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关于“公平正义”的政治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郭海娜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特种警察学院
引言
公平正义思想是人类社会的最高价值目标,同时还是政治理论思想的核心所在。马克思主义从其唯物主义视角出发,对公平正义政治理论思想进行了阐释,并形成了一套系统性的政治伦理思想。在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公平正义伪装性的同时,还为人类社会追求的真正的公平正义明确了方向。当今社会发展中,社会矛盾越发凸显,贫富差距逐渐扩大,面对这些问题,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思想的内涵和价值体现更加突出明了,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内涵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政治伦理思想的产生并不是凭空的,而是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作为基础的,这一理论思想的根基主要体现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理论,而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政治伦理思想内涵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消灭剥削压迫,实现社会平等
马克思主义思想表示,压迫和剥削是社会不公平不正义的根源所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资产阶级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使其对无产阶级进行不断的压迫和剥削,导致严重的阶级对立问题和突出的社会不公平矛盾 [1]。所以,要想实现公平正义首先就需要消灭剥削与压迫,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差别的公平正义的社会。只有消除生产资料私有制之后,才可以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才可以从根源上解决剥削与压迫的问题,让全体社会成员实现经济地位上的平等。
(二)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的辩证性统一
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两种分配方式。社会主义社会中,因为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社会产品的类型单一,不够丰富,只能采取按劳分配的原则,也就是按照劳动者付出劳动的数量、质量和多少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式从某个角度来说体现了公平正义,打破了资本主义社会按资分配的不平等格局,让更多的劳动者劳动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而在发展到共产主义社会之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的思想觉悟也大大提高,按需分配的原则会成为社会分配的主要原则,也就是会按照人们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分配,这种社会分配方式是更高层次的公平正义 [2]。按劳分配是按需分配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两者的辩证统一则是马克思主义对公平正义的真正追求。
(三)人的自由与全面性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公平正义的最高目标是人的自由全面性发展。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是被异化的,工人成为机器的附庸品,是没有个性和自由的。马克思主义的公平正义是物质的平等,更为重要的是人的精神解放和个性发展。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们摆脱了各种束缚,可以自由地选择职业和生活方式,将自己的才能和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实现了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和谐统一。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公平正义”政治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政治伦理思想产生于 19 世纪,虽然其产生的时间比较早,但在当代社会中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影响力,成为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理论和思想指导。
(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思想指导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其发展中始终将公平正义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政治理论思想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理论基础和思想指导。从经济建设角度出发,我们坚持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具体体现,对于防止贫富差距过大、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在分配制度上,我们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不仅鼓励人们通过积极劳动创造财富,又注重缩小收入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在社会建设方面,我们不断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力度,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以此来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政治伦理思想的要求。
(二)为解决全球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
在当今世界全球发展中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和阻碍,比如,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化、地区发展极度不平衡、环境污染严重等等,这些问题都和公平正义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政治伦理思想中强调的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地位平等,共同发展,为解决全球发展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而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秉持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以此来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共同发展,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政治伦理思想中国际视野的重要体现。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不仅可以缩小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资源的合理性配置和共享,同时,还有利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平稳发展。
(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的价值支撑
在应对全球挑战,实现人类共同发展的道路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其发展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政治伦理思想中体现了公正、平等,以及共同发展的理念,这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追求有着非常高的契合度 [4]。人类命运共同体突出的是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共同应对全球性的问题,从而实现共赢和共享。这一理念的提出,正是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政治伦理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为构建一个更加公平正义、和谐有序的大同世界提供了重要的价值支撑。
结语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的政治伦理思想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论根基和丰富的核心内涵,不仅体现了消灭剥削与压迫,实现社会平等、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的辩证统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价值理念,同时还为人类追求公平正义明确了方向。在当前社会发展中,这一思想不仅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全球发展性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因此,我们需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政治伦理思想,并结合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推进理论的创新及实践的创新,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人类的共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582.
[2] 覃正爱 . 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的成功实践与深刻启示 [J].兵团党校学报 ,2025,(01):5-11.
[3] 陈 飞 . 马 克 思 正 义 理 论 研 究 [M]. 社 会 科 学 文 献 出 版社 :202411:315.
[4] 高广旭 . 劳动正义、美好生活与伦理政治—— 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哲学理论创新 [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5(3):12-21.
作者信息:郭海娜,女(1976.10.22),汉族,北京市,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