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体育强国”背景下高校篮球裁判社团育人价值与现实问题的探究

作者

周啸雨

北京体育大学 中国篮球运动学院 北京海淀 100000

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不仅是文化传播的象牙塔,更承担着输送体育人才、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高校体育社团是新形势下大学生聚集的重要组织形式,是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导向开拓出来的实践性领域,对于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培养高素质体育人才大有裨益。篮球运动作为高校中开展最为广泛的运动,是高校校园体育人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篮球裁判员的培养与发展则是篮球运动发展的助推力、是篮球比赛价值的保障、是学生全面提高篮球认识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高校裁判社团蓬勃发展,逐步成为培养体育人才的中坚力量、组织校园体育赛事的中流砥柱,可谓是体育教育的“第二课堂”。

1. 高校篮球裁判社团在体育强国背景下的育人价值

1.1 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关键能力

裁判能力是体育人才全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有助于适应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育和赛事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裁判能力也是一种判断能力,在球类裁判的学习过程中生成的裁判能力,可以有效地向其他领域迁移,而迁移之后的能力正是学生成长所需要的“关键能力”。篮球裁判社团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实践的良好平台,通过参与裁判工作的培训和实践,学生可以掌握篮球比赛规则、裁判技巧和判罚标准,提升自己的裁判能力。这些技能对于未来从事篮球裁判工作或者相关职业具有重要作用。

1.2 拓宽学生就业方向,打造复合型人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复合型人才也逐渐成为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具备多种技能和知识的人才在职场中更具竞争力,能够更好地适应职场变化和挑战,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和人生目标。目前,我国校园篮球氛围掀起热潮,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校园内、校际间比赛如火如荼,越来越多的非体育专业学生也在篮球裁判这一领域大放异彩。高校裁判社团的建设在促进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向好发展的同时,通过加强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参与篮球项目组织工作,将篮球与管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相结合,有利于打破学科壁垒,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知识和视野。裁判社团为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学生的发展道路提供更多可能,为今后的就业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高校篮球裁判社团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2.1 高校学生裁判自身限制

高校学生接触篮球裁判的时间不长,积累场次较少,临场经验不足,往往对于篮球技战术、篮球规则和尺度的理解不够透彻,对于场上问题的“预见性”较差,对于特殊和复杂情况的处理缺少经验,可能导致无法掌控比赛、出现错判漏判甚至反判的情况。基于高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和上述可能出现的错误,可能进一步导致学生自信心不足、临场时犹犹豫豫、响哨不果断等问题,从而发生恶性循环,因此能否排除外界因素对自身的干扰也成为了限制高校学生篮球裁判成长的重要因素。社团成员加入社团往往是出于兴趣爱好的因素,但基于大学生的特点,很多同学在学习篮球裁判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三分钟热度”的现象,随着学习的深入,对于裁判理论水平、体能状况和临场吹罚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许多高校学生裁判无法保持原有的学习积极性,逐渐的退出裁判的学习,导致成员的流失。

2.2 社团培训实效性差

高校篮球裁判社团通常由学生进行自主培训,由于学生普遍存在对规则和执裁尺度理解不足、缺少临场经验等问题,培训内容可能过于理论化,甚至照本宣科,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导致成员难以真正掌握裁判技能,造成培训方面出现实效性差的问题。此外,培训方式也可能过于单一,缺乏创新和趣味性,难以激发成员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社团成员流失率高、难以培养更高级别裁判员的问题。当前大部分学校并不具备高水平的裁判师资资源,高水平裁判指导老师分布不均,学生缺乏高水平的指导和培训,裁判水平难以得到实质性飞跃。

3. 高校篮球裁判社团发展的实践策略

当前,高校体育裁判社团的发展实践过程仍有众多桎梏,而如何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裁判工作能力,是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教学环节。改革现有传统的裁判员培养方法,探索新的培养途径,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提高学生裁判实践能力的有益尝试。应着力提升学生自身的裁判能力,通过借助高校和社会的优秀裁判师资以及学生的自治,逐步发展完善学生裁判培养培训体系,同时在实践中全面提高学生能力,引导学生参加不同类型的竞赛实践,使学生在赛事的组织、管理、临场执裁等环节得到全方面的实际锻炼。应着力于加强社团的宣传和推广工作,通过举办篮球比赛、培训班、研讨会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社团的存在和意义。利用社交媒体例如抖音、小红书、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线上宣传,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同时,主管体育的政府部门应完善当前篮球裁判的考级制度,打开针对高校学生篮球裁判考级的晋级窗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年轻裁判新鲜血液,为体育事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裁判社团是响应“体育强国”号召,落实“终身体育”思想,促进学生多方面、全方位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体育人才的重要途径。应着力搭建学生裁判学习平台,助力学生裁判可持续发展,加大支持力度,采用合理的方法策略及科学的途径实现对学生的可塑造性教育,体现学生自身价值,增强学生兴趣,从而促进学生长远发展,培养年轻裁判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 景浩荣. 高校学生社团的本质及其教育价值 [J]. 教育评论,2017, (02): 94-96.

[2] 金赛英 . 论篮球运动的文化内涵 [J]. 学 报 , 2004, (03): 309-311. DOI:10.19582/j.cnki.11-3785/g8.2004.03.007

[3] 谷寒 . 石家庄市高校学生篮球裁判员队伍发展现状研究 [D].河北师范大学 , 2014.

[4] 王勇 . 项目学习提升学生关键能力的实践研究——基于高中体育运动裁判法社团开设的思考 [J]. 名师在线 , 2018, (20): 76-77.

[5] 张磊 . 浅谈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能力培养 [J]. 科 技 资 讯 , 2018, 16 (19): 244+252 .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8.19.244.

[6] 辛艮伟 . 体育院校篮球专项生裁判实践能力“优化培养”的实验研究[C]// 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 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2017 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论文集. 沈阳体育学院;, 2017: 11.

[7] 梁明会 . 人才培养理念下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裁判能力培养研究 [D]. 首都体育学院 , 2020. DOI:10.27340/d.cnki.gstxy.2020.000033.

[8] 石晶 . 西安地区普通高校篮球俱乐部裁判员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D]. 西安体育学院 , 2016.

[9] 马硕 . 探析高校篮球社团培养机制与校园篮球文化的意义[J]. 体育风尚 , 2021, (04): 273-274.

作者简介:周啸雨(2000—6 月份),男,汉族 , 山东泰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