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作业,提升有“道”
王薇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左安镇左安中心小学
一、 以“过程追踪”为趣,分层作业成为动态生长的轨迹
小学生语文作业设计可以遵循分层次的原则,因材施教的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教师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中可以针对优秀的作文进行分组讨论,发现作文中结构的清晰与语言词藻与修辞运用的巧妙之处。“过程追踪”的作业讨论环节,可以邀请学生针对一个句子加入合适的修辞手法让它读起来更加生动形象。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可以布置古诗拼贴画,让学生借助图画的方式读懂诗句中的情景,完成语文学习和背诵的作业。例如,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课文学习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古诗,教师可以采用对话的方式询问学生古诗中出现了哪些生动的画面。学生可以选择圈出对应的词语,或者用语言和图画描绘其中的画面。大家结合古诗发现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以及最后飞入到菜花中找不到的留有想象的画面。学生在背诵诗句时,可以结合眼前浮现的场景进行背诵,先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简述景色的生命力,再通过儿童天真浪漫的捕蝶场面感受童真童趣。图文结合的背诵更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丽田园景色的赞美之情,更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想象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二、 以“生活联结”为桥,让作业成为随情境变化的弹性任务
小学语文作业需要聚焦语文要素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激发他们的探究精神。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融合劳动教育、家国情怀和习惯教育等,引导学生由内而外的提高学习的自我动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实践探索能力。小学语文动态作业可以结合生活场景布置基础作业、选择作业,以多元化的学习形式引导学生掌握教材中的课后任务,设置弹性化的作业。作业形式包括读一读,写一写,画一画,讲一讲以及其他喜欢的形式介绍课文内容,发挥课堂教学与作业的协同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例如:小学五年级语文《落花生》中父亲的一句话“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句话让学生联想到生活中默默无闻做奉献的人。小学语文课后作业鼓励学生参与采摘农作物的劳动活动,或者从网上视频中了解农作物的特点,思考文章中父亲这句话中的道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到花生的味道很美,可以榨油,价格便宜的特点,明白做人要像花生一样,不为名利,默默奉献。课后小练笔中邀请学生从竹子、梅花、蜜蜂和路灯这些事物中联想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并选择一个事物尝试写一段话。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梅花在傲雪中独自绽放,它就像保卫祖国的边防战士一样,不惧风雪,面对狂风暴雪,也依旧傲然的挺立着。
三、以“跨学科作业”为轴,让作业成为思维碰撞的动态场域
小学语文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的跨学科学习,可以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小学语文作业可以借助生活角度、旅行认知、科学角度等多方面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观察记录的日志中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可以走进校园,用文字记录听到的声音,观察生活中的声音特点,用修辞手法融合音乐学科创作声音博物馆。语文知识还可以融合历史与地理知识,让学生探索了解传统节气中的风俗习惯差异,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学生还可以结合劳动学科观察记录种植过程,用文字记录劳动的感悟。例如:小学语文五年级《田忌赛马》一文讲述田忌听从孙膑的建议安排马的出场顺序,通过谋略取得胜利。小学语文作业邀请学生通过表格的方式统计田忌与齐王马匹对阵的排列组合情况,通过概率与胜率的分析情况说明策略的重要性。作业考察学生举例生活中的一件事物优势与劣势的相对性,感受田忌的马匹在不同对阵安排中表现不同的妙处。小学语文作业融合其他学科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以“反馈迭代”为镜,让作业成为持续优化的动态循环
小学语文动态作业的反馈可以促进学生持续学习成长的转变,更能注重学生的思维过程的亮点与反思的提升,让作业成为语文学习能力的助推器。小学语文作业可以设置任务清单邀请学生完成预习作业,通过不同颜色的笔圈出文章的用美句子梳理文章的大致内容后,写出预习中的疑惑。课堂中通过学习的方式完成预习作业的自评,对照讨论内容修正自己的预习清单。作业的第二个阶段可以包括同学互评,大家可以结合生活场景进行造句,同伴之间评价造句的正确性和好处,能够发现问题也是成长的一部分。作业的第三阶段,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反馈,提出学生的共性问题,鼓励学生在描述中增加细节描写,点拨学生的疑惑之处,培养学生自我反思与主动学习的动态学习过程。例如:小学语文六年级《只有一个地球》可以邀请学生描述自己眼中的地球,发现生活中的美与不足。课后邀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举例生活中如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并自我反思有哪些行为可能会污染地球。课堂观看森林砍伐导致水土流失,洪水泛滥等一系列的生态灾难视频,学生通过手抄报,表演等形式展现自己对保护地球的理解。班级还可以制作环保积分卡,让学生从学校和家庭生活等方面做到保护地球节约资源,形成持续优化的学习闭环。小学语文作业的动态化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将课堂知识内化成自觉行为,提高学生对语文课文内涵的理解,让作业成为持续优化的动态循环。
总结:
小学语文动态作业以“变化、互动、生成”为核心,打破静态任务模式。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遵循学生的成长需求,注重学生的成长过程,设计多元化、趣味化、分层化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动态作业搭建生活情景,融合其他学科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评价反馈的作业中形成持续优化的闭环。这种新样态让作业从“终点”变为“过程”,从“单一完成”转为“多元互动”,最终在动态体验中提升学生的观察、实践、协作与反思能力,让语文学习更具活力与深度。
参考文献:
[1] 邹彦平 .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和实践分析 [J]. 学周刊,2014.
[2] 娄丹丹 .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反思与重构 [J]. 科技视界,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