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技能大赛与世界技能职业标准对信息网络布线领域教育教学的影响
杨永刚 汪杰 白郭辉
渭南技师学院
一、引言
世界技能大赛作为 “技能领域的奥林匹克”,其核心目标是通过赛事展现全球顶尖职业技能水平,同时依托世界技能职业标准构建 “以能力为核心、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技能评价体系。在信息网络布线领域,世界技能大赛的竞赛内容(如综合布线系统搭建、智能布线技术应用、工程文档规范化)与世界技能职业标准对 “技术操作精准度、工程规范符合性、问题解决能力” 的要求,正深刻影响着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方向。
从吴梦祺、袁雨涵、薛瑾琪三位女选手的成长历程来看,其从 “技术小白” 到级竞赛获奖的进阶过程,虽未直接参与世界技能大赛,但学校的社团训练、专家指导、竞赛历练等环节均间接融入了世界技能大赛理念与世界技能职业标准的核心要求。本文通过剖析三位选手的培养实践,挖掘世界技能大赛与世界技能职业标准在信息网络布线教育教学中的具体落地路径与影响,为职业院校该领域的教学优化提供实践参考。
二、世界技能职业标准的核心导向与教育教学的衔接逻辑
世界技能职业标准针对信息网络布线领域,明确了从业者需具备的 “技术能力、工程规范、职业素养” 三大核心维度,其具体要求与教育教学的衔接逻辑如下表所示:

从三位女选手的成长历程来看,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正是围绕上述衔接点展开:例如社团训练中的 “综合布线系统搭建” 对应技术能力要求,校选拔赛中的 “文档提交环节”对应工程规范要求,王林浩教授设计的 “团队协作训练” 对应职业素养要求 —— 这一衔接逻辑,确保了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需求的一致性,为选手的技能进阶奠定了基础。
三、世界技能大赛与世界技能职业标准对信息网络布线教育教学的具体影响
3.1 推动教学内容从 “理论导向” 转向 “标准导向”,解决 “教学与行业脱节”问题
传统信息网络布线教学多以 “理论知识讲解 + 简单模拟实践” 为主,存在 “教学内容滞后于行业标准” 的问题(如未涉及智能布线系统、国际标准更新不及时)。而世界技能大赛与世界技能职业标准的引入,促使教学内容向 “行业前沿技术 + 国际标准规范”调整,具体体现在三位选手的培养过程中:
技术内容更新:社团训练中引入 “智能布线系统配置” 模块,这一内容正是世界技能大赛的核心竞赛环节之一。三位选手通过学习电子配线架的端接、管理软件的操作,掌握了传统教学中未涉及的前沿技术,而这一技术在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成为 “拉开差距的关键”—— 也正是通过全国竞赛的历练,她们进一步认识到 “技术更新” 的重要性,后续在贾浩宇教授的走训指导中,针对性强化了该模块训练。
标准融入教学:理论教学中,教师以世界技能职业标准强调的 TIA/EIA-568 标准为核心,通过 “案例对比” 让选手理解规范操作的重要性:例如分析 “芯线排列错误导致的串扰超标” 案例,让选手直观认识到 “不遵循标准” 对网络传输质量的影响。在实践训练中,三位选手从初期的 “仅关注通断测试”,逐渐转变为 “同时关注衰减、串扰等多项指标”,操作符合国际标准的要求 —— 这一转变,正是教学内容向 “标准导向” 调整的直接成果。
3.2 优化训练模式为 “岗赛课证融合”,提升技能培养的 “实战性”
世界技能大赛的 “以赛促训、以赛促学” 理念,推动信息网络布线领域的训练模式从 “单一技能重复训练” 转向 “岗赛课融合” 的综合训练,三位选手的社团训练与竞赛历练过程充分体现了这一优化:
“课” 与 “岗” 的融合:社团训练场景完全模拟实际工程环境(如配备标准综合布线实训平台、真实配线架与信息插座),三位选手的训练内容(如 “办公楼水平子系统布线”“管理间子系统端接与测试”)均来自实际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这种 “在模拟岗位场景中学习课程知识” 的模式,让她们在毕业后能快速适应行业岗位需求 —— 例如,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面对 “模拟企业办公网络布线” 的题目,三位选手因熟悉实际岗位流程,能够快速完成方案设计与操作。
“课” 与 “赛” 的融合:学校以世界技能大赛的竞赛流程为模板,设计 “校选拔赛 - 模拟竞赛 - 省级竞赛” 的阶梯式竞赛体系,将竞赛要求融入日常训练。例如,校选拔赛设置 “方案设计 + 实操 + 文档提交” 的环节,与世界技能大赛的时间分配标准一致;训练中以 “竞赛评分标准”为考核依据,让三位选手从训练初期就明确 “竞赛 / 岗位的核心评价维度”。这种模式下,选手的训练更具针对性,最终在陕西省竞赛中取得好成绩。
3.3 强化 “技术 + 素养” 双维度培养,契合世界技能大赛 “综合能力导向”世界技能大赛不仅考察选手的技术水平,更注重其综合职业素养,这一导向推动信息网络布线教育教学从 “单一技能培养” 转向 “技术 + 素养” 双维度提升,三位选手的成长过程中体现为以下两点:
心理素质与抗压能力培养:世界技能大赛的高强度、高压力环境,促使学校在训练中增加 “压力测试” 环节。例如,王林浩教授在日常训练中,设置 “限时 + 干扰” 场景(如在选手操作时播放噪音、临时增加任务量),训练她们的心态调节能力。三位选手在初次参加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时,虽因压力出现短暂失误,但经过后续针对性训练,在陕西省竞赛中能够 “平稳应对突发状况”(如测试设备临时故障时,快速切换备用设备),展现出成熟的心理素质。
团队协作与问题解决能力提升:世界技能大赛的团体项目强调 “分工协作”,学校据此设计 “小组合作布线项目” — 例如,三位选手曾组成团队,模拟完成 *6 层教学楼综合布线” 项目,其中吴梦祺负责方案设计,袁雨涵负责端接与测试,薛瑾琪负责文档记录与安全检查。通过此类训练,她们不仅明确了 “团队中各自的角色定位”,更学会了 “通过沟通解决协作中的冲突”(如端接进度滞后时,调整分工优先级)。这种能力在陕西省竞赛的团体项目中发挥关键作用,她们凭借 “高效协作”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超出预期的布线任务。
3.4 倒逼师资队伍专业化升级,构建 “双师型” 教学团队
世界技能大赛与世界技能职业标准对教师的 “行业经验、技术能力、指导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倒逼学校构建 “双师型” 师资队伍,三位选手的培养过程中,贾浩宇教授与王林浩教授的指导正是这一升级的体现:
行业经验融入教学:全国技术能手贾浩宇教授作为 “行业专家型教师”,其指导不仅局限于技术操作,更能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如 “大型数据中心布线项目中的故障排查”),让选手理解 “技术背后的工程逻辑”。例如,在讲解 “屏蔽线缆接地处理” 时,贾教授通过 “某企业因接地不良导致网络干扰” 的案例,让选手掌握 “接地电阻测试”的关键要点 —— 这种 “行业经验 + 技术教学” 的模式,远超传统 “纯理论讲解” 的效果。
教学方法与竞赛指导能力提升:王林浩教授作为 “教学实践型教师”,通过研究世界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与训练方法,设计了 “阶梯式训练计划”:从 “基础技能巩固→专项短板突破→模拟竞赛冲刺”,每个阶段均有明确的目标与考核标准(如 “专项突破阶段” 需实现 “智能布线系统配置准确率 100% ”)。同时,他通过分析三位选手的训练数据(如操作时间、误差率),为每人制定 “个性化改进方案”(如针对薛瑾琪 “端接速度慢” 的问题,设计 “分解动作强化训练”)—— 这种 “数据驱动 + 个性化指导”的方法,正是师资队伍适应世界技能大赛导向的重要体现。
四、结论与启示
4.1 研究结论
从三位信息网络布线女选手的成长历程来看,世界技能大赛与世界技能职业标准对教育教学的影响体现在四个核心层面:一是推动教学内容与国际标准、行业前沿对齐,解决 “教学滞后” 问题;二是优化 “岗赛课证融合” 的训练模式,提升技能培养的实战性;三是强化 “技术 + 素养” 双维度培养,契合职业岗位对综合能力的需求;四是倒逼师资队伍向 “双师型” 升级,提升教学与竞赛指导能力。这四大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支撑了三位选手从 “技术小白” 到省级竞赛获奖的进阶,也验证了世界技能大赛与世界技能职业标准在信息网络布线领域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核心价值。
4.2 实践启示
4.2.1 对职业院校:以世界技能标准为纲,重构教学体系
职业院校应将世界技能职业标准融入信息网络布线领域的 “课程设置、训练体系、考核评价”:在课程设置中增加 “智能布线技术”“国际标准解读” 等模块;在训练体系中引入 “模拟竞赛场景” 与 “行业真实设备”;在考核评价中,将 “技术精准度、文档规范性、团队协作” 纳入核心指标,实现 “教学 - 训练 - 考核” 与行业需求的全面对接。
4.2.2 对教师:提升 “行业经验 + 竞赛指导” 双能力
教师需通过 “行业实践(如参与企业布线工程)”“世界技能大赛培训” 等途径,提升自身的行业技术水平与竞赛指导能力:一方面,深入企业一线了解最新技术应用(如万兆布线、绿色节能布线),将实际案例融入教学;另一方面,研究世界技能大赛的评分逻辑与训练方法,为学生提供 “个性化、精准化” 的指导,助力学生突破技能瓶颈。
4.2.3 对学生:以世界技能大赛为目标,树立 “高标准” 成长意识
学生应将世界技能职业标准作为自身技能提升的 “标杆”,在学习中主动关注 “技术精准度” 与 “工程规范”,避免 “仅满足于‘会操作’,不追求‘优操作’” 的误区;同时,积极参与各级竞赛与团队项目,在实践中提升抗压能力与协作能力,以 “世界技能大赛选手” 的标准要求自己,实现从 “合格技能者” 到 “优秀技能人才” 的跨越。
参考文献
[1] 世 界 技 能 组 织。WorldSkills Occupational Standards for Information Network Cabling [Z]. Geneva: WorldSkills International, 2022.
[2] 贾浩宇。信息网络布线领域 “岗赛课融合” 训练模式实践研究 [J]. 职业教育研究,2023 (5): 45-50.
[3] 王林浩。基于世界技能大赛标准的信息网络布线实训教学优化策略 [J]. 职业技术教育,2024 (2): 67-72.
[4]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技术文件解读[M].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21.
[5] TIA/EIA-568-C.0-2017, Commercial Building Telecommunications CablingStandard[S].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