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互联网+”双创大赛为引导的“教研赛创”模式下的珠宝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作者

王修杭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引言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国家战略之一,是推动经济发展、提升社会活力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而珠宝类专业,作为具有传统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的学科,其创新与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传统的珠宝设计与制作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市场的需求,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人才的关键途径。近年来,“互联网+”双创大赛成为引导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平台,珠宝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在这一平台的推动下逐步发展。

一、珠宝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1.珠宝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与重要性

珠宝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涉及设计、生产、销售和市场化等多个环节。该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技术操作,更强调创业意识的培养,特别是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学生更具就业优势。珠宝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旨在通过培养学生的独立设计能力、市场洞察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在珠宝行业中能够发挥独特的创造力,推动传统珠宝行业的转型升级。

2. 珠宝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大部分珠宝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仍停留在传统教学框架内。许多院校的珠宝课程重视设计与技术技能的培养,缺乏与实际市场需求的结合。教学内容和方法未能与珠宝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接轨,学生多停留在理论学习的阶段,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部分院校虽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但资源匮乏,校企合作有限,市场反馈机制尚不健全。珠宝学院尽管每年都会组织珠宝设计大赛,但参赛作品多数停留在艺术设计层面,缺乏市场可行性分析,缺乏对创意项目的商业化运作的支持。

3.“互联网+”双创大赛在珠宝类专业中的应用现状

随着“互联网+”双创大赛的兴起,珠宝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双创大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创新思维的平台,通过大赛的引领,学生能够在竞争中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了解市场对珠宝设计和创新产品的需求。积极参与“互联网+”双创大赛成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产品设计专业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鼓励学生围绕“智能珠宝”、“文化珠宝”、“大健康”等方向进行创新设计,促进了学术与市场的对接,推动了珠宝设计向文化珠宝与智能珠宝的方向发展。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挑战。由于大赛主要侧重于创意和技术的展示,许多参赛作品未能进入市场化阶段,缺乏专业指导和后续资源支持,导致学生的项目难以落地。

二、基于“教研赛创”模式的珠宝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

1.“教研赛创”模式的内涵与特点

“教研赛创”模式是一种将教学、研究、赛事与创新结合的多维度教育模式。该模式通过课堂教学与科研项目相结合,推动产业与教育的融合。珠宝类专业在这一模式下,不仅注重技术技能的传授,还通过学术研究与行业竞赛的互动,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项目的引导者和创业的辅导者。通过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学生不仅能够展示其珠宝设计的创意,还能在实践中检验其商业化可行性。学校在这一模式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为学生提供学术支持,还搭建了与市场对接的项目孵化平台。

2.“教研赛创”模式在珠宝类专业中的应用策略

在珠宝类专业中,实施“教研赛创”模式的核心在于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赛事实践的结合。课程内容的设计应融入创新设计思维、市场分析、品牌运作等模块,培养学生的全方位能力。通过课程中的珠宝市场分析与产品策划模块,使学生能够从设计到营销的全链条上获得实践经验。同时,学校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级给类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中。在赛事中,学生不仅要展示参赛作品,还要进行市场调研和产品推广,形成从创意到市场化的完整思维。

3. “教研赛创”模式对珠宝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促进作用

“教研赛创”模式通过结合教学、科研与赛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珠宝行业的理解。通过赛事的实践,学生可以将创新思维转化为实际产品,并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验证。以珠宝设计专业的“健康珠宝设计”课题为例,学生通过“教研赛创”模式,将珠宝设计与大健康相结合,创作出一款符合市场需求的珠宝饰品。团队凭借该创意获得了企业的资金支持,获得了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创业的科研起点。通过赛事和企业合作的双重驱动,学生的创业能力得到了实质性提升。

结论

珠宝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着传统模式与现代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在“互联网+”时代,珠宝行业的转型要求创新与创业能力的培养与时俱进。通过“教研赛创”模式的实施,珠宝类专业能够有效地将课堂教学、学术研究与市场实践结合,推动学生在珠宝设计、生产、营销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提升。该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维度的创新平台,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帮助学生建立了市场化思维。尽管在当前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挑战,如资源的匮乏、与产业结合不充分等问题,但“教研赛创”模式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创业实践方面展现了巨大的潜力。未来,珠宝类专业应继续完善课程体系,深化与行业的合作,拓宽创新创业教育的资源和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空间,从而培养出更具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晓萍. 《“教研赛创”模式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职业教育研究,2022(04)。

[2]李杰. 《珠宝设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探讨》. 艺术设计与教育,2021(09)。

[3]周敏. 《“互联网+”双创大赛推动下的珠宝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高职教育论坛,2023(03)。

[4]王强. 《基于“教研赛创”模式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12)。"课题名称 以“互联网+”双创大赛为引导的“教研赛创”模式下的珠宝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项目编号 创新创业专项 CXCY20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