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课堂叙事中的思政元素挖掘与教学设计研究
章欣欣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330013
引言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和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及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高职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人文属性与工具属性,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更要通过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提高英语课程教学的价值引领功能,以课堂内涵式建设培养学生文化素养、综合素质。本文论述的课堂叙事教学是指以故事为基本教学形式的授课方法,其优势在于能够通过情境化模式构建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引导学生在价值观认可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结合文献综述以及教学实践,发现当前针对高职英语叙事教学的思政元素挖掘研究相对匮乏,本研究有助于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缺。
一、课堂叙事教学概述
课堂叙事教学的核心是“讲故事”,教师通过讲述教育故事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逐渐提升思想水平、文化水平。以英语教学为例的叙事教学,旨在通过讲述事件展开英语语言教学,即将包含语汇语法等专业语言知识点融入叙事教学环节,以语言的故事性特征提升学生的词汇量、语法认知,进而逐步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课堂叙事教学法突破了传统英语教学中孤立讲解语言点的局限性,使得英语学习更加真实、全面。叙事教学包含许多叙事文本,常见的有新闻报道、文学片段、生活故事等,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文本分析、小组互动、自主学习的方式,能够逐渐提升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叙事教学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它能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输入环境,引导学生在模拟现实的情境中理解跨文化知识,这一过程为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了有利的载体。
二、高职英语课堂叙事中的思政元素挖掘意义
传统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模式强调在教材中挖掘思政元素,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提升学生思想水平。高职英语课堂叙事教学法的应用,为思政元素的挖掘提供了更丰富的途径,从育人的角度看更具教育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实现英语知识教学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高职英语课堂叙事教学模式能够将职业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重要思想内容以讲故事的形式融入英语教学环境,实现知识教学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具有显著的跨文化属性,以英语课堂叙事的方式传播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塑造学生文化发展观、民族自信以及国际视野,在中西文化对比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与优越性。
(二)课堂叙事教学可以突出课程思政的职业特色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基本办学目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应当突出职业属性,强调创新意识、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等价值观的挖掘,确保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服务于职业院校各专业学生。以叙事教学的方式挖掘思政元素,可以在故事讲述、文本阅读中渗透职业精神,使思政教育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高职学生在思想认知层面还处于发展与塑造阶段,高职英语课堂依托叙事教学,能够创造极具共鸣的情感体验,在真实的案例中得到启发,这远比传统的理论说教方法更具实效性。
(三)思政元素挖掘有利于推动教学内容的深层开发
在高职英语课堂叙事中挖掘思政元素,能够促使教师从全新的视角审视教材的教学效能,从故事背景、文本思想中理解人文内容,推动教学方法创新、内容丰富,进一步提高课堂的质量与活力。基于实践教学发现,科学挖掘英语课堂叙事文本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能够活跃课堂氛围、翻转课堂顺序,使学生思想素质和语言能力同步提升。当前高职院校正处于人才培养提质培优新阶段,必须要加强各学科课程思政模式的深化建设,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基础。
三、高职英语课堂叙事中的思政元素挖掘原则
(一)关联性原则
高职英语课堂叙事中的思政元素挖掘要遵循关联性原则,即思政内容与英语单元主题契合,在转换与过渡的过程中要顺畅与衔接,避免生搬硬套。从教学合理性角度分析,将思政元素融入英语课程教学环节,需要讲究“自然渗透”而非“额外说教”,要将语言教学与思政教育“揉成一团”,以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思政素养。例如,在讲解“environmentalprotection”(环境保护)主题单元时,可以在课文教学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理念、环境保护日常小习惯,以课堂叙事为载体实现思政价值引领。
(二)适配性原则
思政元素挖掘的适配性原则指的是要与高职学生思想认知水平适配,课堂叙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挖掘,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学科特点进行有效提取,确保教学过程的实用性。据文献表示,高职生在学习抽象性思维时具有一定的难度,如若课程教学理论性过强,则可能产生不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接受度也将有所下降,针对这一点,高职英语课程教师应当尽可能的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契合学生英语基础水平难度适中的叙事文本,利用契合的生动故事实现思想政治价值观的传递。以“ Unity andcooperation”(团结合作)单元主题为例,可以选择与学生校园生活经验以及实习实训内容相关的叙事文本,依托其可及性渗透思政元素,这种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引起学生共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功效。
(三)职业性原则
高职英语是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能够服务于建设、生产、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能人才,因此,面向高职英语课堂叙事中的思政元素挖掘,需要遵循职业性原则,即充分依据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特点实施思政教育,并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教学方案针对性的应用叙事文本,致力于拉近思政教育与职业属性的紧密性,为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型人才做贡献。例如,可以在商科类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挖掘商业伦理思政元素;在工科专业英语教学中挖掘工匠精神思政元素;这种与学生职业发展联系密切的思政教育相较于传统的纯理论说教方式更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四、高职英语课堂叙事中的思政教学设计思路
基于高职英语课堂叙事中的思政元素挖掘原则分析,下文将从教学目标与内容重构、教学过程的实施、ChatGPT 赋能教学创新实践等角度探讨高职英语课堂叙事中的思政元素融入与实施。
(一)重构英语教学目标与内容
基于思政元素挖掘的高职英语课堂叙事教学设计,首要任务即是做好备课工作,从深刻理解“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教育问题切入,构建适应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任务的英语教学目标(包括英语学科教学目标、思政教育目标)。具体而言,英语学科教学目标应关注提升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跨文化能力,在课堂叙事中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思政教育层面,应着重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社会热点、时事新闻等塑造学生职业素养,使其成为德技双修的高素质人才。立足高职英语学科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创新设计,通过挖掘英语课堂叙事文本隐含的文化内涵,促进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两种融合并非简单的内容叠加,而是需要做好知识层面的有机整合,既要确保英语学科教学的专业性,又要体现思政元素的适配性,以全方位全员全程育人提高高职生思想水平。
(二)推进阶梯式教学实施策略
确定英语教学目标与内容之后,需要采取系统完善的教学措施,确保教学任务的实施落地。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教师需要制定阶梯性的实施方案,推动思政元素循序渐进的渗透教学全过程。具体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逐一分析,课前是教师的准备阶段,根据每节课程的教材任务、教学目标大致设计教学内容,并借助数字化教学平台发布预习任务、单元短视频,这有助于激活学生的元认知。以“商业职场”主题单元为例,教师要充分利用线上学习平台的辅助教学作用,要求学生自主搜索商业TED 演讲视频、行业道德决策案例,为课中深入教学奠定方向。课中是思政元素融入的重要环节,对于该环节,教师可采用四步教学法:情境导入法、课文知识点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实践应用,首先,情境导入法,课堂前 5 分钟是抓住学生注意力的关键时间段,在这一过程要精心设计情境案例,通过引起学生共鸣、引发学生思考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引导学生对课堂教学叙事文本进行深入分析,例如引导学生思考“文化自信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能力对推动中国国际化发展的意义”等话题。之后,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辩论,让学生在思考与讨论的过程中形成对不同价值观的理解。最后,实践教学法可采用情境模拟法和角色扮演法,此类沉浸式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完成知识内化与迁移,让学生既得到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锻炼,又得到开拓国际视野的机会,进而形成文化包容意识、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课后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是对知识学习的有效巩固和拓展阶段,要通过设计组织与英语有关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切实培育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实现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三) ChatGPT 赋能课堂教学设计实施
ChatGPT 是一款生成式人工智能程序,它的出现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ChatGPT 的核心优势是具备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能够自动检索海量的网络数据信息,根据输入问题作出流畅语言的回答,还能够保证上下文的连贯性。ChatGPT 在教育领域的渗透能够实现 24 小时响应,这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转变。它作为教学辅助工具,可以在教学全过程中赋能技术优势,例如,通过快速生成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叙事文本,可以有效提高备课效率。在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ChatGPT 也能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它能为小组角色扮演智能化生成对话场景,为学生提供高效率、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另一方面,基于ChatGPT 的应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更能够落实“适配性原则”,通过输入“高职生”“××专业案例”即可生成与学生相适应的文本内容,为教学叙事提供参考。此外,ChatGPT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为教师提供个性化的辅导与反馈,为调整优化课程节奏提供科学参考。
结语:
高职英语课堂叙事中的思政元素挖掘不仅是实现英语学科知识教学与价值引领有机统一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推动教学内容深层次开发、使思政教育更具职业特色的重要策略。通过系统分析高职英语课堂叙事中思政元素挖掘的原则与设计路径,能够有效推进英语教学的内涵式建设,使高职公共基础必修课程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塑造学生价值观,引导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基于上述路径的实施,还需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从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价值认同发展状况以及能力提升程度等维度分析,确保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入的实效性。未来将着重探讨数字技术在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为进一步推动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李丹, 李泽佳, 杨惠婷.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J]. 校园英语 , 2025, (01): 74-76.
[2] 朱蓉, 汪琦. 挖掘英语课程思政元素彰显英语课堂爱国本色——以外研社 Join In 英语六年级上册 Unit2 Big Cities 为例 [J]. 成才 , 2024,(20): 7-10.
[3] 夏洋洋, 肖潇.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资源库“四步八维”建设路径探究 [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24, 41 (01): 31-35.
[4] 李函奕.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J]. 校园英语 , 2024, (07): 79-81.
[5] 黄毅, 李顺清.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及学生学习现状研究 [J]. 品位·经典 , 2023, (14): 138-140.
[6] 胥春兰.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探索 [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 2023, 36 (12): 113-115.
[7] 赵佳娜 . 基于 BOPPPS 模型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及教学实践 [J].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 2023, 35 (02): 110-115.
课题号:1.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2024 年度项目: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英语课堂叙事的建构路径研究(SZZX24203 ) 2. 江西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省级课题:ChatGPT 支持下的人机协同产出导向法高职英语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JXJG-24-5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