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母婴同室病房行综合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呕吐的效果

作者

张国梅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青海西宁 810000

母婴同室病房属于新型护理模式,通过减少母婴分离,可起到促进母乳喂养、提高产妇心理适应性等重要作用。在母婴同室护理过程中,新生儿呕吐现象较为常见,分析原因与胃肠功能紊乱、胃肠感染、喂养不当等因素具有相关性,可能引发吸入性肺炎、窒息等不良后果。在母婴同室病房,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为产妇、新生儿提供全面性、系统性的护理服务,具有重要实践价值[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0 例母婴同室产妇及新生儿为研究对象(2024 年1 月-12 月),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 35 例,两组年龄为 21-35( 28.69±5.02 )岁、22-35( 28.40±5.11 )岁,分娩孕周为 3 -40( 39.04± 0.95) )周、37-41(39.12±0.97 )周,新生儿出生体重为 2.5-4.0( 3.32±0.38; kg、2.6-3.9( 3.35± 0.40) kg ,组间资料呈均衡性( ρP>0.05 )。

纳入标准: ① 单胎、足月分娩; ② 新生儿 Apgar 评分 ≥8 分; ③ 实施母乳喂养; ④ 知悉护理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① 新生儿患有遗传性、先天性疾病; ② 不符合母婴同室标准; ③ 产妇出现妊娠并发症; ④ 产妇存在精神、语言、认知障碍。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严密监测产妇、新生儿体征,口头宣教新生儿护理知识,规范实施会阴护理、乳房护理等技术操作,为产妇提供母乳喂养、产后康复、新生儿护理等方面的指导。

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准备阶段:构建母婴同室病房综合护理小组,由科室护士长、3 名骨干护士构成,小组围绕“ 母婴同室” “ 新生儿呕吐” “ 新生儿护理” 等关键词,查阅文献资料,结合护理工作经验,制定综合护理方案。(2)综合护理措施:① 实施综合评估,加强母婴同室病房巡视,对新生儿面色、体位、喂养情况、呼吸情况等进行评估,判定新生儿呕吐风险,对于高风险新生儿,增加护理频率与强度; ② 实施综合健康宣教,将产妇、家属共同作为宣教对象,以口头讲解为基础,结合科普视频、模型演示等工具,系统讲解新生儿呕吐发生原因、危害性,说明新生儿呕吐预防方法,如体位调整、哺乳方式等,并开展应急处理培训; ③ 实施综合母乳喂养指导,通过现场指导、科普视频、图文资料等形式,强化产妇母乳喂养技巧,叮嘱产妇采取正确的喂养姿势,依据新生儿日龄、体重等情况,合理控制喂养频次、喂养量,每次喂养后正确拍嗝,调整侧卧体位休息,抬高头部约 30 ,避免采取仰卧位,观察新生儿排气、排便情况; ④ 实施综合防护指导,强调保持良好个人卫生对新生儿的重要性,勤更换新生儿尿布、衣物,在母乳喂养前后,注意清洗双手、清洁乳头,严格限制外来人员探视,避免新生儿感染性疾病发生; ⑤ 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关注产妇情绪变化,运用鼓励、安慰、共情等沟通方式,予以产妇语言疏导,鼓励其积极参与新生儿护理,并通过增加母婴接触、强化家庭支持等方式,帮助产妇适应自身角色转变; ⑥ 做好应急预案,警惕新生儿呕吐发生,准备好吸痰、复苏等器械物品及急救药物,若新生儿出现呕吐,立即清理口鼻分泌物,预防误吸、窒息等不良事件,并对新生儿呕吐情况进行细致记录。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住院期间新生儿呕吐发生情况。

(2)于干预前(入院时)、干预后(出院前1d),向产妇发放医院自制新生儿护理能力量表,涉及臀部护理、脐部护理、喂养护理及沐浴护理4 项,总分100 分,与新生儿护理能力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6.0 软件处理数据,X2、t 检验计数资料、计量资料, P<0.05 为检验标准。

2.结果

2.1 新生儿呕吐发生率

详见表1。

表1 组间新生儿呕吐发生率对比[n (% )]

2.2 新生儿护理能力

详见表 2

表2 组间新生儿护理能力评分对比( ,分)

3.讨论

母婴同室病房对于新生儿、产妇均具有诸多益处,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期间,应做好护理配合,以此减少护理不良事件,保障母婴健康及安全[2]。本研究中,对比新生儿呕吐发生率,观察组显著更低,干预后对比组间新生儿护理能力评分,观察组显著更高,具备统计学差异( P<0.05 )。究其原因在于:新生儿呕吐诱发因素复杂,多数情况下为溢乳呕吐,也可能由病理性因素所致。针对这一问题,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构建专职护理小组,共同制定护理方案,可提升护理服务的科学性及针对性。在具体护理措施方面,对新生儿实施综合评估,初步判定呕吐发生风险,同时开展综合健康宣教、母乳喂养指导、心理干预以及防护指导,可有效控制、消除诱发新生儿呕吐的危险因素,提高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此外,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可降低新生儿呕吐发生风险及危害性,避免发生窒息、吸入性肺炎等严重不良后果[3]。

综上所述,在母婴同室病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提升产妇新生儿护理能力,有效预防新生儿呕吐发生,值得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张金婷,师亚妮,李雪,等.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效果及满意度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24(11):22-24.

[2]田莉颖.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新生儿呕吐中的应用[J].婚育与健康,2023,29(16):109-111.

[3]王舒薇,欧阳丹,游艳,等.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2(5).