前沿阵地。
(六)公告
公告作为一种正式的公共信息发布形式,在社会治理、组织管理和跨文化交际中具有多重功能。在社会规范维度,公告的核心内涵体现在公共秩序、法律法规、公民义务和社区公约上;在职业要求维度,核心内涵包括行业准则、操作规范、安全标准和职业道德;在伦理道德维度,核心内涵包含隐私保护、公平诚信、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在价值取向维度,核心内涵包含集体利益至上、可持续发展、文化包容性和创新进取。通过解构公告文本中的规范表述→价值逻辑→文化基因,使学生在掌握实用写作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价值判断力和职业伦理观。
四、高职公共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路径探索
(一)深度解析教材文本,提炼显性与隐性思政点
对教材中范文、案例、练习进行逐项分析,标注其中蕴含的价值观、职业规范、文化内涵等。例如,在教材第五单元图表描述的应用文写作中,例文是关于日本、中国、美国、欧洲以及世界其它国家2016 年至2030 年电车销售量的增长图及预测图。通过图表预测,中国有望在 2030 年前实现电车销售量占世界总的电车销售量的四分之一。在此文本中,显性思政点和隐性思政点的挖掘具体如图:

(二)立足真实职业场景,创设蕴含思政议题的任务
设计与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紧密相关的写作任务情境,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任务要求中。结合以上关于新能源汽车销售的图表描述,可以给学生设计写作任务情境,要求学生撰写科研立项申请书写作、技术白皮书摘要编译、设计海外宣传文案、跨文化使用手册编写和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等。
(三)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发展成就
在介绍书信、通知等文体时,融入中国传统书仪文化。在撰写介绍类应用文(如公司简介、产品说明)时,鼓励融入中国元素,体现文化自信。选用反映中国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社会责任等主题的案例或写作素材。
(四)强化写作规范与职业道德要求的结合
应用文写作要做到格式规范、语言准确、表达清晰等,这些要求也是严谨、负责、专业等职业素养的体现。此外,应用文写作要能体现出作者的诚信以及对读者的尊重,这也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通过写作训练,提醒学生抄袭、信息造假等不良行为在职场实际应用文写作中的严重后果,例如会承担法律责任以及丧失职业信誉等。
通过对比中西方在请假条、慰问信、求职材料等方面的表达习惯和礼仪差异,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汉语应用文表达的独特价值,培养在跨文化语境中得体表达立场和维护国家、企业形象的能力,增强文化自信。
(六)创新教学方法,促进价值内化
如果说以上提到的具体五步骤是显性的内容输入,那最后一步就是整个教学中的内在升华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促进价值内化。例如,在度假时给好朋友写明信片这个写作任务中,要求学生结合家乡特色,通过小组合作设计明信片,推荐自己的家乡。这个任务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在提炼家乡特色的过程中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每次写作任务完成后,引导学生反思写作过程中涉及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本研究把高职公共英语应用文写作课程作为微观教学载体,通过精准挖掘明信片等六类文体的思政承载性,构建起语言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共生关系。相较于传统宏观层面的课程思政研究,本文构建了针对应用文写作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六步路径。首先深度解析教材文本,提炼显性与隐性思政点,然后立足真实职业场景,创设蕴含思政议题的任务,自然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中国发展成就,强化写作规范与职业道德要求的结合,利用对比分析,培养跨文化交际中的价值认同与文化自信,最后通过创新教学方法,促进价值内化。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 ,2016-12-09(1).
[2]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2017-12-04)[2025-03-12].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
/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 [EB/OL](2020-05-28)[2024-12-16].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4] 鲁昕,闫国华,高小姣 .《通用英语 1》(第 2 版 /“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4.
[5]Vygotsky, L. S. (1978).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M. Cole, V. John-Steiner, S. Scribner, & E. Souberman, Ed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6]Jackson, P. W. (1968). Life in classrooms. Holt, Rinehart an Winston.
[7]Hymes, D. (1972). 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 J. B. Pride & J. Holmes (Eds.), Sociolinguistics: Selected readings (pp. 269-293). Penguin Books.
作者简介:
付臣静(1983-),女,汉族,贵州遵义人,职称:副教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