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作者

于占英

山东英才学院 山东济南 250200

引言

全球化进程深入发展的同时,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也日趋完善,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需求与市场导向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传统的语言知识传授与理论讲授式的外语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复合型与应用型国际商务人才的需要。企业更关注毕业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直接参与国际贸易事务的能力,作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深化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并探索创新性的育人模式来应对新的发展要求。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定位在于“应用”,强调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紧密对接。然而,审视当前众多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现状,不难发现其实践教学环节仍存在明显短板:或流于形式,缺乏系统设计;或脱离实际,与行业发展脱节;或资源匮乏,未能形成有效的支撑平台。这种“重知识、轻实践”、“重语言、轻商务”的倾向,导致人才培养效果与市场预期之间存在落差,制约了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如何构建一个科学、系统、高效且能与理论教学有机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内涵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议题。

1. 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

1.1 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途径

搭建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这关乎促使人才培养模式由理论导向向能力导向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常重在语言知识与商务理论的填鸭式教学,容易造成学生很难把所学知识迁移应用于实际商业情形,而实践教学体系的意义则在于打破这个僵局,把那些抽象的概念变成能操作的能力要素,通过模仿真实的商务场景和具体的任务工作,学生可以在语言运用,跨文化交际,单证业务,商务谈判这些关键方面慢慢改善自己的综合职业素养,这个过程包含着知识的应用层面,而且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意识以及职业认同感等各方面的全面培养,如此一来就可保证毕业生符合市场的需求,成为既具备专业知识又具有实战经验的复合型外语人才[1]。

1.2 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的核心抓手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促使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教育改革推进的主要途径,而且这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措施,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绝不是简单地把理论扩展或者当作助手来补充而已,而是推动专业教育模式实现深层变动的有力助推力量,其核心含义就是紧紧对接行业规范并联系岗位实际开展工作,课程的设计应该由原先立足于学科而转变为更贴近工作需求的方向转变,同时改善教学结构才能较好解决学和用相互脱节的问题,在执行此过程时不能固守过去单方面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要全面提倡那些互动形式的学习手段比如像项目驱动、案例分析及模拟实验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是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独立钻研以及合作动手实践的良好氛围存在。实践教学体系搭建起来之后,必然会带来评价机制的重大改变,促使评价方式从传统的理论考核转变为多方面综合测评,包含操作技能、项目成果、团队合作能力等关键部分,并逐渐形成起以能力发展为导向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塑造稳固的实践教学架构,实际上就是达成教育目的、改良课程设计、完善实施途径并确定评价准则的系统工程,成为提升教育品质的关键支柱。

1.3 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打造体系化的实践教学体系,这是提升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路径,也是他们自主加入到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手段,目的在于弥补教育界培养学生同产业发展需求之间的距离,在模拟出真实的或者近乎真实的商务情景当中进行训练操作,让学生事先接触行业的规范要求并且掌握相应岗位的关键技能,以此来提升职业适应能力和求职时的信心程度,从宏观上讲,这一种依照实用能力强弱来培育人才的制度设计精准匹配了地方上的经济增长要求,特别符合当前外向型经济背景下对外语结合业务方面复合型人才的急切需要,这样一种类型化方案可连续地为区域范围内的外贸部门,跨境物流机构以及电子商务等环节提供经过实际锻炼过的从业者,促成整个教育流程与人才构成链条紧密地和产业价值链相衔接起来,在此过程之中使高校里所造就出来的学生群体逐步变成区域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性推进源[2]。

2. 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特征

2.1 目标定位的职业导向性

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核心特征在于其明显的职业导向性,这从根本上冲破了传统学科本位教学模式的束缚,它凭借对行业走向和发展趋势以及企业人才需求的细致剖析,精确地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保证这些目标符合实际职场环境和岗位能力的要求,在构建的过程中既不拘泥于现有的教材或者理论框架,也不仅仅机械地模仿职业资格标准的内容,而是按照行业的最新动向,经过全面评估职业资格认证所需的知识结构、技能要素以及素质要求,从而保证教学成果能切实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课程设计着重外贸实务、跨境电商以及涉外商务服务等领域的关键职业技能,把相关职业资格认证所包含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以及综合素养有机地融合到实践教学环节当中。其要义是学习结果的评定体系早已脱离仅仅记知识的范畴,转变为全面考核学生在模仿或者真实商务环境里达成某个任务、应对现实问题的各方面才能,依据职业取向的教导观念冲破原先理论同操作相分离的拘束,慢慢变成覆盖培养人才始终期的基本思想指引,力图实现学生能力与职场需求高度契合,给学生塑造清楚的职业发展蓝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稳固根基。

2.2 内容设计的综合性与仿真性

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表现出明显的综合性特点,它的主要目的是冲破传统语言技能训练和单纯商务知识传授的局限性,力求达成语言运用能力,跨文化交际素养,专业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综合化整合,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零碎的知识点,而是通过参与到以完整的商务流程为基础的综合性任务当中,从而加深学习效果,比如把市场调研,商务英语交流,合同编写,客户服务等好几个环节结合起来的多模块整合项目,要达成这个目的,教学内容就要依靠仿真情境的设计理念,可以创建企业实景模仿平台,形成虚拟的跨境交易场景或者引进高质量的商务案例库之类的方式,营造出真实的商业环境并激起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在高度仿真的项目情境下,学生要应对不断变化的任务指令、跨文化交流的困难以及严格的国际商务规范限制,这样的环境使得“边学边做”这种实践模式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并且使他们能够在复杂的商业环境中更好地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 [3]。综合性与仿真性要素的有机融合,成为实践教学体系培养解决实际商业问题核心能力的重要机制。

2.3 实施过程的协同性与开放性

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本质特征表现为高度协同性与开放性相互融合,该体系不能单纯依靠某一个主体独自创建起来,而是要依靠学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主体形成协同网络才能达成,其中校企合作成为关键纽带,企业按照市场需求导向来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开发,资源调配以及实习指导这些环节当中,而且还要渗透到学生培养的整个流程里,保证教学内容始终紧跟产业变革动态,这样就冲破了传统协作模式的限制,营造出一种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育人共同体,体系的开放性体现在对各种教学资源和实践平台实施系统整合并加以优化调配,进而明显改进了整体运行效率和质量水平。这种模式冲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在时空上既有的限制,把学习环境延伸到企业真实的作业场景,线上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以及各种学科竞赛场地,营造出一种校内外实训基地联动,线上线下资源互补的立体化实践体系,它的开放协同教学形式不但给学生赋予了多种实践途径和身临其境的职业体验,而且促使人才培养模式由单纯依靠学校为主向多主体协同转变,达成教育资源与行业需求的精确对接和动态适应,进而有效地推进教育供应同产业发展相融合。

3. 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路径

3.1 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路径

构建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是推动课程及教学资源的系统性整合,这并不是简单的课程修订,而是围绕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及其载体展开深入的创新和改良,课程设计要冲破传统的学科界限,促使理论知识与行业标准,岗位需求相互融合,而且要创建以模块化为核心的整体课程架构,主要策略就是做到“课证赛岗”一体化融合,把职业资格认证的能力要求,专业技能竞赛的核心素养,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经过系统分解之后融入具体的课程模块和实践环节,保证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有效地对接实际应用场景,从而完成由知识积累到技能运用的高效转换 [4]。教学资源体系的多元化创建是改善教育品质的关键要素,要彻底淘汰传统教材里的陈旧内容,大力创建以案例库为主导的多种资源架构,包含核心业务流程的操作指引,结合企业实际项目的实践素材,特别重视推动虚拟仿真实训资源的研发进程,采用或者自主研发跨境电商模拟平台,国际商务谈判仿真系统等数字工具,给学生赋予可反复训练,方便效果评判并且接近实际应用场景的学习环境,从而有效地冲破传统实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课程规划和资源分配彼此配合,一同塑造起支撑实践教学高效运转的内容体系和保障机制,保证人才培育目的的准确达成。

3.2 实践平台与基地建设路径

创建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重点因素就是依靠实践平台和基地,给达成人才培养目的给予物质保证和主要载体,其实质在于形成校企联手、虚实交融的完善支撑体系,促使学生由模仿练习慢慢转变为实际操作业务,校内实践平台要冲破传统语言实验室的局限,塑造集约化综合实训场地,比如创立包含跨境电子商务模仿,国际贸易洽谈实训,进出口业务全程演练等不同功能模块的专业实训室,这些设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现典型外贸流程和国际商务情形,营造非常仿真的技术练习氛围,从而促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到全方位提升,这类校内虚拟状况很难完全覆盖工作环境中的各种复杂性与不可预测性,所以校外实习基地的开拓和扩充变得十分重要,这会成为改善实践教学的主要延伸手段。这显示要跟行业有代表性的外贸企业,跨境电商平台,国际物流代理机构,涉外酒店形成长久的战略合作关系,还要组织学生系统地参与企业实际岗位的顶岗实习,创建成功的实践基地不能仅仅依靠签订合作协议,关键是要促使双方由浅层的参观交流慢慢变成深层的共建共管,联合开发实习项目,引进企业导师深度参与指导,让学生全面融入企业的跨境业务运作等等,这样才能让学生直接面对市场环境里的实际难题,从而达成从学习者向职业者的身份转变,校内外实训平台要创建起有机联动的机制,通过一体化规划来做到功能协同和资源共享,一起塑造支撑应用型人才培育的核心体系。

3.3 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路径

构建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是保障应用型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高效运作并实现持续改进的重要保证,它试图打破传统教学评估过于看重结果而轻视过程、过分强调理论知识而非实践技能的局限,力图营造一个与实践教学目标相适应的多元化、动态化且闭环式的管理架构,核心任务在于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应以具体职业岗位需求和绩效指标为准绳,把抽象的职业能力转换成可观测、可衡量的具体维度,进而规划出标准化的操作步骤,给之后的评价给予切实的依据 [5]。在此期间,要推进评价主体多元化改革,放弃单一教师主导的模式,全面采用企业导师对学生实习情况的评判、行业客户对项目成果品质的反馈、团队成员相互之间的评价以及学生自身的反思等多种信息来源,以此达成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全方位、立体化评估。要创建起完备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就务必做到对教学全程加以覆盖,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考核融合起来,在重视成果表现的时候,更要探究学生在案例分析,模拟谈判以及项目执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语言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素质,专业技能水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档案袋,实训日志这些手段来记载学生的成长过程,这个体系应该形成闭环反馈机制,按照综合评定的结果来随时修正课程设计,改良教学内容并改善实训计划,以此促使实践教学质量不断改进,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达到行业标准和市场要求。

4. 小结

创建科学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回应社会需求、凸显办学特色的必然走向,也是达成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育目的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推动教学模式革新、改善学生就业水平以及助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当体现职业导向性、内容综合化以及情境仿真性等特征,在执行过程中也要重视协同运作与资源共享,还要形成多种评价机制,从全局角度来讲,其创建要依靠系统规划去推动课程资源优化配置、校企合作平台搭建、“双师型”师资队伍塑造以及质量保证机制完善等工作同步展开,这个繁杂的工程需要高校冲破传统办学观念约束,加深产教融合程度,整合多方优质资源来支撑体系构建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晶晶 .“三进”精神下商务英语专业大学生国际传播能力培养 [J]. 佳木斯职学院学报 ,2025,41(08):52-54.

[2] 陆艳艳 . 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探索 [J]. 英语广场 ,2025,(20):86-89.

[3] 张霞 . 商务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课程多模态教学实践研究 [J].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5,33(05):33-35.

[4] 廖黄莹 . 师范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口语焦虑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 [J]. 英语广场 ,2025,(18):91-94.

[5] 李相桦 . 五星教学法在商务英语专业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探究 [J]. 海外英语 ,2025,(11):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