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用户体验的环保材料在展示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与传播价值研究

作者

李苏 陈欣欣 黄佳丽 张耘梓

南通理工学院 传媒与设计学院 江苏南通 226002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绿色低碳已成为各行业的发展共识。设计领域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环节,承担着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责任。同时,经济发展带动消费模式升级,用户不再满足于产品的基本功能,而是更加注重消费过程中的体验感受和情感价值。展示设计作为品牌与用户直接沟通的重要场所,其功能正在从单纯的信息展示向综合性体验空间转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旨在系统探讨环保材料在展示设计中的情感化设计方法与传播价值生成机制。具体而言,研究试图阐明环保材料如何通过影响用户感官体验、情感反应和认知理解来提升整体体验质量,分析优质用户体验如何转化为品牌传播效应,并总结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设计策略。

本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绿色设计和体验设计的理论体系,还能为设计师和品牌方提供实践指导,帮助其在践行环保理念的同时,更好地与用户建立情感连接,实现环境效益与品牌价值的双赢。

二、研究基础

2.1 理论基础

本研究以唐纳德·诺曼的情感化设计三层次理论为主要分析框架。该理论将设计体验分为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三个维度:本能层关注设计要素引发的直接感官反应;行为层强调使用过程中的功能性和互动体验;反思层则涉及设计带来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认同[1]。这一理论为分析环保材料的设计价值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工具。

2.2 材料特性分析

环保材料具有独特的情感属性:天然材质带来的温暖触感和视觉美感能够产生亲切舒适的感受;材料背后的环保故事和可再生特性易于引发用户的价值认同;良好的可塑性和互动性则为创造参与式体验提供了可能。这些特性使环保材料成为情感化设计的理想媒介。

三、设计应用分析

3.1 本能层设计应用

环保材料通过其物理特性直接作用于用户感官。例如某品牌概念店采用竹材和再生木材构建空间,材质的自然纹理和温暖质感在光影作用下营造出宁静舒适的氛围,使用户产生本能的好感与放松情绪。

3.2 行为层设计应用

环保材料能够创造丰富的互动体验 [2]。在某公益展览中,设计师用回收塑料瓶构建可参与装置,观众通过投入塑料瓶成为展示的一部分,这种互动设计不仅增强了体验乐趣,也让用户更深入地理解环保理念。

3.3 反思层设计应用

环保材料最能体现其价值的是引发深层情感共鸣的能力。某运动品牌使用海洋回收塑料制作展台,并明确标注材料来源,这个设计让用户从审美体验上升到对环保问题的关注,进而产生对品牌价值的认同,建立起持久的情感连接[3]。

四、传播价值实现

优质的用户体验通过以下途径转化为传播价值:独特美观的环保设计天然具有社交分享属性,用户通过拍照打卡表达审美品味和环保态度;材料背后的故事成为传播内容,用户自发分享行为形成口碑效应;这些分享内容最终汇集成品牌数字资产,持续提升品牌价值[4]。这种基于真实体验的传播比传统广告更具说服力,能有效扩大品牌影响力。

五、设计策略与结论

5.1 设计策略

1. 优先选用具有可追溯背景的环保材料,并通过多媒体方式强化叙事

设计师应系统性地选择那些自带“故事”的环保材料。可采用来源明确的再生材料,或使用具有产地认证的天然材料(如FSC 认证木材、有机竹材)。例如,西班牙品牌 Ecoalf 在店铺中通过交互屏幕展示其回收渔网制成面料的全过程,使消费者直观感知材料背后的环保价值,增强信任与共鸣[5]。

2. 结合材料特性打造具有视觉吸引力和互动性的“社交分享点”

充分利用环保材料的质感、色彩与可塑性,在展场中设置可供拍照、体验甚至参与的“高光时刻”。例如,利用再生纸浆塑造具有柔和肌理的艺术墙面,搭配适宜的光影设计,形成温暖自然的背景。参考阿迪达斯与海洋环保组织合作的快闪店,入口处设置由回收海洋塑料碎片构成的沉浸式艺术装置,吸引超过 80% 的访客主动拍照并分享至社交媒体,有效扩大了品牌曝光。

3. 设计开放式、可参与的体验环节,强化用户行为层的交互性

让用户从“观看者”转变为“参与者”。例如,在展示空间中设置材料回收互动区,邀请观众投入废弃塑料瓶,亲眼见证它们如何成为展陈的一部分 。这类设计不仅深化用户对可持续行为的理解,也显著延长品牌与用户的互动周期。数据显示,包含互动环节的展示设计观众停留时间平均增加 40% ,分享意愿提升约 60% 。

4. 保持材料使用的透明性与真实性,建立可持续信任体系

避免“漂绿”(greenwashing)嫌疑,需诚实传达材料的环保属性及其局限。例如,某北欧家具品牌在展示中明确标注“本品采用 60% 再生纤维 r,运输环节仍存在碳足迹”,并附上未来改进计划。这种坦诚反而更易获得消费者认同。同时,可引入第三方认证(如 " 全球回收标准 ")增强可信度。研究表明, 73% 的消费者更愿意信任那些提供透明环境信息的品牌。

5.2 结论

环保材料在展示设计中是连接用户体验与品牌传播的重要媒介。通过情感化设计,可从本能吸引、行为互动和反思认同多个层面提升展示效果,并激发自发传播行为。未来结合智能材料与数字技术,环保材料将进一步推动设计向人性化、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诺曼.情感化设计[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2] 柳沙.设计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

[3] 杨明洁.绿色设计中的材料情感价值研究 [J].装饰,

2020(05):120-123

[4] 李 砚 祖. 从 可 持 续 设 计 到 再 生 设 计 [J]. 美 术 观 察,

2022(01):12-13.

[5]Shedroff N.Experience Design 1.1[M].Experience Design

Books,2009.

[6]Brown T.Change by Design:How Design Thinking Transforms

Organizations and Inspires Innovation[M]. Harper Business,

2009.

作者简介:李苏(2004-),女,江苏徐州人,研究方向:包装设计。通讯作者:陈欣欣 (1994-),女,安徽阜阳人,硕士、讲师。研究

方向:设计学及其理论。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项目编号:202412056030Y,项目名称:植造未来 -- 绿色环保材料在包装与展示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