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科学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践

作者

庞文华

浙江省天台县实验中学 317200

传统的初中科学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项目化学习以真实的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近年来,项目化学习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项目设计不合理、实践过程缺乏有效指导等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初中科学项目化学习的设计策略与实践要点,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科学项目化学习设计策略

项目化学习的设计是确保学习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合理的设计策略能够为项目化学习提供清晰的框架和方向。

(一)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项目化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学习目标能够确保项目活动围绕核心内容展开,避免学习过程的盲目性。在初中科学项目化学习中,学习目标的确定应依据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知识与技能目标需明确学生应掌握的核心科学概念、原理和实验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注重学生的探究经历,培养其提出问题、设计实验等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则包括培养科学探究精神、合作意识等。

(二)凸显核心问题

核心问题是项目化学习的灵魂,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学习。核心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启发性、挑战性和开放性,涵盖项目学习主要内容,并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

核心问题应基于初中科学核心概念和关键能力,串联零散知识,促进知识整体理解与应用,同时具备开放性,鼓励学生创新探索。

(三)重构项目结构

项目结构的重构是为了使项目化学习过程更加有序、高效,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完成项目任务。项目结构应包括项目准备、项目实施、项目总结与展示三个主要阶段,每个阶段都应有明确的任务和要求。

项目准备阶段,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主题、明确问题、组建小组、制定计划;项目实施阶段,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教师提供指导;项目总结与展示阶段,学生整理成果、进行展示交流,提升表达能力与自信心。

二、初中科学项目化学习实践要点

(一)细化项目目标,锻炼解题能力

在初中科学项目化学习实践进程中,总体学习目标的细化工作至关重要。需将宏观的学习目标拆解为具体、清晰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子目标,使学生能够精准把握每个学习阶段的具体任务与明确要求。这些细化后的项目目标必须紧密围绕核心问题展开,形成层层递进的逻辑链条,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构建科学的解题思维框架,系统提升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认知特点等实际情况,对目标进行动态调整与优化。

(二)发挥小组优势,强化探究思维

项目化学习通常采用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小组优势,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协作,进而强化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在小组组建环节,教师需要综合考量学生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确保小组结构的合理性与均衡性。这样既能避免小组内成员能力差异过大导致部分学生参与度不足,又能形成优势互补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思维碰撞机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各小组明确成员分工,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与任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同时,积极鼓励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分享,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并相互质疑、相互启发。通过这种合作学习模式,学生能够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意识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贴近现实生活,创设生动情境

初中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将项目化学习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创设生动、真实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果的关键所在。在项目选题阶段,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与认知水平,选择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能够引发学生情感共鸣的主题。这些主题可以来源于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热点等多个方面,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科学知识并非遥不可及的抽象理论,而是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工具。

(四)及时评价学习,完善反馈体系

及时、有效的学习评价与完善的反馈体系,是保障初中科学项目化学习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基石。学习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与学习成果,清晰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策略与方法,实现学习效果的提升。科学的学习评价应贯穿项目化学习的全过程,涵盖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两个重要维度。过程性评价注重对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思维发展等方面进行持续跟踪与评估;总结性评价则侧重于对学生最终学习成果的质量与水平进行综合考量。同时,评价方式应丰富多样,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等多种形式,从多个角度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结束语

初中科学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主动探究、实践应用的平台,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明确学习目标、凸显核心问题、重构项目结构等设计策略,能够为项目化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践过程中,把握细化项目目标、发挥小组优势、贴近现实生活、及时评价反馈等要点,能够确保项目化学习的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建忠 . 指向工程实践的初中科学项目化学习设计实践 [J]. 求知导刊 ,2024,(30):92- 94.

[2] 李凯玲 . 基于项目化学习的初中科学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