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情促管 启智润德

作者

陈梅花

龙岩市铁山中学

引言:

传统德育重说教轻情感、重管理轻引导的模式已难以触及学生心灵深处,德育工作亟需找到新的突破口。情感教育作为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能够激发学生道德情感,促进价值内化。探索“以情促管、启智润德”的德育新路径,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新形势下初中德育“以情促管,启智润德”的重要性

当前初中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说教式德育模式在信息化时代显得力不从心,学生对单向灌输产生抵触情绪,德育实效性不断下降。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特殊发展阶段,情感体验强烈而复杂,内心世界丰富却又敏感脆弱,渴望理解与尊重的心理需求日益凸显,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德育工作必须转变思路。以情感为切入点开展德育工作,能够触动学生内心深处的价值认同,激发道德情感共鸣,进而转化为自觉的道德行为。

同时,新时代教育改革强调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德育作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需要通过情感教育激活学生的道德思维,培养健全人格。师生关系质量直接影响德育效果,情感融入管理能够消除师生间的隔阂,建立相互信任的教育关系,学生在被理解、被尊重的氛围中更容易接受价值引导,实现从外在约束到内在自律的转变,这正是“以情促管、启智润德”理念的核心价值所在[1]。

二、新形势下“以情促管,启智润德”的实践策略与路径探索

1. 构建情感联结,夯实“促管”根基

教师需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成长的陪伴者,主动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在日常交往中展现真诚关怀。师生沟通不能局限于课堂提问或批评教育,应当创设多样化的交流场景,利用课间谈心、周记批阅、成长档案记录等方式建立持续性对话机制,让学生感受到被倾听、被理解的温暖。

班级文化建设要突出情感元素,通过设置心情墙、建立互助小组、开展生日祝福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归属感,班级公约的制定过程要充分听取学生意见,将规则内化为集体认同的行为准则[2]。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真诚的微笑、耐心的解答、及时的鼓励都能拉近师生距离,当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情感支持比单纯的说教更能触动心灵,这种基于理解与尊重的情感联结正是有效管理的基础。

2. 创新管理方式,实现“情管”融合

班级管理需要将情感关怀融入规则执行过程,制定班规时邀请学生参与讨论,让规则体现集体意志而非教师个人意愿,违规处理时先了解背后原因,采取个别谈话方式引导学生认识错误,避免当众批评造成的情感伤害 [3]。榜样示范要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典型,既有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也有进步明显、特长突出的学生,通过分享成长故事、展示优秀作品等形式发挥同伴影响力,教师自身更要以身作则,用行动诠释道德要求。

激励机制的设计要关注学生的多元发展,除了学业成绩外,还要重视品德表现、劳动态度、艺术素养等方面的进步,建立成长积分制度,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闪光点,定期开展“进步之星”“特长达人”等评选活动,通过正向激励激发内在动力。这种将情感元素贯穿管理全过程的做法,能够让学生在接受管理的同时感受到关爱,从而自觉遵守规则,实现外部约束向内在自律的转化。

3. 融德于教于活动,达成“启智润德”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语文课通过文本解读引导学生体会人物品格,数学课在解题过程中培养严谨态度,历史课借助历史事件培养家国情怀,各学科教师都要善于捕捉德育契机,将价值观教育自然融入知识传授过程。主题班会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围绕友谊、诚信、责任等话题开展讨论,采用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明辨是非,通过小组辩论、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道德问题,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4]。实践活动是德育的重要载体,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行动、志愿活动,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体会助人的快乐,培养社会责任感,校园劳动、研学旅行等活动能够让学生在集体协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承担责任。这些多样化的德育形式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学生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实现知行合一的德育目标。

4. 整合资源,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

家校共育需要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定期召开家长会不仅要汇报学生学习情况,更要分享教育理念,引导家长理解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针对性地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建立家长微信群但要避免简单的通知发布,应当分享育儿经验、推送教育资源,组织线上家长课堂探讨教育难题,让家长成为德育工作的参与者而非旁观者。新媒体技术为师生情感互动提供了新的可能,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公众号发布学生的优秀表现,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的机会,利用小程序建立心理辅导预约系统,保护学生隐私的同时提供及时帮助。数字化平台还能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学生的情感变化,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视频家访、线上班会等形式突破了时空限制,让情感交流更加便捷高效,这种立体化的育人网络能够为学生成长提供全方位的情感支持。

结束语:

“以情促管、启智润德”的德育理念为新形势下初中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实践证明,将情感教育融入德育全过程,能够有效提升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德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实践路径,构建情感与理性相统一、管理与教育相结合的德育新格局。未来德育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拓展实践领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充满情感温度的教育环境中健康成长,真正实现德育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榆 . 初中德育实践活动探索 [J]. 读写算 ,2024,(33):148-150.

[2] 宋谊明 , 胡娟 .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德育教学评一体化工作实践与探究 [J]. 中华活页文选 ( 教师版 ),2024,(17):181-183.

[3] 李杰伟 . 初中德育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实践探索 [J]. 中小学班主任 ,2023,(13):59-61.

[4] 沈 亚 . 个 性 化 班 级 德 育 建 设 工 作 研 究 [J]. 新 智慧 ,2019,(2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