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土红色资源的初中历史与道德与法治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研究
吕云龙
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初级中学 213000
引言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其核心在于打破学科壁垒,以问题为导向整合多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在新时代背景下,乡土红色资源作为一种兼具历史价值与教育价值的课程资源,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价值观塑造具有独特作用。初中历史课程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国家发展脉络与文化传统,道德与法治课程则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与法律意识。二者在育人目标上高度契合,将乡土红色资源引入两科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有助于实现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然而,当前在教学实践中,乡土红色资源的深度挖掘与跨学科整合不足,存在着资源利用零散、课堂活动形式单一、育人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因此,本研究拟通过理论探讨与实践探索,提出可行的教学设计方案,为乡土红色资源的教育转化提供新思路。
一、乡土红色资源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价值定位
乡土红色资源是指地域范围内承载着革命历史记忆、体现红色文化精神的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如革命遗址、纪念馆、英烈事迹、红色故事、革命歌曲等。这些资源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德育的载体。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其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作为历史课程的重要素材,能够丰富课程内容、增强地域性与现实感,使学生在具象情境中理解历史发展规律;二是作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资源,能够引导学生认识法治进程、体悟社会规范与公共精神,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准则;三是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依托,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与合作精神,促进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种价值定位为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了坚实的内容基础与情感支撑。
二、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理念与原则
基于乡土红色资源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问题导向、情境创设、深度整合和价值引领的理念。在具体原则上,一是目标整合性原则,即将历史课程的学科核心素养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核心素养融合设计,使学习目标在知识、能力、情感三维度上相互呼应;二是资源本土化原则,即优先选择学生身边可触可感的乡土红色资源,让学习内容贴近生活与现实;三是方法多样化原则,即在课堂与课外、线上与线下之间灵活切换,采用探究式、讨论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四是评价发展性原则,即通过多元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与综合表现,重视价值观与能力的同步提升。
三、基于乡土红色资源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路径
实施路径可分为四个步骤:第一,资源挖掘与主题确立。教师需系统梳理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结合初中历史与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标准,确定能够兼顾两科目标的主题,如“革命精神与法治建设”“乡土英雄与社会责任”等。第二,内容整合与任务设计。以主题为核心,将历史事件与人物、法律制度与道德规范有机联系起来,设计探究任务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探寻历史真相的同时理解法治精神。第三,情境创设与活动开展。通过实地考察、情境模拟、角色扮演、专题研讨等方式,创设沉浸式学习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与深度思考。第四,成果展示与反思评价。组织学生以研究报告、主题演讲、创作作品等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并通过师生共同反思总结学习收获与改进方向。
四、教学实施中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在实践过程中,主要挑战包括:资源利用的深度与广度不足,教师跨学科整合能力不均衡,学生探究能力与自主学习习惯有待加强,评价方式单一且缺乏针对性。针对这些问题,策略包括:建立校地合作机制,与当地文史部门、纪念馆等机构联合开发资源;加强教师跨学科培训与教研,提升综合设计能力;引导学生掌握信息检索、资料分析、问题探究等基本方法;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既关注学习成果的知识性,也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
五、教育成效与推广前景
基于乡土红色资源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使学生在知识层面深入理解革命历史与法治理念,在情感层面强化爱国主义情怀与社会责任担当,在能力层面提升了历史思维、批判思维和沟通协作等多方面素养。课堂中通过历史叙事与法律案例相互渗透,引导学生在探究与讨论中构建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并在合作学习中培养团队协作与表达能力。这一教学模式契合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改革精神,回应了新时代对具有综合素质与跨领域能力人才的培养需求。在推广应用上,可依据不同区域的文化背景与教育资源进行灵活设计,充分利用地方特色红色资源开展特色化课程建设。通过建立区域教育联盟,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与互补,搭建跨校、跨区的主题学习网络,推动跨学科教育的持续深化与广泛普及,为教育创新与育人模式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结论
本研究以乡土红色资源为切入点,构建了初中历史与道德与法治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并通过教学实验验证了该模式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等方面的综合优势。教学过程中,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生动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探究历史事件与人物的过程中理解革命精神与时代价值,在讨论法律规范与社会责任时形成深层次的思考与认同。这一模式有效实现了学科内容的有机融合与核心素养的协同提升,为落实立德树人、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与法治教育提供了可行路径。未来可结合信息化与数字化手段,拓展红色资源的获取途径与呈现方式,增强学习的互动性与开放性,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加深理解与感悟。同时,持续优化评价体系,以促进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长效运行与广泛推广,推动教育理念与课堂实践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 刘继禹 . 基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中学历史教学探究 [J]. 历史教学 , 2021(4): 45-49.
[2] 张晓玲 . 乡土红色文化融入思想政治课的路径研究 [J]. 思想理论教育 , 2020(7): 102-106.
[3] 李明哲.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 教育研究,2019(10): 87-93.
作者简介
吕云龙(1995),男,江苏常州人,本科,教师;邮编:213000,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初级中学研究方向:初中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