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让游戏点亮儿童的生命

作者

朱致文

庆阳京师幼儿园

一、游戏背景

建构游戏是大班幼儿最喜爱的游戏之一。因为,建构材料具有自由组合,重复使用、多变性多样性、可塑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幼儿发挥想象,大胆创造。近日,孩子们对安吉积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草坪成了孩子们快乐游戏的天堂,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结合生活实际,孩子们开始尝试用安吉游戏的材料自制美味的甜品店,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与经验自主选择,自由搭建,她们在游戏时间里,探索着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

(一)如何拯救倒塌的大门?

今天,小朋友们来到了安吉游戏积木区,卓卓很兴奋地跑过来拉着我的手说:“老师你快来看,我们正在搭甜品店呢 !"

我走了过去,只见卓卓和梵梵搬来了一些三角形积木、椭圆柱子等准备搭一扇大门。第一次尝试,卓卓想要搭建一个拱形门,她用小手抓住椭圆形的积木,小心翼翼地搭起屋顶,再用两个圆柱体作为支撑,因为在草地上积木难以稳定,很快门便倒下来了。第二次,卓卓改变了策略,试图用三角形的积木建造屋顶,但她的尝试再次以失败告终。在她失望的时刻,安安走过来说:“你的门下面很容易摇晃。”这下,她们改变思路,从建筑的基地着手,为了更好的稳固门不倒踏,尝试在椭圆体的积木下放置两个扁平的椭圆积木,第一层放了两块扁平的椭圆积木,然后在第二层上面放置圆形柱子,第三层放置长方体扁平积木,最后加上屋顶,成功了。在梵梵的帮助下,卓卓很快将门搭建完成。

通过与幼儿逐一游戏故事分享,可以看出生活中的故事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思维,通过初次尝试,幼儿自主活动的方式,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指南》中指出,我们需要珍视幼儿生活与游戏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通过幼儿表征画得知幼儿通过安吉游戏的积木材料,创设多样的扮演场景,既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又开发了孩子对空间的探究关系。幼儿第一次把椭圆形的积木拿在手里初次搭建,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她们感到沮丧。在第二次建构中,孩子通过改变了策略,试图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搭建。然而,即便如此,她的尝试仍然以失败告终。正当她失望之时,通过别人的帮助,卓卓决定从地基开始,巧妙地在椭球块底部嵌入两个扁平的椭圆块来进行稳固。这一幕,不禁让人感受到、品尝出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韧性,就像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探索,寻找突破,不断挑战自我,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建围墙

门搭建成功之后,孩子们很快又有了新的想法,梵梵兴致勃勃地说:“还有我们的操作台,我们要在那里做甜品。”于是,两个人一起分工合作,梵梵作为指挥员,卓卓作为搭建者。一段时间后,孩子们搭建好了桌子,摆上了不同形状的积木。卓卓拿着圆柱形的积木说:“这是我们的擀面杖,等会用它来做蛋糕”丹丹说:“那我们用这个长方形的积木当作烤箱吧,等会把做好的面包放在里面烤一烤!”梵梵拿着几个方形的小积木说:“这些面包已经烤好了,等会就可以给客人上桌了”。

这时,豆豆正在将木板摆成一个圆圈,他尝试着想要把每一个积木都连接起来。卓卓说:“你在做围墙吗?”说着拿来两块积木递给了豆豆,豆豆接过积木说:“我想做一个长长高高的墙。”为此孩子们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怎么让围墙变得长长高高的?只见孩子们将积木首尾相接平铺在地上,摆出来对称的长长的两条,接着开始在第一层上面,按同样的方式垒高第二层积木,孩子们改用了垒高的建构方式来搭建围墙。很快,他们遇到了问题,垒高的围墙很不稳固,再加上大风天气,围墙总是倒塌。豆豆说:“少放一层它就不倒了。”说着,开始取掉第二层。丹丹说:“哎呀,这也太难了吧,围墙也太难弄了!”卓卓说:“不用不用,把他们继续垒上去!”

她边搬边说,卓卓拿来了许多小长方体积木,她把积木横着摆放了一个圆,而且每块积木间都留着一小块距离。卓卓负责往上搭,豆豆就搬积木,很快卓卓又搭了好几层,她把每块积木都放在间距的中间,不停地垒高。很快,他们的围墙就搭好了!

游戏分析:

幼儿通过一起搭建,很快找到了自己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有的充当指挥者,有的充当搭建者,游戏中幼儿能相互合作,在群体中具有分工能力、协调能力,与同伴能友好相处,一起来完成操作台以及围墙的搭建。孩子们融入情景,通过多次讨论、多次探索、多次操作和反复测量的过程中,垒高、稳固、延长、连续、等建构技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和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幼儿跟随问题的步伐,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在游戏结束后,幼儿利用空余的时间用面语的形式记录自己游戏中出现的问题。

孩子已经搭建完成的甜品店,孩子们利用了不同的积木,搭建出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卓卓说到:“甜品店开业了!谁要来买蛋糕?”她的提议也成功引起了其他小朋友的游戏兴趣。“我要当小顾客!”“我也要当顾客。”小朋友们一言一语的讨论起来。每位小朋友各司其职,开始了有趣的角色扮演游戏。

思考与分析:

通过对幼儿游戏行为的观察,作为教师,我产生了以下思考:

(一)贴近生活教育,探索游戏的有趣性。

1.增强幼儿生活体验。利用小草、花朵、大树等容易发现的植物资源,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奇妙的组合与艺术创作,例如可以教会幼儿自己动手制作“花朵书签”“五谷画”等,在游戏中增强幼儿的心理认同感。

2. 探索丰富的主题活动。对各类地域资源归纳总结,如可以开发有趣的动植物资源,引导幼儿观察周围民居以及幼儿园的各类建筑,从而发现当地建筑上的特色;民风民俗资源——饮食、服饰的民风民俗,引导幼儿把这些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3. 做好家园的沟通合作。整合各类丰富的乡土资源,幼儿园老师应该灵活地寻求多方人员的帮助,幼儿园老师可以积极协商,邀请他们展示民间工艺,给予幼儿最丰富的民间文化体验。

(二)合理观察幼儿,创新教育方式。

幼儿教学资源的日益发展。随着安吉游戏的逐步推广,幼儿教师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思索拓宽个人视野、提升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径。

1. 最大程度的放手,教师是幼儿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游戏过程的观察者,游戏进程的支持者。教师要做到:看懂幼儿的游戏内容,看明白幼儿的游戏过程,解读幼儿游戏行为中的意义。

2. 最小程度的介入,游戏过程中,教师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做到适当介入,教师应真正倾听幼儿,抓住幼儿的兴趣,关注幼儿的 “最近发展区”,鼓励他们对身边的材料进行深入探究,用自己的搭建表达自己对世界的理解。

(三)有效支持幼儿的纵深发展。

将幼儿教学资源与安吉活动有效融合,利用各类幼儿资源培养幼儿对身边事物的探究兴趣,激励幼儿自主地挖掘、探索其中的有益之处。

1. 探索丰富多样的活动。例如,开展春季主题的相关活动,幼儿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深入田间,观察刚刚开放的桃花、樱花等,近距离地了解农村物的播种情况。

2. 教师学会退后一步,耐心等待,用观察与倾听追随幼儿的脚步,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问去猜想、试错、探究、验证与调整。

幼儿教学资源丰富多彩,安吉游戏是幼儿园教学的有力抓手。本文的案例将幼儿教学资源与安吉游戏有机结合,对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分析普遍规律,旨在探索幼儿学习了解资源的有效途径,为幼儿安吉游戏教学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